保密教育系列之网络舆情素养(邵阳)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保密教育系列之网络舆情素养(邵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 两级传播论提出者是罗杰斯。 正确 错误

2 . 根据两级传播理论,信息传播的中介环节是( ) A. 大众传媒 B. 网络 C. 意见领袖 D. 受众

1 . 网友爆料是网络舆情的唯一源头。 正确 错误

2 . 网络舆情在演进过程中总是会出现反复。 正确 错误

3 . 针对热点话题,网友发表意见的方式不包括() A. 新闻跟贴 B. 论坛发贴 C. 新闻发布 D. 微博评论

1 .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想什么,却可以影响人们怎么想。 正确 错误

2 . 意见领袖决定网络舆情走向。 正确 错误

1 . 大众麦克风时代是公众知情权回归的一种形象化表述。 正确 错误

2 . 两个舆论场是指党报、党台、党刊、国家通讯社及它们创办的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和以民间口头交流,特别是网络自媒体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 正确 错误

3 . 以下哪种方式不利于“打通两个舆论场”() A.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舆情工作 B. 迅速对民意做出回应 C. 开设政务微博、微信 D. 对意见领袖禁言 1 . 相对于新兴媒体,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专业的采访报道能力,较高的公信力和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能力。 正确 错误

2 . 在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互相配合和补充推动舆情发展。 正确 错误

3 .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兴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 A. 公信力高 B. 参与人数多 C. 传播速度快 D. 互动性强

1 . 网络舆情等同于社会舆情。 正确 错误

2 . 舆论的概念外延大于舆情,舆情概念外延大于民意。 正确 错误

1 . 次生舆情常见于以下三种情况,有罪推定、波及、牵连。 正确 错误

2 . 在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舆情事件中,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酿成次生舆情。

正确 错误

3 . 次生舆情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应对不当 B. 出现新的事实 C. 不当言行 D. 网评员推动

1 . 作为流行语存在的舆情长尾,实际上是网友出于对某类问题的关注,而留下的社会印痕,其核心层面仍是社会心态的传接。 正确 错误

2 . 下列哪项不属于舆情长尾的特征() A. 符号化 B. 危害性 C. 刻板印象 D. 众创接龙

1 . 当前,移动终端已经取代PC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第一渠道。 正确 错误

2 . 下列哪个案例曾创造了中国新闻史在传播方式上的先例() A. 邓玉娇案 B. 华南虎案 C. 夏俊峰案 D. 薄熙来案

1 . 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 正确 错误

2 . 2010年9月,记者邓飞对宜黄机场的“女厕攻防战”,用微信进行直播。 正确 错误

3 . 下列哪个新媒体出现后,自媒体成为网络舆论新战场() A. 微信 B. 微博 C. sns D. 博客

1 . 网络对于中产阶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娱乐工具而不是信息工具。 正确 错误

2 . 演艺明星开设自媒体账号,提高网络活跃度有助于平衡网络声音,理性引导舆论。 正确 错误

3 . 具有强大的设置议程和二次传播作用的网络群体的指的是() A. 草根 B. 演艺明星 C. 意见领袖 D. 记者

1 . 专家称社会上反对延迟退休的原因的是阶层固化。 正确 错误

2 . 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会出现以下现象() A. 经济衰退

B. 缺乏公平的竞争、选拔和退出机制 C. 标签化现象

D. “沉默的螺旋”

1 . 道义差主要强调的是城市之间的观点差别。 正确 错误

2 . 下列哪个案例最能代表城市道义差() A. 邓玉娇案件 B. 夏俊峰案件

C. 北京7.21大雨事件 D. 临武瓜农死亡事件

1 . 人民日报对基层干部印象的调查结果,表现了罗宾汉倾向。 正确 错误

2 . 基层政府最需要注意的是() A. 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 B. 公信力的提升

C. 警惕极少数人妖言惑众 D. “沉默的螺旋”的出现

1 . 弱势群体“发声”难,是因为沉默的螺旋原理。

正确 错误

2 . 针对抚州爆炸案、厦门公交车纵火案等暴力行为,网络上检讨官民沟通问题时有一种看法,叫做()

A. “你是哪个单位的” B. “70码”

C. “不按套路出牌” D. “我爸是李刚”

1 . 年轻的网民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前景看好,负面思维很轻微。 正确 错误

2 . 大学生的现实情况与他们在网上的表现是不一致的。 正确 错误

1 . 目前,海外舆论影响中国网络舆论的方式主要靠中国网民转发信息。 正确 错误

2 . 哪个国家把社交媒体看作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A. 日本 B. 法国 C. 英国 D. 美国

1 . 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是个别现象。 正确 错误

2 . 下列哪个事件属于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 A. 表哥杨达才

B. 厦门公交车纵火案 C. 重庆雷政富案 D. 瓮安事件

1 . 在维护钓鱼岛主权的游行中,出现了打砸日系车的行为,表现了城市道义差。 正确 错误

2 . 下列哪个不属于个人暴力事件的原因()

A. 个人属于弱势群体,可能下岗、失业、受排斥、疾病等 B. 网络新闻观念开放,包罗万象,参与性强 C. 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或社会不公平感

D. 希望用极端行为引起社会关注,解决自己的问题

1 . “两微一端”,尤其是微信,不好管理,应该关闭。 正确 错误

2 . 下列哪个不属于微信的传播特点() A. 广泛化 B. 平民化 C. 中心化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