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周绍敏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96V,求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答:R0??U1.98?1.96??0.1?;E?I?R0?U?0.2?0.1?1.98?2V ?I0.4?0.24.3图2-34所示电路中,1kΩ电位器两端各串一只100Ω电阻,求当改变电位器滑动触点时,U2 的变化范

围。

1k??100??12?11V

1k??200?100?\?12?1V;U2的变化范围1V~11V。 电位器滑动触点在最下端时,U2?1k??200?答:电位器滑动触点在最上端时,U2?'4.4有一电流表,内阻为0.03Ω,量程为3A。测量电阻R中的电流时,本应与R串联,如果不注意,错把

电流表与电阻并联了,如图2-25所示,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假如R两端的电压为3V。

答:因为并联,电流表两端的电压为3V,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3/0.03 = 100A;电流表的量程只有3A,

会烧毁。

4.5图2-36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8V,内电阻为1Ω,外电路有3个电阻,R1为5.8Ω,R2为2Ω,

R3为3Ω。求⑴通过各电阻的电流,⑵外电路中各电阻上的电压降和电源内部的电压降,⑶外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和电源的总功率。 答:外电路的等效电阻为R??R1?R2//R3?5.8?外电路电流即流过R1的电流为IR1?2?3?7?, 2?3E8??1A,

R0?R?1?7流过R2的电流为IR2?R33?IR1??1?0.6A;IR3?IR1?IR2?1?0.6?0.4A

R2?R32?32222各电阻消耗的功率PR1?R1IR1?5.8?1?5.8W,PR2?R2IR2?2?0.6?0.72W,

2222PR3?R3IRW,PR0?R0IRW, 3?3?0.4?0.480?1?1?1电源提供的总功率PE?EI?8?1?8W;有PE?PR0?PR1?PR2?PR3;功率平衡。 4.6图2-37所示电路中,求出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 答:(a)RAB??10?10?10?//10?(c)RAB(e)RAB30?10?7.5?; (b)RAB??12?12??24?;

30?4012?12?10?12//12?10??16?; (d)RAB?R//R?R//R?0?0.5R?0.5R?R;

12?1210?155?20?4?10//15?5//20?4???4?6?4?14?

10?155?204.7图2-38所示电路中,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当使用A、B两端点时,量程为10V,当使用A、C两端

点时,量程为100V;已知表的内阻Rg为500Ω,满偏电流Ig为1mA,求分压电阻R1和R2的值。

答:10V量程分压电阻R1?10V100?10100V量程分压电阻R2? ?Rg?10k?500?9.5k?;?90k?。

IgIg4.8在图2-22所示电路中,R为15Ω,电桥平衡时l1为0.45m,l2为0.55m,求待测电阻Rx。 答:电桥平衡时,有

RRRl0.55?x,?Rx?l2?R?2?R??15?18.33? Rl1Rl2Rl1l10.454.9图2-39所示电路中,E1 = 20V,E2 = 10V,内阻不计,R1 = 20Ω,R2 = 40Ω;求⑴A、B两点的电位,

⑵在R1不变的条件下,要使UAB = 0,R2应多大? 答:VA =-20V;∵UR1?R1?E1?E2??20?30?10V,左正右负;∴VB =-10V

R1?R260UAB = UA-UB = -10V;要使UAB = 0,应该有VB =-20V,即UR1 = 20V、左正右负;

?UR1?R1?E1?E2??20?30?20V;?R2?10?

R1?R220?R24.10图2-40所示电路中,E1 = 12V,E2 = E3 = 6V,内阻不计,R1 = R2 = R3 = 3Ω;求UAB 、UAC 、UBC 。 答

UBC??E1?UR1?R1?E1?E2???12?3??9V;R1?R2R2?E1?E2???6?3??3V; UAC?UAB?UBC??9???3???12V;

R1?R2UAB??E3?UR2?第三章 P56 1. 是非题

1.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仅适用于电路中的节点,与元件的性质有关。(×) 1.2基尔霍夫定律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而且对非线性电路也适用。(√) 1.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与元件的连接方式有关,而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1.4任一瞬间从电路中某点出发沿回路绕行一周回到出发点,电位不会发生变化。(√) 1.5叠加定理不仅能线性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也能对功率进行叠加。(×) 1.6如何一个含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模型来等效替代。(√)

1.7用戴维宁定理对线性二端网络进行等效替代时,仅对外电路等效,而对网络内部电路是不等效的。(√) 1.8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和电压都是恒定的,是不随负载而变化的。(√) 2. 选择题

2.1在图3-17中,电路的节点数为( A )。

A. 2 B. 4 C. 3 D. 1 2.2上题中的支路数为( B )。 A. 3 B. 4 C. 5 D. 6

2.3在图3-18所示电路中,I1与I2的关系是( C )。 A. I1 > I2 B. I1 < I2 C. I1 = I2 D. 不能确定 2.4电路如图3-19所示,I = ( C )。 A. -3A B. 3A C. 5A D. -5A 2.5电路如图3-20所示,E = ( B )。 A. -40V B. 40V C. 20V D. 0

2.6在图3-21中,电流I、电压U、电动势E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C )。 A. U = E-RI B. E = -U-RI C. E = U-RI D. U = -E + RI 2.7在图3-22中,I =( B )。

A. 4A B. 2A C. 0 D. -2A

2.8某电路有3个节点和7条支路,采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各支路电流时,应列出电流方程和电压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C )。

A. 3、4 B. 3、7 C. 2、5 D. 2、6

2.9电路如图3-23所示,二端网络等效电路的参数为( D )。 A. 8V、7.33Ω B. 12V、10Ω C. 10V、2Ω D. 6V、7Ω 2.10如图3-2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提供的功率( B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为0 3. 填充题

3.1有一个或几个元件首尾相接构成的无分支电路称为支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会聚的点称为节点;任

一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3.2在图3-25中,I1 = 18A、I2 = 7A。

3.3在图3-26中,电流表读数为0.2A,电源电动势E1 = 12V,外电路电阻R1 = R2 = 10Ω,R3 = R4 = 5Ω,

则E2 = 6V

3.4在图3-27中,两节点间的电压UAB = 5V,则各支路电流I1 = 5A,I2 = -4A,I3 = -1A,I1 + I2 + I3 = 0A。 3.5在分析和计算电路时,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当选定的电压或电流方向与

实际方向一致时,则为正值,反之则为负值。

3.6一个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b > n)的复杂电路,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时,需列出b个方程式来联立求

解,其中n-1个为节点电流方程式,b- n + 1个为回路电压方程式。

3.7某一线性网络。某二端开路时,测得这二端的电压为10V;这二端短接时,通过短路线上的电流是2A,

则该网络等效电路的参数为5Ω、10V。若在该网络二端接上5Ω电阻时,电阻中的电流为1A。 3.8所谓理想电压源不作用,就是该理想电压源处用短路线替代;理想电流源不作用,就是该理想电流源

处用开路替代。 4. 问答与计算题

4.1图3-28所示电路中,已知E1 = 40V,E2 = 5V,E3 = 25V,R1 = 5Ω,R2 = R3 = 10Ω,试用支路电流法

求各支路的电流。

答:选左右两个网孔,设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电流参考方向:I1从下向上,I2、I3从上向下,列方程组:

I1?I2?I3I1R1?I2R2?E1?E2;解方程组,得I1 = 5A,I2 = 1A,I3 = 4A;经验证答案正确。 ?I2R2?I3R3?E2?E34.2图3-29所示电路中,已知E1 = E2 = 17V,E3 = 25V,R1 = 1Ω,R2 = 5Ω,R3 = 2Ω,用支路电流法求各

支路的电流。

答:选左右两个网孔,设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电流参考方向:I1、I2从下向上,I3从上向下,列方程组:

I1?I2?I3I1R1?I2R2?E1?E2;解方程组,得I1 = 5A,I2 = 1A,I3 = 4A;经验证答案正确。 ?I2R2?I3R3?E2?E34.3图3-30所示电路中,已知E1 = 8V,E2 = 6V,R1 = R2 = R3 = 2Ω,用叠加定理求⑴电流I3 ;⑵电压UAB ;

⑶R3上消耗的功率。

答:将E2短路,E1单独作用的电流;I3?'E1R2824????A;

R1?R2//R3R2?R3343将E1短路,E2单独作用的电流;I3?'\\E2R162????1A;

R1//R3?R2R1?R334714A;UAB??R3I3??V 33E1和E2共同作用的电流I3?I3?I3?R3上消耗的功率PR3?R3I3?298W。 94.4求图3-31所示各电路a、b两点间的开路电压和相应的网络两端的等效电阻,并作出其等效电压源。

32327?8?16V;R0?8//?7?1??4?;U0??7?28V;R0?8?7//1?8?;(b)

81?151?732?8?10?16?10?6V; R0?2?8//?7?1??2?4?6?。 (c)U0?1?15U0?答:(a)

第四章 P7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