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1.基本原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广义:任何地域规模的天然地形的形态改变或土地开发

狭义:通常,行人或人体的尺度 基本原则:以人为设计中心 1.3.2 城市设计的目标 1.理想目标: -稳定性和一般性: 即城市设计总目标

“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环境质量” -共享性和远期性:绿色城市、田园城市 -可淘汰或转化

2.具体目标(设计原则): -近期性

-可操作性 H.Shirvani,1988,最基本的四类具体目标: (1)功能的目标:

—通常城市和政府机构规定,与经济活动相关联的要求, —如:土地利用、公共空间设置、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等 (2)美学目标: 与环境质量问题共存 统一、确定/对比、变化 (3)变化问题: 提出对应变化的策略

—三种形式的变化:局部改善、扩建改造、永久性变化 —两条原则:为灵活性而设计、松弛适配

(4)为其他人而设计: 实践伦理、价值观 委托人——设计者——使用者 1.4 城市设计的要素

Hamid Shirvani, 八大类:

1.建筑形式与体量 (Form and Bulk) 2.土地使用 (Land Use) 3.开放空间 (Open Space)

4.使用活动(支持)(Activity/Acting Support) 5.交通与停车 (Transportation and Parking) 6.保护与改造 (Pre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7.标志(识) (Signage)

8.步行街(区) (Pedestrian Way) 1.4.1. 建筑形式与体量

形式:风格、色彩、材料、质感

体量:高低、大小、形状

建筑形态特征: -与气候、日照、风向、地形地貌、开放空间关系密切

-支持城市功能运转

-表达特定环境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美学含义

-与人们的社会和生活活动行为相关 -具有文化的延续性和空间关系的相对稳定性 整体大于局部:有机建筑群体

城市设计目的:把环境关系设计问题控制在建筑设计本身能有效解决的范围内 城市设计原则: -建筑的完整性和积极的环境影响 -与特定的地段环境文脉、社会背景相协调 -形成整体的环境特色

-城市建设实施的可操作性

成果形式: 设计导则(Guidelines)→弹性、动态、阶段性的形态开发框架 如:条件高度、山形主导轮廓(旧金山) 1.4.2. 土地使用 趋势: 综合化

-时空结合,通过混合使用、功能兼容,以促进城市空间24小时保持活力 -竖向发展,地上、地面、地下综合开发,以建筑综合体的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四方面: 1.合理的开发强度和土地使用的经济性

2.保护自然形体要素与生态环境条件 3.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4.交通及人口密度的控制 1.4.3. 开放空间 构成:多种观点,

-城市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包括 自然的(山林农田、河湖水体、绿地等)和

人工的(城市广场、道路、庭院等) -以绿色空间为主体

特性: 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功能性 功能:

-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维护改善生态环境

-有机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 -改善交通,便利运输,提高城市防灾能力

城市开放空间结构体系构成:连续性/边缘/连接/绿楔/焦点

设计新增内容: 对公众开放的建筑物的公共大厅、中庭、室内街道、室内广场、建筑灰空间等 设计发展趋势: -占地比例日益增大,注重与开发的协调

-注重公众可达,内容多样性和文化性 -注重环境品质

开放空间之城市广场设计 一、城市广场名词

Agora,希腊语,宽阔的道路

Plaza/Piazza/Forum,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中央有一喷泉的十字路口,开放空间、宽敞街道 Platiz,德语,留出来的、可利用的空间 the City Plaza:城市中心广场 the City Square:城市广场,

二、城市广场定义

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周围常分布着行政、文化、娱乐、商业及其它公共建筑 J.B.Jackson: 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

K.Lynch: ——位于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分,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 ——通常,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连通,具有可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现代城市广场

1、意义:一定主题或功能 2、场所感:围合或限定

区别freespace、公园(围合程度/尺度大小/材质)

3、使用: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三、广场类型

按广场在城市空间中位置和形式分: ——街边广场:人行道拓宽,骑廊,公汽等候

——街道广场:Transit Mall

——公司门厅:广场室内化,底层门厅,大厅及休息处 ——入口广场

——城市绿洲:植被比重大,形似公园;屋顶花园 ——公交集散广场:地铁入口,公汽总站

——大型公共场所(城市心脏)城市中心广场 按广场平面组合分:单一型、复合型 按广场剖面分:平面型、立体型 按历史时期分:

——古希腊:注重人体尺度,结合地形设置,不规则形 ——古罗马:尺度、比例关系,规整空间,严格轴线关系

——中世纪:不规则、自由,围合严密,宜人尺度,城市核心、公共生活中心 ——文艺复兴:表达人文主义价值观,构图完整性,透视原理、比例法则

——巴洛克:动态的空间造型,大量运用雕塑、广场小品,注重视觉艺术效果 ——古典主义:端庄典雅的纪念性构图,手法严谨,广场中多布置主体标志物 ——现代广场:多功能,综合性,注重人的环境心理要求 按广场的主要功能性质分: 市民广场(civic square)

——多设于市中心,通常为市中心广场

——四周布置市政府等行政管理办公建筑,或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平时供市民休息、游览,节日举行集会活动

——与城市干道良好衔接,能容纳疏导车行和人行交通 ——运用轴线手法或自由空间构图布置建筑 ——以朝南最理想

建筑

建筑广场和纪念广场 ——建筑广场为衬托重要建筑物或作为建筑物组成部分布置的广场 纪念广场为纪念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和人物

——特别重视广场的比例尺度、空间构图及观赏视线、视角的要求

商业广场 人流最集中的地方,纳入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系统 市场广场 选于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考虑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 生活广场 ——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一般设于居住区、小区或街坊内,面积较小 ——布置各种活动设施,布置较多绿地

交通广场 *两类——道路交叉的扩大,

疏导道路交汇产生的不同流向的交通 如影剧院、体育场、交通枢纽站前广场 ——交通集散广场,

*良好组织人流、车流、货流关系 保证人车互不干扰,畅通无阻

*广场上建筑造型富有表现力,丰富城市面貌 四、广场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对广场的布局分布作出安排

广场的面积:取决于功能要求、观赏要求、用地条件、气候条件等 小城市中心广场不小于1-2公顷,大中城市3-4公顷

“各地建设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的规模,原则上, 小城市、镇不得超过1公顷,

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公顷, 大城市不得超过3公顷, 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公顷”

广场的尺度比例:包括用地形状、各边长度尺寸比、广场大小与周围建筑体量比、广场各组成部分比例关系等 ——K.Lynch,≦450英尺(137米),

40英尺(12米)亲切 80英尺(24米)宜人 ——芦原义信:

十分之一理论:外部空间尺度为内部的8~10倍 外部模数理论:外部空间采用20~25米的模数

广场的空间组织 ——观赏的动静之分

——空间的开敞与闭合

——空间划分的主次、节奏 ——空间景色三层次:

近景,作为框景、导景

中景,作为主景,看清全貌、细部以及色彩

远景,作为背景,看清轮廓 ——广场边界和过渡:

让人看到,功能上便于进入 2-3边有建筑围合,考虑过渡

广场上建筑物与设施布置:有机整体,主从分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