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知识点整理(郭庆光 复旦版)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传播学知识点整理(郭庆光 复旦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传播学知识点整理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一、学科概念

1、传播: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

3、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五种传播类型

1、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⑴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⑵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他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2、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库利认为,“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

准确。(库利 1909年 《社会组织》)

3、群体传播:

⑴群体意识:就是参与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⑵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例如、地震后的群众骚乱。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分为信息本身的传播和与此相伴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群众暗示

⑶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是流言。集合行为中的流言属于紧急事态下的流言。

⑷群众模仿:模仿是社会心理学家J.G.塔尔德[法]在提出的概念。在《模仿的法则》中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匿名性”是群众非理性模仿的特点。

4、组织传播: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⑴组织传播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⑵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下行传播、上行传播。

⑶有目的的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即组织的宣传活动可分为三类:公关宣传、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⑷企业标识系统是英语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的对译词,简称CIS,有时候也译为“企业表征系统”。企业标识系统的三个要素: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行为规范标识、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

⑸CIS活动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 5、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⑴大众传播的特点:

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运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⑵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②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③施拉姆的功能说:政治功能(环境监视、社会协调、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采用机械的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所成就的一件事,就是世界上参与与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宏大的知识产业。)”。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痹作用”。

⑶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J.布莱士[美]政治学家、G.塔尔德[法]、C.H.库利[美]社会学家),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

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的社会,大众媒介一方面作为“营利企业”,另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将广大受众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洪水”中,使他们丧失了对重要的公共事务的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众传播对于现代人来说类似于一种“心里暴力”。

⑷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有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等论著中

便提出了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问题。他认为,人的行为已经不在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

较早指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趋势的传播学者是日本的藤竹晓。他指出,许许多多的“拟态事件”,包括语言、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等,最初并不见得有代表性或普遍性,但一旦进入了大众传播渠道,很快就会演化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藤竹晓认为,大众传播虽然提示的是“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有很大的距离,但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 三、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1、“控制研究”即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包括:一、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2、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制约因素有: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3、几种规范理论

⑴极权主义规范理论(柏拉图的“理想国”、1586都铎王朝的《星法院法令》)。

⑵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约翰·弥尔顿《轮出版自由》)、社会责任理论(新闻自由

委员会《自由与负责的报刊》)、民主参与理论(巴隆《媒介接近权:为了谁的出版自由》、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

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规范包括:公有制、党性原则、社会职能(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经济功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