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民间文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划分。

三、评书的艺术性

评书善于塑造人物,主要靠人物行动来表现。 评书的结构讲究严谨,线索清晰,中心突出。

评书善于设悬念,以造成情节的起伏,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为了造成情节的曲折多变,常采用矛盾激化法、插话法和离合法,在情节发展中设好扣子.

评书善于把叙述、描写和议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叙述时常采用正笔、倒笔、伏笔、暗笔、插笔、重笔、分笔等多种笔法。评书常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景物描写。议论时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随时穿插。

评书的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第三节 鼓 曲

鼓词、曲词亦简称鼓曲。它是以韵文演唱故事的一种说唱相间的民间说唱艺术。

鼓曲种类繁多,可分为两大类:

诗赞系鼓曲是以伴奏乐器“大鼓”和鼓板为主,如大鼓、坠子等。联曲体鼓曲以曲牌子联缀为标志,如北京单弦、弹词、四川清音等。

鼓曲的共同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叙事性,篇幅短小,演出形式灵活。

从思想内容上看,传统鼓曲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解放后鼓曲努力表现新时代、新人物和新思想,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品。

鼓曲的艺术性表现在:

主题鲜明单一,情节集中。如梅花大鼓《秋江》选取了陈妙常追赶潘必正到秋江的典型情节来描写,反映了人物的反抗和叛逆精神。

鼓曲善于叙述和描写。如京韵大鼓《莺莺听琴》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佳作。

鼓曲的唱词通俗易懂,简洁流畅,合辙押韵。

第四节 相 声

一、相声的概念及特点

相声是一种以说为主,讲究“说、学、逗、唱”的带有喜剧性的说唱艺术。

相声有三个特点;相声是说、学、逗、唱融为一体的表演艺术;它又是叙述体与代言体有机结合的说唱艺术;相声滑稽、幽默,有喜剧性。

二、相声的分类及内容

相声从不同角度划分可有不同类型。如从表演人数和演出形式上分,有单口、对口和三人相声。从内容上分,有歌颂相声、讽刺相声和知识相声。

相声有很强的人民性。从作品反映的思想内容上看,传统相声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常常把锋芒直接指向黑暗旧社会。

解放后相声反映新时代和新人物,在内容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首先是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讽刺性作品。其次是反映新思想、新风尚的歌颂性相声引人注目。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出现了大量的科学相声。

三、相声的艺术性

强烈的讽刺性是相声的传统。相声常常讽刺和揭露敌人,也可以讽刺人民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如《帽子工厂》揭露了“四人帮”倒行逆施的罪恶行为。《买猴儿》对社会上那些对工作漫不经心、不认真负责的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相声是一种笑的艺术。喜剧效果来自包袱。没有了包袱就没有相声的喜剧性。

相声的结构有独特性。一般说相声的结构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垫话”、“瓢把儿”,“正活”和“底”。这种艺术结构有利于叙述、刻画人物和演员表演。

相声语言通俗易懂、精练、生动形象。

相声是一种表演艺术。演员在台上要做到声音、动作、表情三者的统一。

第五节 快板书

一、快板书的源流及特点

快板书是一种快速说唱故事的韵诵体的曲种。

快板书的特点是口语化,和谐顺口;形式灵活;唱词合辙押韵。 二、山东快书的内容及艺术性

山东快书是擅长说人物、表故事的韵诵体的说唱艺术。 山东快书的特点:口述性和表演性。

山东快书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幽默、生动形象;表演传神。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收集现在散落在民间曲艺艺术

第五节 民间戏剧

一、 民间戏剧的源流及特点

民间戏剧是由历代劳动人民创作的在农村城镇广为流传的歌舞说做并用的综合艺术。

民间戏剧的特点:

广泛的群众性。民间戏剧最有群众基础、并为群众喜爱。如流行在北方的秧歌戏很受群众欢迎。

表演的灵活性;民间戏剧内容单一,演员少,演出场所简单,表演自由又有生活气息。

民间戏剧又是说唱舞做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如东北地区流行的二人转以唱为主,把“说、唱、扮(做)、舞和绝(技)”融合在一起。 二、 民间戏剧的分类和内容

民间戏剧剧种多,在我国主要是地方戏曲:按声腔划分有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簧腔、乱弹腔、弦索腔等。按演出形式特点分有秧歌戏、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傩戏、独角戏、木偶戏、皮影戏等。按民族划分有藏戏、侗戏、白剧(吹吹腔)、苗戏、壮剧、满族新城戏

等。

民间戏剧的思想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民间戏剧反映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人民的苦与乐、理想与追求、劳动与爱情。

民间戏剧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表现在封建社会中,男女青年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及反对旧婚姻制度的叛逆精神。

民间戏剧反映了阶级社会的尖锐阶级矛盾,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民间戏剧还普遍反映了人民的道德风貌,表现了人民朴素的品质。 反映现代题材的民间戏剧表现了新时代、新人物和新思想。如花鼓戏《打铜锣》赞扬了蔡九一心为公、维护集体利益的好思想。 三、 民间戏剧的艺术性

民间戏剧具有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善于用喜剧手法反映生活。如锡剧《打面缸》通过巧合和误会的手法构成喜剧性情节,无情地嘲讽了反面人物,讽刺了统治者荒淫无耻和假仁假义的丑恶行为。

民间戏剧善于截取生活的片断来组织戏剧冲突,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反映生活。如同样是描写包公的戏。吉剧《包公赔情》紧紧抓住“赌情”展开人物的矛盾冲突。吉剧《包公赶驴》则抓住“赶驴”特定戏剧情境写包公的思想性格。

民间戏剧善于使用乡音土语,语气朴实亲切,有表现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具有地方风味是民间戏剧普遍的特点。如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语气有湖南地方的特色。二人转《猪八戒拱地》则完全使用的是东北的方言土语。 四、 道 具 戏

道具戏是一种演出形式独特的民间戏剧。如木偶戏、皮影戏和傩戏可通称为道具戏。

1、木偶戏和皮影戏

木偶戏,亦叫“傀儡戏”,是由演员操纵人工制作的偶形进行戏剧表演的民间戏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