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深基坑土石方开挖及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必须使用全站仪.水平仪,卷尺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不得目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5、监测报警值

(1)、按设计要求,边坡水平、垂直位移监测报警值均为50mm。

(2)、邻近建筑物(道路、管道),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设定监测报警值:建筑沉降小于3mm,建筑裂缝小于3mm,建筑倾斜小于3‰。地表裂缝小于20mm,管线位移小于30mm,坑内起隆小于40mm。

(3)、渗水速率平稳,无流沙、管涌、隆起、塌陷现象。 6、监测频率:

在开挖过程中实施实时监测,监测频率为4小时一次。开挖完成后每天不少于1次,雨天和雨后 增加监测频率,每天不少于3次。以上监测均由施工方专业测量人员全程监测,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分析。且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有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对边坡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监测点的距离不大于20m。

十、施工应急措施

1、土方开挖和基坑维护期间,应储备槽钢、钢管、花管、草袋、土工织物装砂或土等应急物质。当基坑状况恶化时,应立即用上述材料反压坡脚,必要时在坡顶削坡减载,保持坡顶稳定后再妥善处理。

2、较差土质的局部剥离坍塌的处理:迅速采用土钉挂网固定,喷射速凝混

凝土。

3、边坡局部涌水的处理:迅速插入花管引流,用黄泥料封堵缩小范围,在基坑上部打入垂直花管注浆和水平花管注浆,喷射速凝混凝土封堵。 4、基坑边坡局部发生塌方的处理:

(1)、立即采用彩条布覆盖,预防雨水入渗,造成边坡再次塌方。 (2)、基坑边坡塌方段坡顶面的裂缝用水泥砂浆封闭,并设置止水墙挡水或设置排水沟排水,防止雨水进入边坡壁内。

(3)、采用自上而下、逐层清除塌方体、逐层进行喷锚网作业,每层深度一般为1.5~2.Om,严禁超深清除塌方体。

(4)、对塌方后已形成自然被面的边坡,应立即用喷射混凝土予以封闭,然后采用喷锚网进行系统加固。

(5)、当塌方体不允许完全清除时,可采用锚管对塌方体进行预先加固。 (6)、对塌方后末形成自然坡面的边壁,加固作业时应加强监测,并派专人在地表面观测边壁的稳定情况,发现险隋,及时撤出作业人员。 (7)、当基坑边壁出现位移不收敛但尚未塌方时,应立即用勾机铲斗反压或采取其他措施使其临时稳定,然后采用喷锚网支护进行系统加固。 5、 深基坑施工中,因为碎石易滑,麻痹施工、非法操作等原因,容易发生落石伤人事故,如果发生工人被砸伤的事故,多数会发生骨折等情况,此时不要随意翻动伤者,要将他移动到模板等平整的地方,或者就地放平,呼叫120急救。

6 、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刻让伤者离开电源,但切不不可徒手去拉扯伤者,同时呼叫120急救。如果伤者已经失去了意识、呼吸及心跳,要及时做人

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措施。

十一、文明施工

1、施工现场认真执行“城乡清洁工程施工现场文明管理11项标准”。工地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一切与建设工程施工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工地管理制度。

2、施工现场的围墙和围挡应牢固、美观;工地应设置宣传栏、黑板报;现场搭设的各种临时设施必须符合要求。

3、施工区域、办公区和生活区域须分隔开,有条件的要对施工现场内进行绿化布置。建立严格的管理责任制,划分责任区,设置明显的标志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使现场和生活区整洁、文明、有序。 4、出入口路面要硬化,设专人清扫车轮,并设冲洗装置。

5、现场的施工道路应保持畅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设备;雨季有可行的排水措施,预备潜水泵4台,现场设置排水沟,及时将现场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6、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一律按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布置,各类材料分类码放,保持现场材料整齐统一。

7、进入现场要做好防止扬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的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8、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序安排在白天,午休及夜间施工应尽量安排噪声较小的工序施工,若晚上10:00以后需要进行夜间施工的,应提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并在工地周围显著位置贴出告示,争得居民的理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