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铁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达州铁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达州铁路中学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2010---2015)

教师是教育活动最终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学校教育持续改的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发展,就要使每位教师得到终身的专业发展;要使每位教师都得到发展,就要使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 一、目标和任务 (1)目标:

面向全体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为重点,落实“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并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需要,建构学习型组织,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为目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艺精湛、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意识、把教育作为事业追求的、研究性、学者型教师队伍。

(2)任务:

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出能够灵活运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专研型的教师。 二、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以科学性、前瞻性、实效性的思路,使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要在培养模式、机制、重点等策略方面做好文章、形成特色。 (一)、认真抓好教师培养工作的前提----师德师风的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即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风尚建设,是教育的永恒话题。要育好“生”,首先必须育好“师”。师德高尚的教师,也一定是一个注重专业发展的教师。通过抓师德理想、抓师德践行、抓师德评价等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以及活动, 培养“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师德崇高的教师。 (二)、切实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学校教育科研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致力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科研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编辑校刊《新铁中》开辟校园“学科论坛”;开展通识性校本教研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素养;不追求大而全的教学科研,要降低重心,开展落实“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学科研,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突出青年教师的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源头活水”,学校的未来寄托在他们身上。青年教师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到发展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乃至名师,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该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有自我特色地开辟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一种源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由学校规划实施、教师参与的,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校内培训活动。其出发点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方式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紧密结合。在全校性的集中培训基础上,分学科分备课组开展,教师从课堂教学中挖掘问题,

进行微型课研,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样,教师们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也就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五)、建立新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三级培训体系,经过这三级不同层次的培训,促使教师从一般教师到教学能手再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任何一个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都是从一名普通教师、从一名新教师成长而来的。虽然其成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但影响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不是天赋,而是后天的因素,如个人的努力、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领导支持、教学研究与反思、专业学习、教改实践,以及关键事件(如公开课、教学中的挫折和冲突等)。可以说读书、教学和研究生活是教师生命存在的主要方式。因此,学校就要努力创设好促进教师“成名”“成优”的成长环境,营建一个能促进教师从一般教师到教学能手再向科研型教师转化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各种活动或措施促进教师的发展。

例如,公开课、优质课、赛课、备课组集体备课、教科论坛(专题讨论、论文交流、案例研究、课题研究)、围绕主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有计划地派出学习等。通过兴办这些活动,不少的年轻教师能快速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后起之秀。除了这些活动,学校还积极鼓励和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

(六)用好“师培”的工具-----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教育的目标、观念和课程,改变了知识传播方式,改变了师生的交往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要发展为21世纪的现代化的教师,还必须得掌握较为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 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树立全新的师生观念。其次,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再次,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我校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提高培训。但现代教育技术只能充当辅助者的身份,只能是教师的助手,学生获取知识的另一渠道。

三、积极拓展并发挥好“师培”的动力-----教师培养工作的激励机制

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是需要。激发教师的需要、诱导教师追求的满足,是激励教师积极性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教师的各种需要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生活需要,二是学习需要,三是自尊需要,四是政治需要,五是成就需要。这五个方面呈现为一定层次的动态序列。 1、大力鼓励已有成就的教师

对这个教师群体,要特别重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避免取得一点成就便停滞不前、不思进取的情况发生。

2、大力挖掘满足青年教师成就需要的激励因素。

(1)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作用。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如政治、教学、科研、文化等各类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增长青年教师的才干,激发他们“你追我赶,奋发向上”的热情。

(2)充分发挥定期考核的功能。用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行为活动、能力水平以及工作业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给予正确的评价、激励青年教师更好地发展。

四、努力健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保障机制

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是一个宏大系统工程,它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要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成效,必须在组织、制度、时间、经费等方面加以保障,

形成一套良好的保障运行机制。

(1)组织领导保障。学校建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操作。

(2)培养机构保障。充分利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举办各种专题培训,如学科教学研究,以及先进教育技术、理论学习等。 (3)培养制度保障。经常总结各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有效经验,并加以推广,不断制定新的制度,修改与教师队伍建设不相适应的旧办法、旧制度,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

促进教师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还需要人文关怀。学校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板块,把促进教师成长作为战略性要务来抓。学校应整合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