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我国中小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3.2 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

中小企业会计有两个特点:一是人少,二是人员素质不高,根据对中小企业一些调查,发现很多中小企业会计人员是他的家人,亲戚或朋友,他们是专业素质不高,只接受简单的培训,其中有些是退休的老会计,虽然老会计的工作经验,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缺乏会计电算化知识。年龄比较大的会计人员,他们只知道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更不用说电脑维护,开发和利用。同时公司在会计软件安装在财务人员做培训,但由于会计人员的接受能力,在工作中经常误动作,一旦错误数量较少,其结果可能使他们长时间的工作下漏,从而导致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会导致系统崩溃。所以,现在会计人员的中小企业不仅需要了解会计知识和实务,又精通软件开发。

3.3.3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和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是否核算流程标准化,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使用计算机会计服务,解决方案必须预先设定,所以会计要求必须是标准化的数据录入,业务流程和相关制度,从而使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流畅。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一些中小企业差,帐,卡,表格式,并在手工会计方法,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混乱的内容不统一,不规范。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电算化系统将一系列与计算机并行建立,操作手册操作的基础上的问题太长,反而增加会计师的工作量。

许多企业没有健全的金融监管体系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调查没有出路探讨的问题,造成漏洞管理。有些公司输入密码进行自己的模块保管不善,我们都知道对方和其他人的密码永不更换,所以只有使用系统,以确保有效的权限设置进行调整。因为电脑软件,很多内部控制是通过设置计算机的操作权限设置实现的,如果大家都知道其他人的密码,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人进入其他人的要输入密码才能进入自己的模块右侧,操作的非法操作,不像手动修改不容易找到。使用非标准的财务软件,软盘来源不明的数据,导致电脑的混沌现象份感染了病毒的严重风险,以及财务数据泄漏。

8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 实施电算化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外部原因

4.1.1 财务软件因素

因为中小型企业的领导者和财务人员普遍缺乏计算机知识,对财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了解,对财务软件的使用从心里上产生抵抗情绪,他们认为财务软件复杂难理解,遇到问题靠自己解决很难,以及各种病毒破坏引起的困难解决起来也很难,他们就会从意识上就会觉得手工会计方法简单,安全。在现实中满足中小型企业需要的财务软件很缺乏,大多数的软件开发公司把目光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身上,开发软件的时候盲目的追求大而全的“ ERP ”软件、“ MRP ”软件。大部分功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不需要的,反而让中小企业增加了采购成本。流通在市场上的小软件数量较多,由于软件开发商的开发实力和经济实力太弱,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导致企业不能够安心使用。 4.1.2 企业工作不需要

中小型企业认为企业自身目前的发展阶段不需要开展电算化工作是企业不开展电算化的主要原因。企业不需要电算化可能一方面是商家所谓的客观手段是小的,经济业务以及会计活动相对来说较少,手工会计能够满足企业的全部需要;另一方面来讲相关部门没有明确规定企业必须采用电算化系统,有些部门需要软件来提交数据给相关部门,由于电算化财务软件和报送软件企业信息的不兼容性,使得电算化软件不能满足企业的报送需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电算化的地位降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不理解,未认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优点和重要意义也就是企业在主观上的不需要。企业主观上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认为工作只是提供财务会计信息,而确不参与经济决策。企业未能开展会计电算化主要是这些原因引起的。只要是开展了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就一定能够认识到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是企业进行科学决策的必然选择

4.1.3 企业领导不重视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甚至很多的会计人员会认为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开始有了电算化,而我国的企业在90年代末会计电算化才开始应用,仍然有很多中小企业不知道什么是电算化。注重追

9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所有者的最终目标,而许多企业忽视了电算化的功能,企业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能够给企业带来的好处,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管理。会计电算化只是计算机代替手工处理凭证的一种核算工具。对于企业来说不仅降低了会计人员额劳动强度、提高核算效率,时间精力也能够节省。只有完全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利用采取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运营效率,如果不利用会计电算化就会导致现有的会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为企业所利用。

4.2 内部原因

4.2.1 财政部门管理职能发挥不好

我国的财政部门在1996年6月10日发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明确指出,各级的财政部门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要进行指导。财政部门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实际执行过程里面。第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会计电算化是一个新生事物,企业所有者和会计工作人员都会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模糊不清,会计电算化实施成功案例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未知的。人们常说思想认识决定行动,中小型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就不会对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实施表示支持。第二,发挥不恰当的培训,虽然各省,市财政部门为会计从业人员做了培训,但是还是不能满足财政部门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培训效果的需求,而且制定的培训内容有很大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

(1)电算化培训比较单一。这项培训是对于初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会计电算化规定的内容进行,从内容的实际操作,基本操作的内容涉及计算机操作的唯一基础知识包括了总帐、报表两个子系统,以及会计软件系统。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不能只是使用会计软件进行账务、报表部分的操作,另一部分仍然是手工操作。

(2)考核内容简单。通过培训内容进行了会计电算化考试比较简单,内容仅涉及计算机操作的一个非常简单的基本会计知识,工作的一些语句,对于一些报表编制工作使用复制和粘贴的就可取得应有的成绩,考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3)培训时间较短。由于各种原因,在较短的培训时间内会计人员在短短的几天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计算机和电算化软件,有无从下手的感觉,直到觉得刚入门了培训已经结束。

10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4.2.2 财务人员素质较差

会计电算化系统要想有着重要作用财务人员素质也是关键,如果财务人员具备高素质,实施会计电算化系统就有了人才保证,领导也才能够放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企业购买会计电算化系统。我国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差、待遇低,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企业无法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为企业服务。财务人员通常学历低,计算机水平也就特别低。企业的财务人员都是经过了会计电算化培训,实施会计电算化必定会导致会计岗位的调整,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员从心理上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企业缺乏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造成了一些已经开展会计电算化的中小型企业在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提高了其工作困难,有些中小企业为此,在购入了计算机和会计软件后,仍然采用手工会核算方法。 4.2.3 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企业实行电算化以后,传统的会计分工模式已经不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些岗位将消失,会有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新的要求,提出新的问题。目前很多单位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达标,仍旧采用手动模式的办法管理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电算化在执行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对已实行电算化的企业应着手制定一系列公司管理制度,确保会计电算化的顺利进行。

11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