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人生的教育》读后感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翻转人生的教育》读后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翻转人生的教育读后感

莲山中心小学 邓硕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身教比言传重要,人格比学问重要,智慧比知识重要。孩子们若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生活的智慧才是教育最大的胜利。”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作为一名教师,这二者缺一不可。教师要用智慧去教学,用道德去教育,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了解和关心,进入我的班级的那一天,他们就是我的孩子,在班里老师既要充当严父立规矩,又要充当慈母关心、关爱。

在班里不是每个孩子的问题都能用相同的方式解决。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有德与智兼备。当我们实在找不到办法的时候,只要对学生关注、关心、关爱。对于每一个走上教师岗位的人来说,“怎样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是我们时刻都在思考着的一个问题。当一名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和形形色色的学生及家长接触,共同处理很多的学生问题。所以教师学习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这句话足以说明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工作不但是要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要付出无私的爱去关怀学生、去爱护学生、去关注学生。巴特乐指出:“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优秀教师从教时不仅用“脑”,而且用“心”。做到充分的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和年龄特点。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做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

现在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是百分之百的关注,而在班级当中,这百分之百的关注就会变成几十分之一的关注。正是由于这样的转变,孩子从心里上会或多或少的感觉到失落。所以教师要尽自己所能的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之处,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让孩子觉得老师是重视自己的。这样他们会做的非常认真。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都是一些平常的日常关怀,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很多很多。

二、 要做到信任学生

信任一个人,自己可能会受骗,但是总是存怀疑之心可能会毁了孩子。正如世界上每一个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老师的我们,虽然他们的家庭环境、先天素质与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信任和热爱每一个学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加入到儿童队伍中去成为一员,不是敷衍的,不是假冒的,而是要真诚的,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因此,要充分地、毫无偏见地信任你的每一位学生。我们处处质疑孩子、考验孩子,孩子心理就会产生逆反的心理。越怀疑我要就越要欺骗。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们是没有后悔要吃的。

“没有希望的心田,是寸草不生的荒地。”对孩子充分信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教师要适时得、不断得鼓励他们把这些闪光点发扬光大,去照亮那些偏“暗”的方面,把某一方面的激情投入到自己所欠缺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要做到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要在学生的心目中保持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形象。不仅要关注、关爱优秀生,更要关心那些成绩不出色的学生。不要偏心,也不要有私心。要学生喜欢你、信任你首先在教师的心中就不应该存在先进生、后进生的概念。大家都是老师的学生,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要一视同仁。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

四、要做到知识渊博并会教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识去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过程。”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信息化的今天,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常识,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把理解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要自己有知识还要用恰当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名知识功底深厚、教育观念、教法灵活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导演出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戏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以深入地展开。任何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不容怀疑的。要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好,教师必须爱教、会教,才能教会、教好。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个好老师,那么,他即使坏,也一定有限;相反,假如不曾遇到过一个好老师,那他的存在对于社会就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危险。”为了一班一班学生的“人生”,也为了我的教育人生能出点彩色,我将奋斗、奋斗、再奋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