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专财会《财政与金融》期末试卷(含答案)

(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25分)

1.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P3)

2.国家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P26)

3.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P27)

4.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是指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表现出物价与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的现象。(P112)

5.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P187)

二、单选(10分)

1.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行的国债是( B P32 )。 A.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B.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C.保值公债 D.特种国债

2.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中居首位的是( A P52 )。 A.建设性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3.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A P70 )。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B.权责利结合 C.与政治经济形式的发展相适应

4.政府预算决算的最高审批机构是( C P68 )。 A.中央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5.在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D P88 )。 A.财政部 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 D.中央银行

1

6.( B P109 )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增加导致需求过剩产生的,是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的结果。

A.成本推动型 B.需求拉上型 C.结构型 D.供求混合型 7.我国第一张信用卡是( A P131 )。 A.长城卡 B.金穗卡 C.中银卡 D.牡丹卡

8.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大量闲置的情况下,宜采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形式是( B P198 )。

A.“双紧”政策 B.“双松”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9.在我国投资基金的单位面值较低,每份基金单位的面值为人民币( C P163 )元。

A.5 B.2 C.1 D.4

10.错误和遗漏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 D P181 )。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非平衡项目 D.平衡项目 三、多项选择题 (10分)

1.组织财政收入必须坚持三大原则,即( ACD P24-P26 )。 A.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B.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 C.兼顾国家、企业和公民三者的利益 D.区别对待,合理负担 2.下列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 AC P28 )。

A.增殖税 B.印花税 C.关税 D.契税 3.政府预算的特点是( ABCDE P60-P61 )。 A.法律性 B.集中性 C.综合性 D.预测性 E.年度性 F.强制性

4.下列结算方式中,同城、异地均可使用的是( BF P125 )。 A.银行汇票 B.商业汇票 C.银行本票 D.支票 E.汇兑 F.委托收款 G.托收承付

5.下列情况记入国际收入平衡表借方项目的有( BCD P181 )。

2

A.商品出口 B.官方储备增加 C.劳务支出 D.政府长期资本流出 四、判断题 ( 20分 )

( N )1.社会公共需要是一个静态的概念。(P4)

( Y )2.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一特定目的,提供给经营者或消费者的无偿补助。(P50)

( Y )3.中央银行是指代表国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P93)

( N )4.股票按股东权利义务的不同可分普通股和国有股。(P159)

( Y )5.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具有双边或多边经济援助性质的中长期优惠贷款。(P183)

(Y)6.消费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特定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P29)

(N)7.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我国的合法通货之一,其发行权集中于中央。(P103)

(Y)8.保险是保险当事人双方通过保险合同的形式而约定的法律行为。(P137) (N)9.我国证券交易可以采用现货交易,也可以采用期货交易。(P166) (N)10.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长,而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P197) 五、简答题(20分)

1.财政的一般特征有哪些?(P3-P4) 答:财政的一般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2.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48-P49)

答: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受保人或其就业单位交纳的保费或社会保障税,当收支出现困难时,财政可给予适当的补助;商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完全由投保人承担,多投多保,保费的高低由风险决定。②给付标准不同,社会保险的给付标准,按照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根据投保人缴费的情况调剂支付,有的多缴费少受益,有的少缴费多受益;而商业保险的支付标准遵循权利与义务完全对等的原则,缴费多受益高,缴费少受益低。③性质不同,社会保险是强制性保

3

险,由国家根据立法采取强制行政手段加以实施;而商业保险则一般为自愿保险。

3.中央银行贷款主要有哪几类?(P119-P120) 答:中央银行的贷款主要以下几类: 第一,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 第二,对政策性银行的贷款;

第三,对其他银行与金融机构的贷款,它属于一种短期资金融通; 第四,各种专项贷款。

4.不同种类的证券交易有哪些共性的规则?(P166) 答:共性的规则有: (1)证券必须合法。

(2)经依法核准的上市交易的证券,应当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我国的证券交易场所主要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场所,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暂停或终止不符规定证券的上市资格,即所谓“停牌”、“摘牌”。

(3)采用公开的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4)证券交易当事人买卖的证券可采用纸面形式或规定的其他形式,目前在我国上海、深圳两大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全部都是无纸化股票。

(5)证券交易以现货进行交易。

(6)证券公司不得为客户垫付资金,不得将证券借给客户交易。 (7)证券交易收费必须合理。 (8)为客户保密。 六、论述题(15分)

1.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优缺点?(8分)(P193)

答:货币供应量作为政策中介目标,有明显的优点:第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即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的变动是顺循环的,即经济繁荣时会增加,经济萧条时会自动收缩。第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力较强,即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为防止通货膨胀会压缩货币供应量;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会扩张货币供给去复兴经济。第三,与货币政策意图联系紧密。货币供应量增加,表示货币政策扩张;货币供应量减少,表示货币政策紧缩。第四,可以明确区分政策性效果和非政策性效果。

当然,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也有其不足;第一,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不是绝对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诸因素中,还有公众和同业银行的行为。第二,中央银行通过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存在有一定的时滞。

4

2.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面对通货紧缩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 7分 )(P112-P114)

答: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经济过程,是指在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之后表现出物价与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的现象。

(1)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通货紧缩使社会财富缩水。因为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全社会物价水平普遍下降,企业盈利能力降低,其资产价格相应降低。②通货紧缩对经济具有促退作用。在通货紧缩条件下,物价水平持续和普遍下跌使所生产的产品价格降低,一方面,利润减少或者亏损,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减产或停产,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从而减少消费需求。③通货紧缩减就业机会。生产企业纷纷减产停产,下岗人员增加,劳动力供求失衡的矛盾将十分尖锐。

(2)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①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为企业产品出口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要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过竞争,促使其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②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削减过剩落后的生产能力。坚决关闭那些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达不到主、经济要求的企业,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③实行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向金融机构增发政策性金融债券,扩大再贴现规模等。④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善政府投资,拓宽非国有经济的投资渠道,打破行业垄断,收缩国有经济规模,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收入,降低人们的通货预期。

5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