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学大楼防火隐患调查研究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学大楼防火隐患调查研究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学大楼防火隐患调查研究

摘要:从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安全疏散以及消防扑救的角度,结合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调查分析中德学院教学楼在防火方面存在的隐患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教学楼;中庭;安全疏散;登高面;环形车道

1 基本状况 1.1建筑概况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大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的南部,干训楼与经济管理学院的云通楼之间,靠近南校门。竣工于2002年4月20日。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45平方米。建筑高度48.05m。一共有地上11层,半地下1层。北侧有一5层高的裙楼。 作为集教学、办公、科研、学术交流与培训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该建筑的功能也是丰富多样的:半地下为设备用房和机动车车库;首层与2层共享一个小型中庭,并涵盖了阅览室、计算机房、多功能会议厅、视听室、大教室、大会议室等;3~5层为半公共区域,只要为教室和办公室;6~11层为主楼部分,主要是办公室。

1.2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火势蔓延快。 (2)疏散困难。 (3)扑救困难。

2 调查方法及过程:

多次实地考察、拍照,查阅相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以及杂志《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相关文章。

3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3.1防火设计

防火门的问题很明显。

防火门是一种室内防火分隔物。中德学院的两部楼梯以及它们对应的消防前室均安装了防火门。但是在我的实地考察中发现,这两部楼梯大部分的防火门大部分均已经老化或损坏。这些防火门都是开启着的,而且闭门器附近并没有感烟感温火灾报警装置联动,这样的话在真正有火灾发生的情况下,人们会由于急于疏散和抢救物资,扑救火灾,常常忽略了把防火门关上,这就可能使防火门起不到隔断火势蔓延的作用,而且烟也可能会进入到楼梯间中。

门老化损坏,很难打开,在某些位置会卡住,增加逃生难度

回门器坏了或缺少组件,无法正常关闭。起不到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无法阻止烟进入楼梯间

l

防火门宽度l<疏散楼梯宽度L,这种设计对人流疏散是不利的。

L

解决方法:定期检修防火门,老化破损的闭门器要及时更换。 或者安装与控制中心连通的闭门器

3.1.2中庭

中庭部分基本没有自然通风,仅靠机械通风。平常走进中庭部分就已经感觉到很闷很压抑,更不必说如果有火灾发生,烟更是很难排出。

3.2安全疏散

中德学院共有2部疏散楼梯

东边的疏散楼梯在6~11层位于外墙边缘,采用阳台作为开敞前室,阳台两端的防火门均有门槛,疏散时必然会减慢疏散速度,而且还有可能会使人绊倒;在1~5层位于建筑内部,采用封闭前室,因此采光十分有问题,即使是平常白天也十黑暗,以致于无法看清楚踏步。如果发生火灾,一片漆黑必然会给逃生的人们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楼梯通向建筑外部的出口的门是锁着的。

西边的楼梯位于外墙边缘,采用封闭式前室,采光良好,但是首层与半地下室楼梯之间没有采用防火分隔措施,一直到通往半地下室的半平台上才有防火门进行分隔。这种设计很容易导致从上层向下疏散的人员误下这半段楼梯延误疏散时间,并且返回时与下来的人流产生冲撞。

该疏散楼梯与出口的距离不算远,但是较为曲折,增加了疏散所需的时间。而且楼梯通向建筑外部的出口的门是锁着的。门口还有停车,不仅阻碍大楼里面的人员向外逃生,同时也会对消防人员进入大楼进行施救造成影响。

东边的楼梯:底层到地下层没有门,容易多跑比较曲折,而且门是关闭的,楼梯出口有停车 到屋顶的门锁着

到裙楼的屋顶层必须经过某房间,无法进入 1~6层裙楼部分采光不是很好

救火:

防火间距上:与经管学院大楼距离过近,<6米不符合高规 登高面:为北边,道路过窄

登高场地。

一层,到出口

1、登高场地可结合消防车道布置,与建筑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5m,应在其登高面一侧整边布置8m宽的4.1.7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上倾角52度

登高面上每个楼层必须设置可供消防队员进入建筑内部的门,窗或洞口。登高面以完整,不宜太短太碎。并经可能设置阳台或较大的开窗或预留人员进出的孔洞。《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登高面的设计思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