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空气与燃料综合》专题复习精品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空气与燃料综合》专题复习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考化学人教版专题复习:空气与燃料综合复习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 考纲要求 题型 说明 1. 理解空气中氧气的测定方法; 氧气的测定 2. 知道空气的成分及各成空气的成分 分的用途,了解空气污染空气污染 的防治; 这一部分内容的关氧气的性质与用选择题 3. 知道氧气的性质与用键词是“氧气”,与途 填空题 途; 我们的生活息息相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探究4. 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关,在中考中占与用途 题 用途; 20~30分 燃料及其使用 5. 了解常见的燃料及其使燃烧的条件 用; 灭火的原理 6. 理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氧气的测定实验;空气的成分及用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燃料及其使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难点:氧气的测定方法;氧气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考点精讲

知识点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利用化学反应消耗掉密闭容器中的氧气,空气减少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原理 积 药品 反应物必须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一般不能有气体生成 现象 ①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或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②打开弹簧夹后水面沿导管上升(或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减少) 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①药品不足; 测定结果小于1/5的可能原因 ②装置漏气;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误差 分析 ①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测定结果大于1/5的可能原因 瓶塞; ②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知识点二:空气中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 空气的成分 体积分用途 数 氮气

78% 保护气(食品包装、灯泡充气、焊接金属等),制1

化肥和硝酸的原料,制造低温环境(液氮)等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21% 0.94% 0.03%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焊接,切割金属等 保护气,电光源等 植物的光合作用,灭火,制汽水,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 其他气体和杂0.03% 质

知识点三: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污染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氟氯烃、可吸入颗粒物等; 污染源 化石燃料燃烧、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和形成酸雨(SO2、NO2)等 大气质量监测,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再排放,植树、防治 种草等 空气质 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状况、空气污染指数和首要污染物等;目前计入空量日报 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知识点四: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性质 液体、固体呈淡蓝色 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可燃性。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 ②硫粉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里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性质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③镁条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危害 用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

知识点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物理 性质 一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于水,固体被称为干冰 2

化学 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③毒性: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作燃料、炼铁 ①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③与石灰水等碱反应 灭火、制汽水、人工降雨、制冷剂、温室肥料等 用途

知识点六:常见燃料及其使用 煤 种 类 化石 燃料 石油 天然气 特点 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CH4),是较清洁的能源 储量有限,不可再生 二氧化碳过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二氧对环境影响 化硫、二氧化氮导致“酸雨”;煤燃烧的固体废弃物污染;余热污染水源等 化石 燃料 综合利用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 石油分馏——物理变化

知识点七: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燃烧条件 灭火原理 影响燃烧 现象的因素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者缺一不可) 移走可燃物;隔绝空气(氧气);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只要消除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即可)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随堂练习】“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

A. “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被点燃

B. 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 C.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D. 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

答案:C

3

思路分析:酒精灯灯芯有酒精,是可燃物,且与空气接触,要燃烧只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各个选项的原因,属于提高温度的C选项为正确答案。 典例精析

例题1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 )

A. 木炭 B. 硫 C. 红磷 D. 铁丝

思路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答案:B

例题2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了”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

(3)认识物质的制法

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思路分析:(1)①氧气和一氧化碳都由元素组成的; ②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构成的; (2)①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故4Fe+3O2 2Fe2O3; ②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隔绝氧气可以灭火;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可以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使其与氧气接触;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若是制取二氧化碳,则使用的固体药品是石灰石;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