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教案(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9和9:12 0.5:0.2和: 1.4:2和7:10 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1、2. 4 : 1.6 = 60 : 40 板书设计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4:1.6=60:40 教学札记 课题 课型 知识 教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新授课 备课人 解比例 XXX 执教时间 使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联系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使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 学 预 设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个 性 修 改 目标导学 式训练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创境激疑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挂图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 (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合作探究 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 成比例.)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 2、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3)、在这个比例里,哪些是外项?哪些是内项? (4)、解答(提问:你们是怎么解答的?)、检验。 (5)、拓展应用 总 结 作业布置 1.56=这样形式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2.5x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乘积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向是3,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教材43页5题 解比例 例3、解比例123= 24x 板书设计 解:2.4x=1.5×6 2.46= 1.5x x=( )×( ) ( ) 教学札记 课题 课型 教 知识 新授课 备课人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XXX 执教时间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学 目 标 目标 能力 目标 情感 目标 重点 难点 使学生了解表示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图像特征,并能根据图像解决有关简单 问题。 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关系。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教 学 预 设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个 性 修 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式训练 一、揭示课题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两种相关 创境激疑 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你以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板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 出示例题情境图。 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表格。 例1、一文具店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支 总价 /元 1 2 3 4 5 6 7 8 …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 合作探究 问:你有什么发现? (2) 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① 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明确说明正比例的意义。 板书出示: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子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3) 用字母表示: 1) 依据下表中的数据描点。(见书) (2)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2、教学例2、 (1) 出示课文例题情境图。 4 / 7 问:从y=k x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