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职学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天津市高职学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汽车营销情境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综合三维建模、影视编辑、多媒体动画等技术。将各个知识点集中讲解,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同时,系统将教学与考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过程考核,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扩建后校内实训基地可同时容纳3-4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各类汽车销售、衍生服务、维修接待等实训项目。一方面,可以为与汽车营销相关的专业群(保险、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专业)提供了实训条件;另一方面,也可成为企业员工的培训基地和举办汽车营销大赛的基地。

(3)建设内容

1)将原有的汽车商务实训室,扩建为校内汽车营销实训中心,按照4S店模式建成仿真式销售大厅。

2)建立并完善汽车营销实训基地运行机制,补充完善汽车销售实训项目。 3)在原有的汽车商务教学软件的基础上,购买汽车营销情境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实现虚拟情境教学。

4)建设汽车营销仿真实训室,配合汽车营销情境仿真实训教学系统的使用。

汽车营销实训基地仪器设备配置一览表

总计 实训基地 实训中心 汽车营销实训室 汽车营销实训中心 汽车营销仿真实训室 设备名称 微格教学设备 营销仿真实训设备 汽车营销情境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数量 (万元) 2 1 60 1 50 汽车营销实训基地功用说明

实训基地 实训中心 汽车营销实训室 汽车营销实训中心 汽车营销仿真实训室 设备名称 微格教学设备 营销仿真实训设备 汽车营销情境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功用说明 可完成汽车销售技术及其他课程的微格教学项目。 可完成汽车备件管理、机动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的实训项目。完成汽车销售技术部分实训项目。完成汽车运用软件的实际训练。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建设目标

在已有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和内涵,深化学生顶岗实习途径、顶岗实习管理,建设规范化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

2)建设思路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和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紧密型、半紧密型、合作型三个层面的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整合现有校外实训基地,与集团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增加单个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学生的容量。在两年的建设期内使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达到39家。

3)建设内容

①紧紧围绕“项目导向、双训融合”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挖掘与紧密合作企业的合作方式,规范校外实训基地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校企共同成立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常设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实训的管理工作,使企业能够积极配合学院完成专业制定的实训计划。与各紧密型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并实现校企骨干教师轮岗互换。

②保障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到位。在学院校企合作管理中心企业实践资源部的指导下成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管理指导小组,专业教师应事前做好充分地调研,在学校、企业双方商定下,根据专业技能训练和就业导向要求,制订详细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实习教学大纲,包括顶岗实习课程目标、教学任务书、顶岗实习指导纲要等,确保校外顶岗实习顺利进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利用学生校外实习管理系统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过程管理。严格按实施方案执行,不得随意变更。专业负责人为顶岗实习第一责任人,实习指导教师为直接责任人。

(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1.建设目标

落实学院“两级管理、双线监控”质量监控体系,强化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形成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学习者)、企业(用人单位)、社会(第三方)多元评价的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系统形成循环、动态、持续改进的系统。

2.建设思路

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检查,根据反馈信息改进,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由校内监控向校外监控延伸,由常规教学质量监控向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拓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3.建设内容

1)拓展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由单一校内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向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拓展,加强对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的各类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的 监控。

2)认真落实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教学督导委员会章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听课制度》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各项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

3)引入并完善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研究机构等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定期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数据采集平台”专业相关数据分析,和对用人单位、毕业生的满意度和需求度调研,形成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分析从定性分析转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不断矫正教学管理决策,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4)引入并完善毕业生监控体系,建立年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人才培养质量定期分析制度,在用人单位设置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员,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并持续追踪毕业生毕业后五年内的职业发展情况。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信息管理,及时研究更新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七)社会服务

1.利用本专业的技术资源优势,承办教育部、天津市及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主办的各级各类汽车营销技能大赛。

2.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汽车系教师的技术优势,面向行业企业及同类院校的相关人员开展汽车营销技能培训,年培训不少于200人次。

3.开展汽车营销策划咨询,为4S店策划汽车展销会、促销活动、公关活动等。

四、建设进度

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按两年建设期考核,见专业建设进度表。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进度表

建设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建设进度 2011-2012年度 2012-2013年度 2012年 项目绩效 2013年 充分发挥理事会资源整合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指导作用,确保校企共育人才,满足行业企业发展需求 进行了深度的调研,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受益学生人数240人 优化了课程体系,并应用于2012级专业教学,效果良好 依托学院理事会和系部理事分会,完善专业教学指机制体制 导委员会运行机建设 制,修订相关制度,整合校企合作资源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创建“项目人才培养 导向、双训融合”模式创新 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营销技能与汽车性能分析能课程体系 力融合递进、中高建设 职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修订完善了《校企依托学院理事会,合作理事会章程》充分发挥教学指和《教学指导委员导委员会作用,深会章程》,校内外化校企专业共建专业教学资源的得机制 到整合,为人才模式创新提供了基础 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完善“项目导向、双训融合”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项目导向、双训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1.创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沟通交往能力训练》2门优质核心课程 2.完成《汽车销售技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沟通交往能力训练》3门教材编写 建立专业课程网站平台 进行了深度的调研,形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受益学生人数120人 创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并在2011级教学中融入,效果良好 完成了《汽车销售技术》课程的教师手册、学生手册、教学课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考核方案等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教学反馈良好 1 1.建设《汽车销售技术》1门优质核课程与教材心课程 建设 2.完成微格教学实施准备 1.3门优质核心课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教学反馈良好 2.微格教学在教学过程得到应用,教学效果良好 2 课程与资源课程网站平搭建专业课程网建设 台建设 站平台框架 完成了优质核心课完成了网站平台框建设成果及其资源架搭建及部分教学网上发布,并投入资源上网 使用 与企业共同研究汽车营销能并提炼五大主流力训练包建车系营销能力训设 练项目 建立汽车营销能力训练包 形成了五大主流车建立了汽车营销能系营销能力训练项力训练包,并应用目 于教学,效果良好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