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规范县级政府采购行为的难点与对策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浅析规范县级政府采购行为的难点与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规范县级政府采购行为的难点与对策

作者:朱丙豪 徐勇 董加明

来源:《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年第06期

《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我国中央、省级政府采购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比较成熟,市级政府采购活动也已普遍推广。由于我国县级财政情况复杂,政府采购制度在县级刚刚起步,推行中也遇到了许多现实困难。目前我省大部分县还没有建立规范、科学的政府采购制度,或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采购活动。但根据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县级政府采购也应纳入,尤其对于财政状况相对紧张的县级来说,建立一套规范、科学、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至关重要。

一、县级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必要性

1、有利于节约资金,缓解县级财政困难。实行公共财政是缓解当前县级财政领域出现的突出矛盾,切实解决县乡难题,确保县乡财政正常运行的根本出路,而推行政府采购恰恰可以成为一个突破口。县级财政收支矛盾一直比较尖锐,而在财源的培植和拓宽上又无法在短期内见效,所以就要在“节支”上下功夫。从我国各省推行政府采购的实践看,节支率一般在10%左右,县级政府采购因为刚刚起步,节资的空间应该更大一些。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对财力有限的县级财政来讲,财政扶贫资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都是政府采购的范围,对这些项目实施政府采购将会节约大量资金,从而缓解县级财政困难的现状。 2、有利于增强乡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政府采购是一个大的消费市场,不容忽视。政府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来采购价格低、质量高的产品,乡镇企业为了进入政府采购市场,就必然会在降低产品成本、规范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完善服务上下功夫,这一过程就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通过政府采购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经受市场的考验,并通过调整政府采购规模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县域经济战略调整,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激发县域经济的活跃程度,推动县域经济良性发展。

3、可以抑制腐败,促进县级政府建立反腐倡廉机制。采购过程中没有有力的监督措施,容易出现有意采购价格高的商品,拿提成回扣的腐败现象,使本来就有限的财力更加困难。政府采购作为“阳光采购”,它以公开投标为主要形式,并依托法制来提高采购过程的严密性和公正性,避免了“暗箱操作”和由个人说了算带来的寻租行为。通过制定规范来约束政府行为,提升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和高效廉洁的运作机制。 二、县级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难点

1、思想认识上有偏差,推行政府采购工作困难:一是有些人认为县乡实行政府采购没有必要。政府采购就是财政拿出资金来购买产品,县级财政大部分处于“吃饭财政”的局面,只能暂保人头费,而不能保证公用经费的支出。既然政府拿不出钱来,各单位购买的物品,大都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