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项目施工设计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热风炉项目施工设计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t t t t t t t t t t t

数 量 172.5 65.3 98.7 36.2 658.98 139.63 121.71 116 172.9 108.74 12357.48 备 注 合 计 5.4 拱顶喷涂料 5.5 捣打料SIC-2.2 5.6 热抗震浇注料(燃烧器处) 5.7 耐火纤维毡PMF-1.128 6 泥浆 6.1 磷酸盐耐火泥浆NP-45 6.2 磷酸盐耐火泥浆LP-70 6.3 磷酸盐隔热耐火泥浆GN-2 6.4 磷酸盐隔热耐火泥浆GL-2 6.5 硅质耐火泥浆 总 计 2.3 工程特点:

由于工程在不停产状态下进行,所以每次只能停一座炉,其它仍在生产。一座炉折完并重新修建完,立即投入生产,再停另一座炉,再拆炉、修建,直至三座炉全部修建完毕,并投入生产使用。

一般来说,由于热风炉在改建时受用地限制,平面较为紧张,且多种专业穿插施工。工程实物量大,故平面紧张是一个突出的矛盾,对施工进展影响较大。 工期紧:需各种资源高效、紧密配合,严密、科学组织。

投入大:热风炉工程实物量约4000t/座,且安排、组织的人力多,作业班次多,机具使用台数多。

多层次作业:各专业交叉施工,穿插作业。

施工技术、标准要求高:陶瓷燃烧器砌筑、拱顶喷涂、砌筑及组合砖的砌筑均是难度较大、质量标准要求高的关键部位,需要有高技能、有经验的高级作业人员操作。

材料管理难度大:材料量大,种类多。材料在运输、砌筑过程中,易发生差错、破损。严格组织、规划管理是控制出现差错的有效措施,要严格控制运输程序,防止破损,给业主节约外汇支出。

2.4 工程主要技术难度:

工程的主要难度在于管道的连接上。因要保证生产,新炉管道必须与旧炉管

道保持连接畅通,此环节关系到一系列问题:

(1) 连接时必须停炉一段时间,以保证安全施工; (2) 连接处接口难度大;

(3) 接口砖砌筑难度大;正式投产前还须停炉拆掉旧管段,恢复新管段。 由于工程是在不停产状态下一座、一座炉地施工,故工期相对较长,各项工序反复交错进行,进一步加大了施工难度。

2.5 主要工序施工顺序

(1) 1#炉拆除、安装、砌筑、烘炉、投产; (2) 2#炉拆除、安装、砌筑、烘炉、投产;

(3) 3#炉拆除、4#炉拆除,3#炉安装、砌筑、烘炉、投产。 3、炉内砌筑应具备的条件

3.1 热风炉炉壳安装、焊接质量检验合格,并有验收记录; 3.2 炉篦柱、炉篦子安装完毕,且符合设计要求;

3.3 烟道出口、热风出口、煤气出口、空气出口、测温、测压孔及人孔短管焊接、安装质量检验合格,并有验收记录;

3.4 炉子中心线、标高、测量标志、测量控制点记录已移交下道工序施工单位;

3.5 锚固件安装、焊接质量检验合格、验收记录及同意隐蔽记录; 3.6 所供的耐火材料材质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已交付施工单位;

3.7 各种工程材料均已到达建设单位耐材仓库。 4、施工部署

4.1 完成各种耐火材料的抽检和验收工作,重点部位有: 各口组合砖的检查验收;

陶瓷燃烧器的组装验配及开箱商检;

拱顶工作层砖的组装验配(包括直筒段工作层); 此外,根据我们以往经验,还应进行如下工作: 燃烧室部位各断面组装检验; 格子砖第一层与炉篦子的验孔检查;

各生产厂生产的格子砖厚度尺寸及各孔尺寸的抽查。 4.2 围绕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开展各项工作: 根据指挥部安排的网络工期及要求制定作业方案;

配合其它专业进行前期施工穿插作业。 4.3 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内衬砌筑参照现有的国家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操作规程和设计规定来进行技术准备工作。

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等要进行试验工作和技术吸收消化工作。 4.4 施工工序安排

4.5 工期目标

我公司本着以“质量、工期、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以创全优工程为核心。同时,在保证工期安排紧凑、工序衔接情况下,尽可能以最短的工期提前完成施工任务。围绕这个目标,在前期阶段,我公司还将积极协助配合业主进行各项工作,促使各个环节的每项工作顺利进行。

4.6 主要工期保证措施:

为满足用户在工期进度上的要求,根据以往热风炉新建、改建、扩建的经验,我们安排热风炉内衬砌筑在炉体结构安装到拱帽根部“S”弯下部时(炉篦子安装已完成)与上部结构安装同时进行(穿插施工)。由于上部拱顶结构需继续进行安装,拟在“S”弯下部布置一道金属保护棚,同时满足双层施工作业要求(见图1)。

热风主管结构部份交付下道工序后,内衬砌筑与1#炉炉体内衬砌筑同时进行,但必须在1#炉烘炉前砌筑完毕。

4.7 平面布置:

为达到上述目标,应统筹安排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时所需的平面及其布置。如结构安装时,大型吊装机具及组装平台尽可能布置在热风炉燃烧室一侧。为内衬上场施工预留出一定的平面(见图2)。且主烟道系统,烟气预热装置、冷风管道、煤气管道、煤气预热装置尽可能在炉体内衬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部分可先

完成)。以免形成对内衬施工的干扰。

内衬施工工艺拟按多层穿插作业施工方案考虑,其流程如下:

“S”弯下部内衬施工工艺

“S”弯上部内衬施工工艺

按内衬施工要求,耐火材料需有较大的平面堆放。内衬喷涂材料直接用高压料管输送到炉内各作业面。炉衬砌筑材料则使用提升塔架进行垂直运输,并通过连接平台进入炉内。连接平台以炉篦子高度为基点,按4m~4.5m高度安装一层平台(“S”弯处除外,见图2),至拱顶人孔处为止。约8层平台,需在每层平台炉壳上各开一个1000mm×1000mm的进料孔(孔四周倒圆角,R=100mm)。

4.8 运输方案

4.8.1 现场耐火材料堆放在塔架一侧的12m跨金属保护大棚内(见图1)。从甲方仓库运至现场的耐火材料采用汽车运输,叉车进行装卸并运至大棚内。

4.8.2 热风主管道耐火材料水平运输方式同上,材料主要堆放在管道区域附近。垂直运输采用运输塔架,塔架用钢平台与管道平台连接。 5、热风炉内衬喷涂

5.1 主要设施:喷涂站位置尽量靠近热风炉,并有保证原材料运输的通道,面积约200 m2。主要储备一定的喷涂料及放置搅拌、喷涂设备。喷涂站要具有防雨、雪和防潮功能。

5.2 施工方案:

“S”弯根部以下炉壳喷涂:分两段,炉篦子以下及炉篦子以上。炉篦子以下部位采用脚手架进行喷涂。

炉篦子以上部位采用钢吊盘进行喷涂(见图3)。吊盘4个吊点挂在保护棚主梁上,另安装4根保险绳吊点。提升方式采用倒链式或在保护棚下设2×2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