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基础测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实验室安全基础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8. 高温下,用钳子取坩埚,正确做法是__。A A B C

89. 需要长时间注视赤热物质或高温火焰时,要戴__。B A. 近视镜 B. 防护眼镜 C. 平镜 D. 老花镜

90. 装有液氯的气瓶受到火焰威胁时,应向钢瓶浇水冷却,发现漏气可用__吸收或置于水中,同时注意灭火救援人员戴防毒面具。A A. 石灰水 B. 干粉 C. 土 D.沙

91. 多数固体的燃烧呈__,有些固体则同时发生气相燃烧和固相燃烧。C A. 固相 B. 液相 C. 气相 D. 三相混合

92. 矽肺病是一种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人较高浓度的含有__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C A. 硅酸盐粉尘 B. 微细粉尘 C. 游离二氧化硅粉尘 D. 煤尘

93. 易燃液体应盛装在__。C A. 玻璃容器 B .瓷器

C. 具有防腐功能的金属容器 D. 塑料容器

94. 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_。B A. 越小 B. 越大 C. 无关 D. 无规律

95. 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__。 A A. 粉尘本身自燃 B. 浓度超过爆炸极限 C. 起始能量 D. 起始压力

96. 使用__时,操作者的双手、手套及工具等不得沾染油脂。B A. 氢气瓶 B. 氧气瓶

C. 液化石油气钢瓶 D. 氮气瓶

97. 气瓶的安全检验周期是: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气瓶,每__年检验一次;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__年检验一次;液化石油气瓶,使用未超过二十年的,每__年检验一次。D

A.3,2,5 B.5,2,3 C.1,2,3 D.2,3,5

98. 关于氮气瓶的使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D A. 氮气瓶的存放应该远离火种、热源;

B. 发生火灾时,要尽可能将气瓶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气瓶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C. 气瓶发生泄露时,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D. 处理氮气泄露时,由于氮气不燃、无毒,所以不需要注意现场的通风。

99. 刚烧过的样品从高温电炉中取出,应放置在__。D A. 木板上 B. 玻璃板上 C. 塑料板上 D. 耐火砖上

100. 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三条,下面不属于 基本原则的是__。C

A. 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B. 消除点火源;

C.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D.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101. 关于氧气瓶的使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 A. 氧气瓶附件有缺损,阀门螺杆滑丝时,应停止使用;

B. 氧气瓶不能强烈碰撞。禁止采用抛、摔及其它容易引撞击的方法进行装卸或搬运; C. 氧气瓶里的氧气,可以全部用完;

D. 氧气瓶不得靠近热源,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米;

E. 在开启瓶阀和减压器时,人要站在侧面;开启的速度要缓慢,防止有机材料零件温度过高或气流过快产生静电火花。而造成燃烧。

102. 可燃气体遇火源被点燃后,如发生局部紊流.火焰之间相互作用会加速燃烧速率,结果火焰传播速度加快形成蒸气云爆炸。一般发生蒸气云爆炸的条件有三个,下面不属于这三个条件的是___。C A. 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B. 泄漏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C. 云团边缘的蒸气高于爆炸上限;

D. 扩散并形成达到爆炸浓度的、足够大的云团。

10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B

A. 使用高温电炉,要杜绝样品与发热体接触;

B. 长期未使用的电炉,再次使用不需做任何热处理;

C. 长期未使用的电炉,再次使用需在200℃下热烘2小时,使用超过800℃,需在800℃下再热烘2小时;

D. 在电炉旁,不要放置易燃物质。

104. 使用高温装置时,错误的操作是__。D

A. 须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B. 按照实验性质,配备最合适的灭火设备;

C. 按照操作温度的不同,选用合适的容器材料和耐火材料; D. 高温实验过程中可以接触水。

105. 使用高温装置时,对于人体的防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 A 选用能简便脱除的服装;

B 需要长时间注视赤热物质或高温火焰时,要戴防护眼镜; C 使用潮湿的手套;

D 处理熔融金属或熔融盐等高温流体时,需要穿上皮靴之类防护鞋。

106. 以下火场逃生的方法错误的是__。B A. 用手巾,手帕捂鼻护嘴 B. 乘坐普通电梯逃生 C. 头部尽量靠近地面逃生 D. 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107. 不属于常用的灭火方法的是_。D A. 隔离灭火法 B. 冷却灭火法 C. 窒息灭火法 D. 扑打法

108. 适用于带电火灾的灭火剂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_。D A. 水 B. 沙

C. 泡沫 D. 干粉

109. 以下不属于控制生产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是_。A A. 扩大粉尘扩散范围 B. 控制火源 C. 适当增湿 D. 消除粉尘

110. 在粉尘较大的场合工作时,为了降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下面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__。D

A. 使用防尘口罩 B. 穿上防护服

C. 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

D. 适当降低工作环境的湿度

111.材料学院实验大楼晚上锁门的时间为__。B A.22点 B.23点 C.22:30 D.24点

112.由于实验工作原因,需要在23点以后离开实验大楼,必须__。D A.指导老师批准。

B.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规程的同学可以自行决定。 C.通知大楼值班人员。

D.指导老师签字批准后,在大楼值班人员处登记。

113. 压力容器和设备要有工艺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明确提出压力容器操作要求,其内容至少应包括__。C

(1)压力容器和设备的操作工艺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 (2)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岗位操作法(含开、停机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3)压力容器和设备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防止措施,以及紧急情况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A.(1)

B.(1),(2)

C.(1),(2),(3)

114. 压力容器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按规定的报告程序,及时报告。D

(1)压力容器和设备的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壁温超过规定值。

(2)压力容器和设备的主要受压元件发生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现象。

(3)安全附件失效。 (4)接管、紧固件损坏。 (5)压力容器液位超过规定。

(6)压力容器与管道发生严重振动。 A.(1),(2),(3),(4) B.(1),(2),(5),(6)

C.(1),(2),(3),(4),(5)

D.(1),(2),(3),(4),(5),(6)

115. 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应把__放在首位。A A 安全

B 掌握实验内容 C 轻松、有趣 D 顺利通过考核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