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4课+柳永词两首+高品质版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4课+柳永词两首+高品质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4课 柳永词两首

学习重点 1.背诵这两首词。2.反复吟诵,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语言,体会词中作者流露出的浓浓的感情。3.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手法。

一、文本名句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二、柳永诗词名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2.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 黄金榜上》 3.故人何在?烟水茫茫。——《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

4.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鹤冲天 黄金榜上》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堤沙( ) (2)天堑( ) ..(4)罗绮( ) .(7)暮霭( ) .2.词语理解

(3)珠玑( ) .

(5)叠( ) (6)凝( ) (8)今宵( ) .

(9)纵有( ) .

(1)解释词语 ①天堑: ②叠:

③羌管弄晴: ④菱歌泛夜: ⑤吟赏烟霞: ⑥长亭: ⑦兰舟: ⑧去去: ⑨楚天:

⑩清秋节: ?经年: (2)一词多义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①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

??驴不胜怒: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泛?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 .

??泛爱众而亲仁: .?念去

?.去,千里烟波:

: ③去?大江东去.

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去

?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

此去经年: .菱歌泛夜: .

东南形胜: .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④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

??而大声发于水上: .

异日图将好景: .

兰舟催发: .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

至: .?

劲弩守要害之处: ⑤将?良将.

数百之众: .?率疲弊之卒,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

(3)虚词归纳

何人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 与?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古今异义

①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古义: 今义:

②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 今义:

③便纵有千种风情 ..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1)异日图将好景: .(2)都门帐饮无绪: .4.文言句式

(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2)多情自古伤离别: 5.语句翻译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译文:

(2)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译文:

(4)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1.朗读《望海潮》,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答:

2.朗读《雨霖铃》,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并说出词人的情感。 答:

1.《望海潮》一词上阕中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景?作者是按照什么样的角度来写景的? 答: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