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言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走进文言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安放了转轮,轮子上排列着锋利的刀,刀刃雪亮。拆除转轮进入洞穴,洞中有(块)小石碑,字都是汉朝的篆体。仔细看石碑,原来是曹孟德(曹操)的墓穴。打开棺材(见)尸骨散乱,殉葬的金银财宝全都取了出来。

4、《李离自刑》李离是晋文公的司法长官。因为错误地听从(下属官员的报告)判人死刑。李离觉得后悔,就把自己拘禁起来要求判以死罪。晋文公说:“官的职位有高低,刑罚有轻重(之分)。(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我处于官员职位之首,没有把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俸禄最多,也没有把利益分给下属。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责罚下级有罪,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推辞不接受晋文公宽恕他的命令,于是拔剑自杀。

5、《刘备托孤》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宫病情加重,(于是)从成都召回诸葛亮,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假若我的长子(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没有才能,你就自己做蜀国的皇帝。”诸葛亮流泪哭着说道:“我愿尽我的全部力量,效仿忠诚坚贞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告诫刘禅说:“你跟随丞相办事,要像侍奉父亲一样。” 【第二十三单元】

1、《裴行俭粮车伏兵》唐肃宗时,匈奴大规模地入侵边塞,北面边境不能安宁。皇上派大批军队还击他们。但是被匈奴的骑兵包围,运粮的道路被截断,士兵大多被饿死。皇上心里焦急,派裴行俭带兵援救他们。行俭说:“匈奴军队的人多,只有靠智取了。” 于是伪装成粮车三百辆,每辆车上埋伏五名壮士,每人拿着锋利的刀和强劲的弓箭,让瘦弱的老兵驾御车辆,并在前方深谷的地方埋伏几百名精锐的士兵等待匈奴军队(过来)。粮车行进在山道上,匈奴兵果然下山抢劫到了粮车,非常高兴。这时正逢夏天最热的日子,(匈奴军队的)人、马都渴了,想前往泉边饮水,将靠近泉边,(埋伏在)车中的壮士一齐出来,埋伏的精兵也赶到,把匈奴兵几乎杀尽,剩下的逃走了。从此,运输粮食的道路又畅通,官军能够重振旗鼓。

2、《李广射虎》李 广外出打猎,看见草丛中(一块)石头,认为老虎射击它,射中石头箭头全部陷入里面 ,(上前)察看,原来是块石头。接着再射这块石头,(箭)始终不能再射入石头中了。李广住过的郡里听说有老虎,(他)曾经亲自射杀老虎。等到居住在右北平射杀老虎时,老虎跳跃起来伤到了李广,李广也最终射死了老虎。

3、《李广脱险》李广出了雁门关还击匈奴.匈奴兵多,使李广的军队失败,活捉了李广。匈奴最高首领单于一向听说李广有才能,下令说:“抓住李广一定要把活的送给他。”匈奴骑兵捉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有病,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织成的兜子里。行走了十多里后,李广假装死去.(却)斜着眼看到他旁边一个年轻的匈奴人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跳跃上了年轻的匈奴人的(骑的)马,乘机推落年轻的匈奴人,夺取了他的弓,用鞭子赶着马向南奔驰几十里,重新得到了他的作战剩下的军队,就带领(余军)进入雁门关塞。

4、《吴起求将》吴起,是卫国的人,善于用兵打仗。曾经向曾子求学,为鲁国国君效力。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国君)想要拜吴起为将军,(但是)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作妻子,因而鲁国国君怀疑他,吴起在这时想要成就功名,就杀了妻子,用来表明不依附齐国。鲁国(国君)终于拜他为将军。

5、《孔仁临阵解甲》副总兵马俊公,体格容貌魁梧伟岸,骑马射箭的本领独一无二,威震广右。一天,公文(报告)敌人到来,马俊公与孔仁率领军队前往讨伐。进军,靠近敌人的巢穴(时),部下请求挖防御工事,马俊公斥责说:“这只是赶他们逃跑罢了,不能杀死敌人。”于是与孔仁(继续)向前。孔仁是文官,不熟悉作战布阵,倚仗马俊公的勇力,也不设置防御。太阳正当中午,很炎热,士兵脱下铠甲稍作休息,忽然一群敌人从茂密的草丛中突然杀出,用标枪刺入马俊公的胸膛,马俊公最终没有能够施展他的勇力,孔仁也被杀害。

17

【第二十四单元】

1、《宋太祖治军》 宋太祖朝会,常告诫士兵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鱼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轮流守卫边防的规定,想要他们习惯(生活)在山川地带的劳苦、远离对妻子儿女的眷恋,加上(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侯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人人少生孩子衣食容易充足。另外执行京城警卫任务的士兵领取粮食,军营在城东的,就规定去城西的粮库领取,在城西的,规定去城东粮库领取,都不允许租用车夫,一概必须自己背粮。(太祖)曾亲自登在城楼上观看他们(背粮)。大概是使他们辛劳用力,抑制他们的骄(娇)气的情绪。所以士兵穿的吃的不羡慕军队外的浮华,安于艰辛劳苦而容易差谴。

2、《宋太宗故意杀人》 宋太宗才继位,觉得要有使内外服从的事。一天,皇帝坐车去京城市场,店铺间有个乞讨而要不到东西的人,就靠着门大骂。店主人表示歉意,但是(经过)长久还是得不到调解。大家正在围观时,忽然有一个人(从人群中)跳出来用刀刺死了乞丐,并留下刀离去。正好天色已晚,没有追捕到(杀人者)。第二天奏章禀报此事让太宗知道,太宗非常愤怒,说(这是)沿袭五代时混乱的社会风气,竟敢在国都大白天杀人。立即严加搜捕,限定时间一定要抓获(杀人者)。官吏惧怕罪责,长久,追踪这件事情,(结果)是店主人愤怒得不能忍受而杀了乞丐罢了。罪案(就这样)办好了,太宗说:“你能够像这样用心的办案,即使这样,再对这案全复查(一遍),不要冤枉他,并把他的刀带来。”没过几天,地方官再次上殿,用刑狱的纪录回答,并把刀呈上。太宗说:“(案件)核对(过)吗?”回答说:“核对了。”于是太宗回头看着旁边的小太监说:“把我的刀鞘拿过来。”小太监听命,就捧刀插入刀鞘中。接着(太宗)拂袖而起,进入(里边),说:“这样怎么不是胡乱的杀人呢!”

3、《陈涉杀故人》 陈胜在陈地称了王,他的曾经与他一起受雇佣耕种的老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到陈地去,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宫门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老朋友)自己多次分辩,才放了(他),(但)不肯替他通报。陈涉出来,(老朋友)拦道呼唤陈涉。陈涉听见呼唤,就召见(他),坐车载着他一同回宫。进入宫中,(老朋友)看见宫殿帘幕,说:“(宫殿)好多啊,陈涉做了王,宫中陈设阔气啊!”老朋友在宫中进进出出愈加随便,讲陈涉过去的情况。有人对陈涉说:“你这朋友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降低了(您的)威信。”陈涉(就)杀了老朋友。陈涉的老朋友们都自行离开(陈涉),从此没有人亲近陈涉了。

4、《蹇材望伪态》蹇材望四川人,任湖州副知府。元军将要到来,他毅然发誓一定(为战元军)而死。于是做了块大的锡牌,它的上面刻着“大宋忠臣蹇材望”。又把两片银子凿了孔,并在它的上面写着:“有人得到我的尸体,希望替我埋葬,还希望被祭祀,墓碑上刻写‘大宋忠臣蹇材望’。这两片银子作为埋葬的费用吧。”每天把锡牌与银片挂在腰间,只等元军来到城下,就自己跳入水中(自杀),并告诉所有的同乡人和与他往来的人,人们都同情他。丙子年(1276年)正月初一,元军攻入湖城,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里去了,人们都说他(在水里)淹死了。不久(他)穿着元军的服装骑着马回来,(这)才知道早一天(他)出城迎见叩拜(元军)了。于是(他)获得了湖州知府的官职。

5、《墨以陈为贵》 墨以时间长为宝贵,我所藏的两块墨,形状款式古朴典雅,这应该是好墨。只是我不善于写字,未曾磨研试用,然而正是我不善于写字,所以墨能长久地保存。过去苏东坡说:吕行甫喜欢收藏墨宝但不会书法,便时而磨墨汁小尝一口。我没有尝墨汁的胆量,只是用手抚摸(闻它的)香味,(墨宝)值得欣赏啊。 【第二十五单元】

1、《僧荐重元寺阁》 苏州的重元寺阁的一个角突然下沉。估计把阁扶正荐直的费用要用几千贯钱。有位云游四方的和尚说:“不用让人费心。请一个人把木头削成楔子,(就)能够把阁扶正。”寺庙的住持听从他的建议。游僧每次吃完饭,总拿几十个楔子,拿着斧头登上阁楼,在里面敲敲打打。不超过一个月,(重元寺阁的)柱子都扶正了。

18

2、《 喻皓定塔》 吴越王钱俶在杭州的梵天寺叫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就登上塔,担心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铺瓦,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用瓦铺在塔上,然而和原来一样晃动。没有办法,(匠师)暗地里叫他的妻子去见著名匠师喻皓,询问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容易,只要一层接一层在铺完木板后,就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匠师按照他的话(做),塔就稳定了。因为钉已钉住木板,(塔的)上下缠束,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彼此结合在一起,人踩在木板上,自然就不晃动了。人们都佩服喻皓匠师(技艺的)精巧。

3、《 一字师》 唐朝诗人郑谷在袁州,和尚齐己就带着所写的诗前往拜访谒见他。(齐己)有《早梅》诗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笑着对(他)说:“数枝(开)已不是早了,不如‘一枝’就好。”齐己感到惊讶,不由得提起三衣磕头膜拜。从此,读书人中认为郑谷是齐己的“一字师”。

4、《 中山窃糟》 以前鲁国人不会酿酒,只有中山国的人善于酿烈性的“千日之酒”,鲁国人索求千日之酒的配方,没有得到。有个在中山国做官的人,住在酿酒的主人家,拿了千日之酒的酒渣回去,用鲁国的酒浸泡千日之酒的酒糟,对人说:“这是中山国的酒啊。”鲁国人喝了这种酒,都以为是中山国的酒。一天,酒店主人来到(鲁国),听说有(中山国的)酒,取这种酒来喝,(喝了)吐出酒笑着说:“这我的酒渣的酒液啊。”

5、《犬负米救主人》 杨光远在青州反叛,有孙某居住在被包围的城中,他的田庄在青州西面。城门关闭已经好久,城内外隔绝,粮食将要吃完,全族人愁苦哀叹。有一只狗在身边走来走去,似乎有忧虑。孙某(对犬)说:“家里没有粮食,人将要(饿)死了,怎么办?你能替我到田庄去取米吗?” 狗摇着尾巴答应他。这天夜里,(孙某)安置一个布袋放进书信,系在狗的背上。狗就从水洞出去,到了田庄就叫(起来)。庄上的人开了门,认识那只狗,取出书信看,让狗背了米返回,(狗)天没亮就进了城。像这样做(连续)几个月,孙某全家能够不挨饿。后来杨光远败退,城门开了。

【第二十六单元】

1、《杨氏力守项城》 唐德宗建中年间,李希烈背叛朝廷,占领汴州后,又图谋袭击陈州。李侃任陈州项城的县令,以为城小贼军的兵多,想放弃县城逃走。他的妻子杨氏说:“贼军到来(你)应当守住县城,力量不够,就战死。您放弃县城逃走,谁来守城呢?”李侃还是决定不下,妻子说:“请重赏招募敢于赴死的人!”李侃于是召集官员、百姓商议说:“你们出生在这里,祖辈的坟墓在这里,难道能忍受贼人的欺凌、糟蹋吗?”大家哭泣,发誓与县城同生死。就与贼军在城外交战,李侃中了乱箭,(受伤)回家,妻子责备(他)说:“您不在阵地,谁肯(上前)坚守呢?死在战场,总还胜过死在床上好。赶快前去监督作战!”李侃立即登上城楼,士兵的斗争意志极大地振奋。(这时)恰巧贼军的将令中箭而死,于是退兵离去。项城最终得以保全。

2、《王孙贾诛淖齿》 王孙贾十五岁,侍奉齐闵王。(燕国攻打齐国),齐闵王出逃,不知道齐闵王去哪儿。他的母亲(对他)说:“你早上出去晚上回来,(我)就靠着家门盼望;你晚上出去没回来,我就靠着里巷大门盼望。你现在侍奉大王。大王出逃,你不知他在何处,还回来干什么?”王孙贾于是走到市场上,说:“淖齿使齐国大乱,杀了闵王,想与我去讨伐(淖齿)的,袒露右臂!”市场上跟随的有四百人,与他(一起)讨伐淖齿,刺杀了他。

3、《王广之女》 王广的女儿,不知道她是哪里人。容貌体质很美,意气激昂有男子汉的气概。王广是扬州刺史,敌人头领梅芳攻占扬州,王广被(梅芳)杀死。王广女那时十五岁。梅芳纳她为妾。不久王广女在暗室中击杀梅芳,没有击中,梅芳惊恐起身问:“为什么反叛(我)呢?”王广女责骂他说:“蛮人畜牲!我知道父仇不共戴天,母仇不能共地,你背叛朝廷,横行不法,害死人家的父母,又无礼地凌辱人,我不让自己死的原因是想杀死你罢了!”言辞气势激烈,话说完后就自杀,梅芳阻止她也不可能。

19

4、《扛米》 松江某宰相的孙子某,贫穷,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他家早先的仆人发财富了,(他)就前去请求帮助。正好碰上(原仆人家)在舂米,(原仆人)把五斗米吩咐佣人背着跟随(他)前去。佣人背不动,在街路上歇息。某问佣人说:“为什么没有力气到这种地步?”佣人叹息着说:“我(本来)不是做佣人的。先祖是某宰相。”某惊讶地说:“这样,那么(我们)是亲戚了!”然而两个人都不能背动(五斗米),于是为此两人抱头痛哭。说:“父母生养我们子女非常辛劳啊!”街市上的人都围拢来观看.一个老人给他们一根竹竿,(两人)一起抬着(米)回去。两人的先祖都是崇祯年间的宰相啊。当时的人们为他们编了一段话说:“五斗米,两公子,抬不起,空读〈诗经〉哀怨‘劳苦’,你们的父祖对子孙的考虑,哪里会料到有这种情况呢!”

5、《牧童指瑕》 四川有个杜某,喜爱书画,所藏的珍贵的画有几百件。有一幅唐朝著名画家戴嵩的斗牛图,(他)特别喜爱。经常随身带着。一天晒书画,有一个牧童看见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画的是斗牛。牛斗的时候力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大腿之间。现在(这两头牛)摇摆着尾巴角斗,错了。”杜某笑着认为他说的话是对的。古语说:“耕种应当问奴仆,纺织应当问婢女。”确实(是这样)。 【第二十七单元】

1、《鬼避姜三莽》 景城有一个姜三莽的人,胆大并脾性愣。一天听人说宋定伯卖鬼赚得钱的事情,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才知道鬼可以捆绑起来!如果每天晚上捆绑一个鬼,用唾液啐它使变成羊,天亮了牵到屠宰集市中去卖,足够供(我)一天买酒肉的钱了。”于是每夜扛着木棍拿着绳子,秘密地行走在荒坟之间,像猎人等候狐狸、野兔,最终没有遇见(鬼)。(他又)靠近一向被人称为有鬼的地方,假装喝醉了酒睡在那里来引诱鬼,(可是)也毫无动静,没见到(鬼)。一天晚上,隔着树林看见几个磷火,(他)就跳起来奔过去,还没到那里,磷火已经像火星一样消失了,(他)懊悔遗憾地返回。像这样做有一个多月,没有得到什么,(这)才停止。大概鬼欺侮人,常常乘人的畏惧心里(下手)。三莽确信鬼可捆绑,意念中已没有鬼了,他的气势足够用来吓退鬼,所以鬼相反躲避他了。”

2、《未死之鬼》 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只知道已经死了的鬼,而不知还有没死之人(其实)也是鬼。(那些)只知吃喝的人,有的醉生有的梦死,(浑浑噩噩)像泥石土块一般没有知觉,那么这样的人即使活着,和已死的鬼又有什么两样?我曾经见过未死的人间的鬼去凭吊已死的的鬼,(他)没想过(活着的鬼与死了的鬼)这件事,(其实它们之间)只是一点点差别罢了。

3、《慈惠而亡》 魏惠王对卜皮说:“你听说我的名声怎么样?”回答说:“听说大王仁慈(给人)恩惠啊。”魏惠王高兴地说:“这样,那么功效将达到什么地步?”回答说:“大王的功效达到灭亡的地步。”魏惠王说:“仁慈恩惠是做好事,做好事却要灭亡,为什么呢?”卜皮回答说:“慈是不残忍,惠是好赏赐。不残忍就不肯杀有罪的人,好赏赐那么不等到有功便行赏。有罪而不惩罚 ,无功劳而行赏,即使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

4、《楚人烹猴》 楚国有个人烹煮了猴肉请他的邻居(吃),(邻居)认为(那是)狗肉羹吃得很香甜。吃后知道那是猴肉,(就)蹲在地上吐出猴肉,把所吃的猴肉全排泄出来。这是未曾懂得滋味。邯郸有作出新曲的乐师,假托是擅长作乐曲的李奇所谱,众人都争着学唱新曲。后来知道那曲子不是(李奇所谱),就都把那曲调抛弃了。这是未曾懂得乐曲。有个乡下人得到了一块未雕琢的玉石,喜欢它的形状,以为是宝把它收藏起来。把(宝贝)给别人看,别人认为是石头,于是扔掉了这块玉石。这是(他)未曾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啊。

5、《魏文侯问李克》 魏国国君文侯问李克:“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克回答说:“因为屡次打仗屡次得胜。”文侯说:“屡次打仗屡次得胜是国家的福运,它是国家灭亡的原因为什么呢?”李克说:“屡次作战,百姓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国君就骄傲。以骄傲的国君统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灭亡的原因。因此(一个国家)好战用尽兵力,不灭亡的从来没有过这种事情。”

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