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习题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药动学习题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过单纯的扩散运动与气道相接触。

影响药物经肺部吸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药物粒子在气道中的沉积:吸入 粒子在气道中的沉积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气溶胶剂的特性、肺通气参数和呼吸道 生理构造。粒子在肺部的沉积还与粒子的大小有关。②生理因素:气管壁上的纤毛运动 可使停留在该部位的异物在几小时内被排除。呼吸道越往下,纤毛运动越弱。呼吸道的 直径对药物粒子到达的部位亦有很大影响。酶代谢也是肺部药物吸收的屏障因素之一。 ③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脂溶性和油水分配系数影响药物的吸收。水溶性化合物主要 通过细胞旁路吸收,吸收较脂溶性药物慢。药物的分子量大小也是影响肺部吸收的因素 之一。④制剂因素:制剂的处方组成、吸入装置的构造影响药物雾滴或粒子的大小和性 质、粒子的喷出速度等,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

二、单项选择题

1.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

A.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 B.无竞争

C.无饱和性 D.结合率取决于血液pH E.结合型可自由扩散

2.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

A.人体总体积 B.人体的体液总体积 C.游离药物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D.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E.体内药物分布的实际容积

3.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 B.表观分布容积表明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实际容积 C.表观分布容积不可能超过体液量 D.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是L/h E.表观分布容积具有生理学意义

4.药物与蛋白结合后

A.能透过血管壁 B.能由肾小球滤过 C.能经肝代谢 D.不能透过胎盘屏障 E.能透过血脑屏障 5.以下错误的选项是

A.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从而减少首过作用 B.乳剂有利于脂溶性药物通过淋巴系统吸收 C.大分子药物易于向淋巴系统转运 D.A、B、C都不对 E.A、B、C都对

6.5--氟尿嘧啶不同乳剂给药后,转运进入淋巴的量依次为

A. W/O/W型>W/O型>O[W型 B. W/O型>W/O/W型>O/W型

C. O/W型>W/O/W型>W/O型 D. W/O型>O/W型>W/O/W型 E.O/W型>W/O型>W/O/W型

7.体内细胞对微粒的作用及摄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A.胞饮、吸附、膜间作用、膜孔转运 B.膜孔转运 C.膜孔转运、胞饮、内吞 D.膜间作用、吸附、融合、内吞 E.胞饮、内吞

8.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B.药物与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 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

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E.药物与蛋白结合是可逆的,无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 9.以下关于药物向中枢神经系统转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的脂溶性越高,向脑内转运越慢 B.药物的脂溶性越低,向脑内转运越慢

C.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越易向脑内转运

D.延长载药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了药物向脑内转运的效率 E.弱酸性药物易于向脑内转运 10.有关表观分布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理学意义,指含药体液的真实容积

B.药动学的一个重要参数,是将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 数,萁大小与体液的体积相当

C.其大小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无关

D.可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但其大小不可能超过体液总体积

E.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假设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 的体液总容积

11.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则 A.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也高 B.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 C.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

D.可以经肝脏代谢

E.药物跨血脑屏障分布较多

12.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4般药物与组织结合是不可逆的

B.亲脂性药物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会造成药物消除加快

C.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

D.对于一些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另一药物的竞争结合作用将使药效大大 增强或发生不良反应

E.药物制成制剂后,其在体内的分布完全与原药相同 13. 一般药物由血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速度为 A.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 B.肝、肾>肌肉、皮肤>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皮肤>肝、肾 D.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肝、肾>肌肉、皮肤

E.肌肉、皮肤>肝、肾>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四、问答题

1.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组织摄取药物最快?

2.为什么应用“表观分布容积”这一名词,表观分布容积有何意义?

3.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和组织蛋白结合对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消除有何影响? 4.讨论药物蛋白结合率的临床意义。

5.为什么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会延长仅由肾小球滤过药物的肾清除率,但不影 响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途径清除药物的肾清除率?

6.药物蛋白结合率的轻微改变(如变化率为1%),是否会显著影响作用强度? 7.请举例说明为什么弱碱性药物比弱酸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8.如何通过药剂学途径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

9.为什么微粒在体内的半衰期很短,如何延长微粒在血液中循环时间? 10.影响微粒给药系统体内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习题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D 5.D 6.A 7.D 8.A 9.B 10.E 11.B 12.C 13.B

四、问答题

1.决定药物被组织摄取和积蓄的主要因素是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速度和药物与组 织器官的亲和力。而药物与组织和器官的亲和力主要和药物的结构、解离度、脂溶性以 及蛋白结合率有关。通常血流丰富的组织摄取药物较快。

2.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在药物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 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它不是药物体内分布的真实容积,而是通过实验,根据体内药量 和血药浓度的比值计算得到的容积,它是真实容积在实际情况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值,所 以称为表观分布容积。通过表观分布容积与血药浓度可以计算体内药量及进行相关的药 物动力学计算。

表观分布容积与药物的蛋白结合及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密切相关,能反映药物在体 内的分布特点。

3.当药物主要与血浆蛋白结合时,其表观分布容积小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而当 药物主要与血管外的组织结合时,其表观分布容积大于它们的真实分布容积。蛋白结合 率高的药物,通常体内消除较慢。

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降低药物的分布与消除速度,延长作用时间,并有减毒 和保护机体的作用。若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药理作用将受到显著影Ⅱ向。由于药 理作用主要与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有关,因此血中游离药物浓度的变化是影响药效的重要 因素。如一个结合率低于70%的药物,即使结合率降低10%,体内游离药物浓度最多只 增加15%,而一个结合率高达98%的药物,若结合率降低10%,则可以使游离药物浓度 上升5倍,这时可引起疗效的显著改变,甚至引起毒性反应。

5.由于只有游寓型才能被肾小球滤过,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会降低药物的肾 小球过滤。对于仅由肾小球滤过的药物,则导致其肾清除率延长。对于同时存在肾小球滤 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途径清除的药物,由于肾小管主动分泌一般不受蛋白结合率的影 响,因此其肾清除率基本不受影响。如青霉素G尽管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很少被肾小球 滤过,但主要由近曲小管分泌排入小管液,只需通过一次肾血液循环就几乎完全从血浆中 被清除。

6.由于作用强度主要和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有关。对于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药物 蛋白结合率的轻微变化,可能导致血中游离药物浓度明显变化,因而会显著影响药物作 用强度。如结合率高达98%的药物,若结合率降低1%,则可以使游离药物浓度上升1.5 倍,可显著影响作用强度。

对于低蛋白结合率的药物,结合率的轻微改变,对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影响不明显,因 此不会显著影响药物作用强度。

7.在血浆pH 7.4时,弱酸性药物主要以解离型存在,而弱碱性药物主要以非解离型 存在。一般说来,弱碱性药物容易向脑脊液转运。

如水杨酸和奎宁在血浆pH 7.4时,非离子型分别为0.004%~0.01%和g.Og%,向脑 脊液透过系数分别为0.0026—0.006min-l和0.078min-l。

8.由于大分子药物和微粒等容易通过淋巴管转运,药剂学通常采用现代制剂技 术,制备脂质体、微乳、微粒、纳米粒、复合乳剂等各种载药系统,来增加药物的淋巴 转运。

9.常规设计的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会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因此 半衰期很短。通过改善微粒的亲水性,增加微粒的柔韧性及其空间位阻,干扰吞噬细胞 对微粒的识别过程,则可明显延长微粒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 用表面修饰技术,该技术系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将非离子型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 以共价结合的方式引入到微粒的表面,既提高了微粒的亲水性和柔韧性,又明显增加微 粒的空间位阻,使微粒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单核巨噬细胞识别和吞噬,从而达到长循环 的目的。

10.(1)细胞和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内吞作用、吸附作用、融合作用、 膜间作用等。

(2)微粒本身的理化性质,包括粒径、电荷、表面性质的影响。 (3)微粒的生物降解。

(4)机体的病理生理状况。

第五章药物代谢 75 【习题】

二、不定项选择题

1.药物代谢酶存在于以下哪些部位中 A.肝 B.肠 c.肾 D.肺

2.药物代谢I相反应不包括

A.氧化反应 B.还原反应 c.水解反应 D.结合反应 3.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 A.葡萄糖醛酸 B.乙酰辅酶A

C.S.腺苷甲硫氨酸 D.硫酸

4.下列关于药物代谢与剂型设计的论述正确的是

A.药酶有一定的数量,因此可利用给予大剂量药物先使酶饱和,从而达到提高生 物利用度的目的

B.药物代谢的目的是使原形药物灭活,并从体内排出

C.老人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因此服用与正常人相同的剂量,易引起不良反应和毒性 D.盐酸苄丝肼为脱羧酶抑制剂,与左旋多巴组成复方,可抑制外周的左旋多巴的 代谢,增加入脑量 5.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光学异构体对药物代谢无影响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