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施工测量放线内容及责任划分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工作内容 建筑红线、轴线定位、引标高 轴线投测 高程投测 各层轴线控制 结构尺寸线 沉降观测 负责单位 规划院 测量组 测量组 测量组 测量组 测量组 使用仪器、工具 全站仪 全站仪和激光经纬仪 水准仪和钢尺 准直仪 钢卷尺 水准仪 2.2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2.2.1 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 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 (3)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 桩点必须砌保护池,设钢管围栏,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2.2.2 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利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2.3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测设

复测结果符合规范及点位限差要求后,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需要,进行平面控制网布设,工程平面控制纵、横轴线布设不少于2条作为首级控制,其中一条纵、横轴线交点为建筑物主轴线的交点,平面控制点测设后,必须经业主所交的另一控制柱进行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平面轴线控制点必须位于开挖线以外安全的地方并加以保护。

2.4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

(1) 为保证建筑物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3) 场区内设三个永久性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m。

2.5轴线平面控制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应依据平面图上有关轴线的详细位置关系建立各轴线平面控制。建筑物轴线控制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为了便于控制及其施工,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m。

2.6 轴线控制桩的测设

(1) 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2.7轴线投测方法

(1) 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超过?2mm。

(2) 复核场区土方开挖边线,放出基础边线和轴线。待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用钢尺进行各轴线间距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测放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3)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每当墙、柱体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在墙柱体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柱侧面

6

抄测出结构1m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4) 当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5)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5 mm。 2.8竖向标高的测量 2.8.1建立场区高程控制网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往返闭合水准测量布设场区高程控制网,经检查、复核进行闭合差调整后将标高基准桩妥善保护起来,以此高程控制网作为日后施工时标高的测量依据。

2.8.2高程的竖向传递

地下结构高程控制,在基坑边找一处可垂直传递高程的地方,在托尺上面架设一台水准仪将托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面上,如此测量三次取中间值,对于基底均以2-3m设控制桩带水平线来控制开挖平整度。

上部结构施工时,为了避免标高传递出现上、下层标高超差,必须经常对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平差、检查校对后方可进行向上的标高传递,在适当位置设标高控制点,精度在3mm内,总高±15mm内调整闭合差,结构标高主要采取测设+50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的依据,用两台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引测到建筑施工面上,详见上部水准点高程传递示意图。

2.8.3测量复核

(1) 本工程的测量复验主要采用互检,复查,复验。轴线及水准控制(1米线)主要由每段测量负责人组织测放,由测量主管组织各段测量负责人复查,两次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每段的细部测量由各段技术测量人员配合测量负责人测放,由每段测量负责人复测,误差也不应超过3mm。全部放测完成后,由技术主管,质检员,测量主管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复验。以确保无误。 (2) 工程测量定位、基础层、主体每层报请公司测量班复核。

7

3.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土方施工特点

(1) 本工程基坑较多,分布较广,面积比较小,分部工程多,工序复杂,土方工程交叉施工,施工组织难度较大,应合理设置工程进度里程碑控制点。

(2)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规划场区地下障碍物情况,施工时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对地下管线予以保护或拆移。

(3) 为保证工程按期、有序地完成,施工现场应合理设置出入口及临时施工道路。做到既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又将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2出土马道及相关设置

(1) 马道设置:根据现场条件,在基坑设置马道,马道宽10m,坡度1:10,边坡放坡比例1:1 。

(2) 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主要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掘,并且将基坑土方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3.3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1) 土方开挖采取分步开挖,基坑开挖到基底以上20cm,采用人工检底至设计标高。

(2) 土方开挖使用反铲挖掘机,主要采用沟端开挖法进行挖掘,并且将基坑土方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分层、依次进行。土方施工必须经过周密的部署,提前办好车辆出入证,保证车流量有序流动,做到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3) 土方机械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密切配合,加强复核,保证基坑平面位置及标高准确。

(4) 挖土前做好主轴线的轴线控制桩,校验合格后做永久性保护(筑混凝土桩),根据±0.000 标高位置做好水平控制网。

(5) 在基坑周边设置一条硬化道路,道路宽3.5m,以满足场区内的交通和运输要求。并向外围放坡,不得有存水现象。

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