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经典版].doc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卷[经典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海南中学2018年高一下学期段考试题 语文卷

第Ⅰ卷

一、文言文阅读(48分)

(一)课内文言文(共9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②顺流而东 ..

③齐彭殇为妄作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⑥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②|③⑤|④⑥ D .①②⑥|③④|⑤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相同句式的一项是( ) 【例句】何言复来还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B.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 ...C.固时俗之工巧兮 D.挟飞仙以遨游 ....

(二)文学文化常识(3分)

4.下列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的说法。

B.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C.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D.“司马”在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1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6分)

醒心亭记

曾 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涯:边 .B.既又直丰乐之东 直:笔直 .C.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 .D.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 .

滋:滋生 殁:去世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醉翁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乐”贯串全篇。

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乐”展开议论,正体现曾巩散文平正周详而长于议论的特点。

C.在丰乐亭饮酒,在醒心亭观景,这“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正是

2

欧阳修真正的快乐。

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欧公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5分)

(2)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5分)

(四)默写(20分) 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

①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

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②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 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③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是如此批判的: “ , 。”

④《雨霖铃》中“ ? , 。”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⑤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⑥在《定风波》中,作者以自然界的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各种打击都能处变不惊的句子是: , ? 。 7英雄泪尽美人巾袖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体现为○

“ , , ?”这句恰好与词上片的“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呼应。

3

8《醉花阴》以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见情,以花拟人,生动的○

表达抒情主人公憔悴面容和愁苦神情的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 。

二、古诗词阅读(共14分)

(一)根据你掌握的文学文化常识,完成第9题。(3分)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他通晓音律,多为教坊乐工、歌妓填词,其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与李清照共为婉约派代表。

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怀古”就是题目。

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0~11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宋】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0.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望”字领起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