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单元计划(表格)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新人教版数学5年级下册单元计划(表格)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 学 措 施 与 方 法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1、 因数和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 质数和合数 4、 整理和复习 节数 2 2 机动 共计 2 2 1 2 1 2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9

第 三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授 课 时 数 学 习 目 标 新授课 8 长方体和正方体 练习课 复习课 机动 4 1 共计 13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2、长、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表面积概念的建立,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每个面的长和宽,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确定所求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 2、体积概念的建立,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及换算。 3、体积和容积概念的区别。 10

1、注意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从现实生活情景引入,通过对一些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和容积这些知识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教 学 措 施 与 方 法 单 元 教 学 进 度 单元各小节(课)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4、整理和复习 节数 2 3 7 1 机动 共计 2 3 7 1

11

第 四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新授课 12 练习课 5 复习课 2 机动 1 共计 20 授 课 时 数 学 习 目 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 学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