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组集体备课第一次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二历史组集体备课第一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

都匀市民族中学学科电子教案

——历史教研组集体备课

主备人 : 孙绍爽 第7 周星期 三(2014年10月22日) 总第12课时 课 题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回忆初中所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片资料,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包括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总结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问题探究、对照比较和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 准确记忆事件名称、时间及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 学 内 容 一次备课 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以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可以说中国近代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充满屈辱和中国人民血泪的历史,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的近邻日本也加入到侵华行列中,于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隔37年,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就是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洗去了百年的屈辱,挣脱了百年的锁链,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教学过讲授新课: 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归纳: 1、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田中奏折》灭亡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课文第一段结合P35右上方资料卡片,同学自己分析得出) 明治维新后尽管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2

的封建残余(武士道精神、天皇制等)。19世纪末,日本由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些封建残余就与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这使得日本极富扩张性。再加上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这使得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无法满足,只能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 ○2直接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席卷了日本,其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在经济危机中大量工人失业,阶级矛盾激化,导致日本政治危机,这使日本侵略者决意对华大举进攻,夺取梦以求的中国东北三省,以此转移国内的矛盾,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3有利时机:当时中国内战,蒋介石“剿共”,给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有利时机 2、侵华过程 日本在侵华过程中首先将他的魔爪伸向了中国的东北,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由于当时国民党人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就被日本占领。随后日本把目光放到了中国华北,于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更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或者说是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后,日军又于8月13日进攻上海,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11月上海失守。上海离当时的首都南京相当近,可以说是南京的门户,上海失守,直接威胁南京,随后日军从上海进攻南京,1937年12月13日占领南京,并在南京展开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1938年5月,日军占领了徐州,10月又占领了广州、武汉。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规模,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3、日军的罪行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野蛮的侵略者在神州大地上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惨剧。 (1)军事上:发动侵略战争,侵占大片领土;大屠杀、细菌战;血腥的殖民统治;自1931年9.18事变以来,日本在中国陆续发动军事进攻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7年7.7沪沟桥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8年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同年9月中国丧失了华中、华南的大片土地。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我已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遇难同胞达30万以上。 1938年5月,日军占领了徐州,10月又占领了广州、武汉。当时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规模,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 (2)政治上:“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 (3)经济上: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掠夺,推行“以战养战”,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起附庸 (4)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愚民教育(消磨中国人的反抗意志)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一阶段,也叫救亡运动的兴起。它是“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军民自发起来,维护国家主权,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它包括前方中国军民抗日和后方人民斗争两方面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国民党爱国官兵和爱国民众组成。 2.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第二阶段,也叫救亡运动的高潮。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北平爱国学生在1935年12.9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平津学生响应号召南下进入农村和工厂号召抗日。在全国人民的要求下,在学生运动的感召下,国民党内部有了不同的声音,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到西安督战的蒋介石,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说明日本的侵华加剧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的各种力量必须团结起来一致对外,联合抗日才是民族自救的出路!最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随着统一战线的逐步建立,中华儿女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3

[板书设计]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 背景:(战争) (1) 日本制定了大陆政策,征服满蒙写进国策 (2) 1931年(1929-1933)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3) 国民党全力围剿红军 2. 日军侵华罪行 (1)1391.9.18九一八事变(民族抗战的开始) (2)1335年华北事变(中日矛盾) (3)1937.7.7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1937八一三事变,丧失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3.日本在占领区的统治方式 政治:以华制华----成立傀儡政权 经济:经济掠夺——把占领区变成他的经济附庸 文化:奴化教育、愚民教育---消除中国人的抵抗意志 二、抗日救亡运动 (1)中国共产党:9.18后发表宣言 (2)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国民党爱国官兵/爱国民众 (3)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4)一二九运动 (5)西安事变 作业布置 1、 完成本课《三维设计》上的作业。 2、 进行课后总结 4

教学后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