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云和尚与芷江龙津桥情怀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宽云和尚与芷江龙津桥情怀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宽云和尚与芷江龙津桥的情怀

黄 烈 银

芷江龙津风雨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芷江历史名城的缩影和旅游景点,也是美丽芷江的名片和品牌之一,又是“旅游活县”的宣传窗口和标志之一。

芷江人都知道龙津风雨桥,也因有龙津桥而自豪,但是这桥是谁修的,什么时候又是怎么修的,几百年来又有哪些传奇故事,许多人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时任宣传部长的唐海军要求龙津诗社的文学爱好者,挖掘芷江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芷江旅游事业的发展。2010年笔者写了《宽云和尚对龙津风雨桥的贡献》,分别刊登在《龙津浪花》《龙津诗词》《和谐之旅》的书刊中。年轻人不完全知道,就连耄耋老人读后也说:“我在芷江生活了80多年,还真不知道龙津桥是宽云和尚修的,芷江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应当挖掘、 整理、开发出来,为芷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010年时任县委书记彭良棠指示龙津诗社恢复明清时期的古匾古联,新增楹联和碑记,以增加龙津桥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诗社、文管所、老书协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如期完成了任务,迎接中国芷江第四届国际和平文化节的召开。此举受到社会各届的好评,作为龙津诗社的龙津人感到欣慰。

2012年芷江又大手笔,大动作,举办了“芷江和平城”全国网络征文大赛,在15个省市的558篇文章中,有关撰写龙津

1

桥的文章达十多篇,其中诗社唐光华撰写的《世界第一〃龙津风雨桥》受到读者和网友的关注,后收编在《和平城文集》书中。2013年芷江县政府上报省文物局,申请龙津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上所列的文章,楹联是申报内容之一。芷江县人大组织编撰的《人物芷江》丛书,由赵兴奎编著的《宽云》一书,更详尽的介绍了一代名僧与一座名桥的传奇故事。为挖掘芷江的文化资源,增强文化的软实力作出了贡献,为诠释和佐证了宽云和尚修建龙津桥提供了依据。

《芷江县志》记载了明朝沅州知府的侄儿朱之蕃撰写的《龙津桥记》称:“有僧宽云,失志建修。”将“沅江湍兮多狂澜,长年悲兮行路难。”变成了“石梁成兮危以安,基孔固兮凭其栏,歌于途兮生欢颜,于万斯年兮以垂不利。”

据史料记载:宽云和尚乃沅州城人,姓曾名长久,字善长,法号为宽云。宽云年幼时父亲病逝,二哥在西关渡之被无情的 氵舞水激流吞没了生命,十五岁时母亲用火不慎,烧毁了几十户人家,受灾户扬言要打死她,为此要出家修行。宽云孝敬母亲,替母赎罪,就来到了城西大佛寺拜郑禅师(四川籍)为师,在寺内苦读诗文和经书,并苦练拳法武术,还出寺了解民情,行善义举,没有多少时间,芷江城的人都知道宽云和尚了。

芷江自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臵无阳县开始,但是芷江筑城是宋神宗赵顼当皇帝时的熙宁七年(1074)才大规模建城以来,芷江城东与城西没有桥梁,全靠渡船过河。据统计每年都有被卷入湍急狂澜的生命数以百计。宽云目睹了一个一个的

2

生灵被激流吞湮,作为一个佛家弟子的僧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怀仁慈之心,施行善之举,当时有“早也盼,晚也盼,盼了千百年,大桥没修成,过河还是坐渡船”民谣激励着决心修建连接“全楚门户,滇黔咽喉”之桥梁。古代社会要修一座桥梁,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情况下,可以想象是多么的艰难。宽云和尚决心已下,同时也作了多种设计和施工方案,他向师傅郑禅师作了汇报,郑禅师虽有施善之心,却无施善之力。宽云矢志不渝,决心不改,不畏艰难。一拜知县黄大人,二拜知府温大人,三拜省府杜大人,表示心意甚好,官府也拿不出钱来,都没有好结果。他仍坚持不放弃,先后咨询百姓庶民,征求大师僧人,拜访贤人善士,最后走上化缘募资的艰难道路,在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的在关县市豪绅富商及善人贤士中化缘十余年,不怕路途遥远、山高路险、强盗劫财、虎狼威胁、饥饿缠身、寒署逼人,行程三万里,感动了上天,感动了善心仁慈的人们,共募捐得金1.5万两,粮食11万担,为修龙津桥聚集了财源。

宽云历经各种艰险,九死一生,募得了钱、粮以后,他听取多方意见请来了芷江有名的石匠和木匠,泥工和民工,船员和技师等近万人在窑湾圹燕子岩开山取石,人抬船运基石,桥墩截流清基,避水战浪砌石,上山砍树运木,削木凿眼成型,拼木架梁为桥,后勤做饭送水,十五个桥礅用石灰、桐油、糯米浆搅拌混合砌石割缝。结合八百里氵舞水河历年的水文资料,为减少流水阻力,采用先进的流体力学原理而建造。经过万般

3

辛苦,龙津桥于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始修成功后,尤为壮观雄伟。明代文学家写道:“凌空蜿蜒虹腰阔,破浪平分锯齿齐。”雍正九年(1932)氵舞水暴涨,危及大桥,传说是经仙人指点,该桥墩似一架耙田的耙齿,若要该桥安全,需铸雌雄犀牛一对来镇水。于是就铸造了2956斤重的雌雄犀牛各一,安放于天后宫门前的氵舞河之中,又因妈祖女神的保佑,尽管桥面曾遭水毁火烧,桥礅到至今永固不倒。

宽云和尚将桥修好后,沅州知府朱大人题写“龙津桥”三个大字的匾额悬挂桥头。通桥仪式的这一天,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省巡抚黄大人也赶来致辞祝贺,芷江城里鞭炮销售一空,有数万人赶来一饱眼福和庆贺。芷江流传一首歌谣:“修桥年年请愿,官府都说缺钱。宽云立志修桥,四方奔走化缘。化缘修成大桥,百姓个个称赞。”这是对宽云的褒奖和功绩的肯定。沅州知府朱大人也诗兴大发写到“西关渡口修大桥,历代县府办不到,宽云化缘创伟业,方知民大官渺小。”这天宽云和尚也被众多百姓和官员的鼓励也赋诗一首“龙津桥势跨长虹,腾云驾雾悬半空,坦途凝聚老僧血,三楚一桥画屏中。”

为了歌颂宽云修建龙津桥的宏伟业绩,有人撰写了“大桥千古在,宽云百世存”的楹联悬挂于桥上。宽云则说:“修桥是千万人的努力,千万人的功劳,怎么说是我一个人百世存呢,不可,不可也。”宽云硬是把它取下来了,不准悬挂宣扬。尽管如此,数百年来相传宽云功德圆满、功高盖世、修成正果、已成仙人、寻无踪影。人们记住了龙津桥,也记住了宽云和尚,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