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发现的各地区文化时间与内容表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考古发现的各地区文化时间与内容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金牛山位于辽宁省营口县田屯村附近,发现的金牛山人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脊椎骨、肋骨等共50余件,属于一个男性个体。如此完整而全面的古人类化石骨架出土,十分难得。据测定,金牛山人生活在距今约28万年前,有些学者将他判定为直立人,也有些认为金牛山人当属早期智人。

金牛山人使用的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除石器、骨器外,金牛山文化遗存中较重要的是发现大量烧土、烧骨和灰烬层等用火遗迹,说明当时的人类不仅会用火而且懂得控制火。烧骨中多兔类、鼠类和鹿类的肢骨,这些动物是当时人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同时期生存的动物有剑齿虎、变种狼、中国貉、三门马和梅氏犀等 大荔人

大荔人化石发现于陕西省大荔县解放村附近,是一个青年男性的头骨(缺下颌骨),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征,但面部扁平,脑容量为1120毫升,是迈向智人的进化标志。属于早期智人中较早的类型,时间约在公元前20万年。

大荔人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从猿人到古人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人类的演化有重要价值。同时期发现的动物化石有鲤、鲶、鸵鸟、河狸、石菱齿象、马、犀、肿骨鹿、斑鹿、水牛、猪、老鼠等14种之多。 马坝人

1958年,闻名中外的马坝人头盖骨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狮子山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广东唯一的一处古人类化石遗址。马坝人化石为一中年男性头骨的颅顶部分,包括额骨和部分顶骨,还保存了右眼眶和鼻骨的大部分。马坝人是距今约20-10万年前旧石器中期的早期智人(介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类型),代表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的重要环节。

与马坝人化石同时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有鬣狗、大熊猫、貘、剑齿象等19种。马坝人头骨的发现,扩大了中国远古人类分布范围,填补了中国华南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更完善了中国原始人类发展序列。 丁村人

丁村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北起史村,南至柴庄,长达十一公里。丁村人化石包括属于一个十二、三岁少年的三枚牙齿和一个大约两岁儿童的右顶骨化石,化石的齿冠舌面特征与现代黄种人相接近

丁村人属早期智人,距今大约12万年,使用的石器以砍斫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刮削器、石斧等石片石器为主,器具用途已有明显的分工。与丁村人同时生存的哺乳动物有梅氏犀、披毛犀、野马、纳马象、斑鹿、方氏鼠、原始牛等,还有鱼类和软体动物。 柳江人

1958年在柳江县穿山乡通天岩出土了「柳江人」化石,这是迄今为止广西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化石。所发现的柳江人化石计有一个完整头骨(缺下颌骨)、最下的四个胸椎和全部五个腰椎,形态颇为原始,被认为是形成中的早期类型蒙古人种。同时期生存的动物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等。 柳江人使用以砾石制造的石器,出土的石器有尖器、刮削器、石锤、石片等。柳江人、麒麟山人等是广西以壮族为主的远古祖先,他们所创造的文化被认为是广西文明史的源头。 河套人

河套人化石于192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河岸砂层中被发现。他们的体质已接近现代人,牙齿的大小也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骨和股骨骨壁则较厚,齿冠结构具有原始特征。河套人生活的时代距今大约5万至3.7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属晚期智人。

河套人使用的石器只经过简单的捶击法加工,体积极小,主要为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同时期生存的动物有野马、普氏羚羊、原始牛等45种,现时多数已绝种。 下川文化

下川是山西沁水县的一个小镇,这里是中条山东端的一个山间小盆地。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物分布于盆地周边的二级阶地上,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粗大石器。细石器遗存则分布较广,出现了典型细石核、石叶、圆头刮削器、楔型器、雕刻器和石锯等。

下川文化年代距今约3.6—1.3万年之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川文化遗存显示,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地区的细石器工艺已臻成熟。此外,考古发现与研究亦同时证实,远东与环太平洋区域的细石器文化以华北为渊薮,而下川文化更是远东细石器的渊源。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化石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共有8个男女老少不同的个体,在体质以及脑量方面都与现代人相同。山顶洞人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现代相似,有茂密的森林和广阔的草原,他们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山顶洞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他们的钻孔、磨制和染色技术,都是前所未见的,其中骨针是迄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最早的缝纫工具。而装饰品和墓葬的出现,则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在山顶洞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有品种,只有少量已绝种动物如:洞熊、斑鬣狗和3种鸵鸟。 新石器时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