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元曲练习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古诗元曲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人名),号 。 2、 这四句词,两句写过去,两句写现在,大开大合,感慨无限。 3、说说你对于“胡未灭,鬓先秋”的理解。 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空”能否换成其他词?为什么? 5、“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再现了词人当年 6、“尘暗旧貂裘”中的“暗”能否换成“淡”? 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几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词二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填空

这三首词都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人名),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词人。 二、解释加点的字

1、少年不识愁滋味 ( ) 2、为赋新词强说愁( ) ..3、沙场秋点兵( ) 4、马作的卢飞快( ) ...5、八百里分麾下炙( ) 6、更吹落,星如雨( ) ..7、笑语盈盈暗香去( ) ..三、阅读理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少年”“爱上层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却道天凉好个秋”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丑奴儿》中词人以_________为线索,运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报国之仇。 3、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景。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八百里分麾下炙”中的“八百里”既指____________,也指___________,这种修辞手法称为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上片“______”字点明是想象,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下片写_________的场面。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词让人体会出作者壮志难酬的压抑复杂心情。“__________________”沉痛感叹词人报国无门的苦闷。 4、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________。 5、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6、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7、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__ _____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10、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词语解释 1、飞鸿: 2、昏鸦: 断肠人 比较点 描写的对象 写秋意方法 画面特点 情感基调 抒情方式 主题

1、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中的“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小曲的标题 B.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游子的寂寞。 C.“一点飞鸿影下”句使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仿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

2、 一、比较《天净沙.秋》《天净沙.秋思》,完成表格。 3、 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4、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2、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描绘出萧瑟、冷清的秋景。 B.“一点”说明“飞鸿”的距离之远,“影下”极显速度之快。 C.“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 D.作者描绘的秋景浸透着自己寂寥、悲凉的感伤。

4.下列对本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 A.全曲写了夕阳下的九种景物,描绘出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 B.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断肠人的心境相吻合。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的景物,与作者悲愁思家的心境一致。 D.枯藤,老树等有形之物,与无形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

5.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枯藤”两句写了游子的途中所见。 B.“古道”句描写了游子的悲凉境况。 C.“夕阳”两句直抒游子的心理感受。 D.本曲表达了游子的吟咏秋景的情怀。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这首曲中“ ”一词明确呼应标题中的“秋”。(2分) 8、以下对该曲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所发的情思。 B.曲中凄凉与温馨的景象交织,催发了游子的感触。

C.曲中“古道西风瘦马”与“断肠人”等词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个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5.《四块玉·别情》这首小令的题目是 ,曲牌名是 。

6. 《四块玉·别情》中的“杨花雪”解释为 。 7.《四块玉·别情》描绘的是____(A、春 B、夏 C、秋 D、冬)季的景象,这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证实。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四块玉·别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曲重心,巧妙地表达了无休无止的相思之苦。

B.“凭栏袖拂杨花雪”写出女主人完全沉浸在离别之情当中而忘却了周围一切的情状。 C.“溪又斜,山又遮”写的是情人沿山溪而行的场面。

D.作者用“凭阑”、“溪斜”、“山遮”之景,突出“人去”后的情态和意绪。

2.下列选项对《四块玉·别情》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

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

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3. 下列对《四块玉·别情》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相思”,以言来传相思之深,以行来绘相思之苦,把一位女子波浪翻滚似的不平静的心情及浓烈的相思之情表现出来。

B.此曲写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的无限眷恋和凄惋的情怀。外在自然景物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C.这支小令感情深挚,构思巧妙。语言自然朴实,但又婉曲柔媚,充满诗情画意。 D.这支小令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以景衬情,言尽而意不尽,境界浑厚;第二层直抒胸臆,写离别相思之情。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