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勤 青海蒙汉双语学生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德令哈市民族学校为例2016.7.25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敖勤 青海蒙汉双语学生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以德令哈市民族学校为例2016.7.2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青海蒙汉双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以德令哈市民族学校为例

语教育必须走向法制化的轨道。据已掌握的资料,1979年至1988年间,青海、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湖南、四川等省、自治区专就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民族语文、双语文等教学问题,均下发过省级文件或通知。但同时,他们分析研究得出:虽然人们对双语教育的认识不断在提高,但因为中国的双语教育类型、层次复杂,在缺乏统一认识的地区,则需要法制来保障,双语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还要制定新的政策来规范和解决。

《民族高等教育中蒙汉双语教学现状与思考——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8期),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访谈法等方法对内蒙古财经大学蒙汉双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提高蒙汉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

王俊霞《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蒙汉双语教学现状探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2期),文中提到:“蒙古族小学是民族地区蒙汉双语教育的基地。依据对全区蒙汉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客观分析了我区现阶段蒙古族小学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区双语教育发展与完善须进一步加强双语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构建适合区情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完善蒙古族小学双语教材建设,切实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学硬件建设,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总体上看,国内外对双语教学的研究比较丰厚,一些权威的双语教学概论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双语教学的相关概念,针对双语教学研究成果也非常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最缺少的就是针对性地研究,缺乏深入教学现场的实地考察。

本文进行了这样的尝试,本研究以德令哈市民族学校为例,调查青海少数民族蒙汉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落实情况,进而分析现阶段蒙汉教育的现状,发现蒙汉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调查相关第一手资料和分析结果,努力做到既从大处着眼,又从小处入手,真正将双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双语教学的系统研究添一份力。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层面

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结合实地调研结果,从教学内容、教学测评、教学资料

7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方面切入,深切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民族学校汉语课堂的第一手调查,展开分析研究为提升民族地区学校汉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思考。

二、现实层面

第一,为当前民族地区汉语教学改革提供显示调查依据。本研究是针对青海德令哈市民族学校的个案研究,获取了大量该学校的汉语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可以为民族地区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第二,提升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教育人员对民族地区汉语教学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关注。双语教学不仅是一个口号或一项计划,更体现在真正的落实和完善。本研究通过调查民族地区汉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水平和真实状态,有助于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教育人员对民族地区有效落实的重视,进而推进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第三,本文希望这样的研究可以帮助一线教师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民族地区学生丰富学习技巧,培养更好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而为学生迈向社会,融入社会做出努力。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此次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对蒙汉双语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分析。

一、文献搜集法

文献搜集法:文献搜集法指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资料进行查阅、搜集、应用,从而获得简介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

此次研究笔者广泛搜集文献材料,尽可能从经典学术名著出发,理解专家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和看法。梳理当地政治、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状况以及蒙古族的教育文化传统、宗教习惯、民俗风情,党和国家的民族教育政策,具体的法规条例和指导性意见,以及针对双语教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查阅、归纳。

二、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

8

青海蒙汉双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现状调查—以德令哈市民族学校为例

的方式填答,从而了解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此次调查选取了青海省海西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的一所蒙汉双语学校,笔者通过对该校的95名小学、初中、高中的94名学生、15位教师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统计问卷结果,及时分析调查数据,调查师生和家长的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和蒙汉双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听说读写能力的抽样调查,以此了解学生的汉语的实际水平、教学效果。

三、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通过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来了解受访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笔者对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格尔木市民族中学、都兰县民族中学、茫崖行委民族学校的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具体来说,利用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课堂交流、课后交谈、家庭访谈等几种访谈方式,以此获得更加确切和丰富的资料,尽可能当面了解双语教育的现状。

此次调查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大部分学生来自牧民家庭,很多学生是学校寄宿生或留守儿童,因此对于家长的访谈大多选择的是住在市区的学生家长。

四、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实地调研,就是亲自到随机选取的地方,对当地的人群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各种数据,也就是说实地调研是为个人实现科学论文提供数据支撑。

研究过程中,笔者实地调查了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尽可能的登门走访、面对面交谈。整体来说,本研究将在典型个案的基础上,参考以前重要的研究成果,重点考察青海蒙汉双语教学的一些相关因素,将整个搜集的材料、数据和调查结果整合进行分析。本文采取个案研究,以点带面,展开分析。

9

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蒙汉双语教育基本情况概述

以蒙古语授课为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重点是学习掌握蒙古语言文字,兼学汉语和外语;高中阶段学生要在学好蒙古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汉语和外语。笔者根据其目标展开了相关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概述

笔者从小就生活在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2010年开始一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三中学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海西州除了普通的小学、初中外,还设有民族学校,有蒙古族学校和藏族小学;因为笔者从小的语言环境是蒙汉双语,并且家人从事多年的蒙汉双语教学工作,因此,对于当地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学了解比较多,可以顺利地开展调研,实地进校听课,与蒙汉双语教师、学生访谈交流,了解蒙汉双语学生的汉语文学习问题。

本文采访调查的学校是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始建于1980年,原名为乌兰县第二民族中学,建市后更名为德令哈市民族中学。2003年当地教育布局调整,把5个乡镇民族学校及海西民师附属小学并入后更名为德令哈市民族联校。到2013年9月又更名为德令哈市民族学校。建校35年已发展成为普通民族全日制公办综合学校,是德令哈市唯一一所十二年一贯制兼顾民族幼儿教育的民族学校,担负着德令哈市蒙古族少年儿童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为全市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任。

就双语教学方面,该校采用“双语教学”(蒙语授课为主,兼带汉语和英语)模式,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建设“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地区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魅力学校”为办学目标。

本文的调查以青海德令哈市民族学校为个案点,围绕双语教学这一研究对象,遵循调查报告研究的范式,从现状分析、问题思考、建议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

第二节 蒙汉双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情况

一、蒙汉双语学生的汉语教学目标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汉语课程标准分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两个

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