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调研测试(5月)试题(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调研测试(5月)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7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考前调研测试(5月)历史

一、单选题:共20题

1.东汉卫宏《汉旧仪》载:“周以上千八百诸侯,其长伯为君,次仲、叔、季为卿大夫,支属为士、庶子,皆世官位。至秦始皇帝,灭诸候为郡县,不世官。”材料体现的周代政治制度的特征不包括 A.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C.形成较为森严的等级制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依据材料文字“诸侯”、“长伯”、“仲”、“叔”、“季”、“卿大夫”、“士”、“庶子”、“世官”可知涉及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宗法制、世卿世禄制等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更谈不上形成大一统的格局,D项不是周代政治制度的特征,符合题意,正确;A、B、C都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征,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汉书·宣帝纪》中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顾炎武也曾说过“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禄重而吏多勉而为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体现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 C.正确揭示了吏治问题的社会根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材料文字“吏不廉平则治道衰”的意思是:官吏不廉洁公平,政治就会衰败。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说:“贪取之风……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他特别指出,中国古代俸给微薄,特别是从明代开始,俸给更差,当官僚精英,其俸不足以养廉,自然就会以其权力来换取金钱,同样揭示的是官吏贪污腐败问题,B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君主专制无关,A项排除;材料只是揭示了吏治问题,但其根源未能揭示,也没有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C、D两项均排除。

B.已经认识到整顿吏治的重要性 D.提出解决吏治问题的根本途径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形成大一统的格局

1

3.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碑刻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随着商业的发展,地域性的商帮群体出现。材料中的扬州会所刻有“山陕会馆”字样,是山西、陕西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A、C、D三项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山西、陕西会馆是商人休息、交易的场所,且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会馆的其他功能,“完善”与否不可知,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

4.明代刻书中心在福建建阳,与传统志怪小说表现鬼神、追求怪异的叙事趣味不同,建阳刊刻神魔小说通过神仙佛道的修行故事,达到教人向善的目的,与讲史小说实为异途同归,为儒教之补;公案小说还与法律文书分上下栏刊刻。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小说的繁荣 C.建阳刊刻神魔小说符合理学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材料信息与商品经济、活字印刷无关,A、B两项均排除;材料表明建阳刊刻内容以教人向善为目的,以神仙佛道修行故事为主题,是儒教的补充,C项正确;公案小说、法律文书虽属于建阳刊刻的内容,但材料主旨不在于普及法律知识,D项排除。

5.有一种书法,在造型上有两个倾向:一、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二、每一字中夸张一条水平线,以毛笔“逆入、平出、挑起”造成明显的“波磔”。这种书法是

B.活字印刷的推广巩固了儒学的地位 D.公案小说极大地普及了法律知识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根据材料文字“结构上倾向于扁平,强调水平线条”、“夸张一条水平线”,结合图片可判断该书体是隶书,D项正确;A项是篆书,B项是草书,C项是行书,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6.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文字“肤浅的现代化尝试”、“活动的范围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的尝试”可知“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

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3

术,其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A项排除;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完全排斥西方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洋务运动,C项排除;洋务运动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未涉及政治制度方面,D项排除。

7.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

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材料文字“1855年3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可知“革命军”指的是太平军,“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中的“沉重的打击”指的是1856年的天京变乱。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是辛亥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的是北伐战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毛泽东到达井冈山,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天京政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项正确。

8.梁启超在给严复的信中自述: “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①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②为宣传新思想而采取的策略 ③西政与古事本质上一致④国人对西方缺乏深入了解 A.①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此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文字“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体现的是梁启超对当时“西学中源”说的批判。“西学中源”说成功的解决了如何处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这一难题,又满足国人的心理需求,故而“西学中源”说成了晚清知识分子的共识,起到平衡心态的作用,有利于消除中西文化之

4

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