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效液相色谱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仪器分析练习题(二)——高效液相色谱法部分

一、选择题

1. 分离一组高聚物(分子量>2000)时最宜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D )

A. 气固色谱 B. 反相键合相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凝胶色谱 2. Si-O-Si-C型的18烷基固定相可用于( B ) A. 正相色谱 B. 反相色谱

C.离子交换色谱 D. 空间排阻色谱

3.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试样组分时,随着对离子浓度的增大,组分的保留时间(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 下列试剂中可作为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是( C D )。 A. 水 B. 甲醇 C.乙腈 D. 正已烷

5. 在惰性担体表面健合上基团-SO3ˉ后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 B )。 A.强碱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B.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C.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D. 强酸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6. 分离一组高沸点的物质时最宜而是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D )。

A. 气液色谱 B. 气固色谱 C. 毛细管气相色谱 D. 液相色谱

7. 应用正相色谱法分析一组组分时,组分的出峰顺序为( A )。

A. 极性小的组分先出峰 B. 极性大的组分先出峰 C. 分子量小的先出峰 D. 分子量大的先出峰 8. 火焰光度检测器是( C )检测器。

A. 通用型、质量型 B. 通用型、浓度型 C. 选择型、质量型 D. 选择型、浓度型 9. 梯度洗脱适用于下列哪种色谱分析方法是( C )。

A. 气液色谱 B. 液液分配色谱 C. 凝胶色谱 D. 反相键合相色谱 10. 下列试剂中最适宜作为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是( A )。 A. 甲醇水 B. 环已烷 C.四氯化碳 D. 正已烷

11. 在惰性担体表面健合上基团-NR3后的离子交换树脂称为( C )。 A.强碱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B.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C.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D. 强酸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12. 分离一组难挥性、可离解的物质时最宜而是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C )。

A. 气液色谱 B. 正相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气固色谱

13. 应用反相键合相色谱分离R-CH3、R-COOH及R-COCH3(R为一长碳链)时出峰顺序为( A )。

A. R-COOH、R-COCH3 、 R-CH3 B. R-CH3 、R-COCH3 、R-COOH、 C. R-COCH3 、R-COOH、 R-CH3 D. R-CH3 、R-COOH、R-COCH3

14. 离子交换色谱法通常以( C )为流动相的主体。 A. 正已烷 B. 环已烷 C.水 D. 甲醇

15. 分离一组蛋白质时,最宜采用的色谱方法是( D )。

A. 气固色谱 B. 反相键合相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凝胶色谱

16. 正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试样组分时,随着对离子浓度的增大,组分的保留时间( B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17.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柠檬酸离子、Brˉ、HCOOˉ、OHˉ时,滞留次序为( A )。

A. 柠檬酸离子>Brˉ>HCOOˉ>OHˉ B. 柠檬酸离子

1. 应用正相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样品时可通过梯度洗脱方式提出分离效果。( × ) 2. 离子色谱分析样品时常采用电解质作为流动相。 ( √ ) 3. 空间排阻色谱法是依据组分的分子量或分子尺寸进行分离的。 ( √ ) 4. 液液分离色谱可采用改变流动相梯度的方式来提高分离效果。 ( × )

5. 由于分子的扩散系数较小,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分子扩散项对色谱峰扩展的影响可以忽略。

( √ )

6. 热稳定差的有机化合物原则上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 ( √ ) 7. 在液-液色谱法中,为了避免固定相的流失,对于亲水性固定相可采用疏水性流动相。( √ ) 8. 静电力是非极性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 × ) 9. 色谱分析时,如应用内标法分析试样中某组分含量,则测量结果与进样量无关。( × ) 10 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样品时,被分析物质电离后产生的离子电荷符号与树脂上的反离子的电

荷符号相同。 ( √ ) 11. 应用空间排阻色谱法分析样品时,分子量小的组分先出峰,分子量大的组分后出峰。( × ) 12. 反相色谱法分离物质时,极性小、沸高低的先出柱。( × )

13. 由于使用了高压输送流动相,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样品时,谱峰展宽仅与传质阻力有关。( × ) 三、填充题

1.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传质阻力项分为流动状态的流动相传质阻力项和 滞留的流动相中的传质 。

2. 液相色谱法中,影响谱峰扩展的因素除了柱内效应还有 柱外效应 。

3. 在应用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组分时,随着对离子浓度的增大,组分的保留值将 增大 。 4. 空间排阻色谱法是以 凝胶 作为固定相。

5. 为了避免固定相的流失,在液-液色谱法中,对于亲水性固定相可采用 疏水性 作流动相。

7. 离子交换色谱主要依据待测离子对交换剂具有不同的 亲和力 而进行分离的。 8. 色谱分析时,随着柱温的提高,组分的分配系数将 降低 。

9. 化学键合固定相的分离机制包括 分配和吸附 两方面。

10.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和 氢键 。 11. 毛细管电泳是以 高压电场 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试样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物质的一类液相技术。

12. 应用反相色谱法分析极性组和非极性组分时, 极性组分 先出峰。 13. 如采用反相色谱法分离甲苯、苯甲酸,先出峰的是 苯甲酸 。 14. 如采用凝胶色谱法分离分子量为1.45×107和5.34×104的两种多糖,先出峰的是 1.45×107 。 15. 离子色谱法是以 离子交换树脂 作为固定相,以电解质作为流动相。

16. 液固色谱法根据物质在固体吸附剂表面活性中心的 吸附能力 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17. 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分析样品时,一般要求载气的纯度为 >99.99% 。 四、名词解释

1. 梯度洗脱:流动相中含有两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

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k和选择因子,一提高分离效果。

2.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带电胶体粒子或离子在分散介质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五、简答题

1.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并各举例1~2个常用部件说明。

答: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上由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分离系统和检测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输液系统包括贮液瓶、过滤器、脱气装置、高压泵、梯度洗脱装置、混合室、压力表和阻尼器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口、注射器或进样阀等;

HPLC色谱分离系统包括色谱柱、恒温器、连接管等,是HPLC的核心。 检测系统常用得是电导检测器,紫外光度检测器等。

2. 液相色谱的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

答: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组成或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提.是改进液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梯度洗提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类似,但是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极性、pH或离子强度,而后者改变的温度.

程序升温也是改进气相色谱分离的重要手段.

3. 从分离原理、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答:二者都是根据样品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相互作用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

从仪器构造上看,液相色谱需要增加高压泵以提高流动相的流动速度,克服阻力。同时液相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种类要比气相色谱丰富的多,分离方式也比较多样。气相色谱的检测器主要采用热导检测器、氢焰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等。而液相色谱则多使用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及电化学检测器等。但是二者均可与MS等联用。

二者均具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

差的物质难以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而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既可用于HPLC分析,而不受沸点高、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的限制。

4. 简述HPLC中降低板高,提高柱效的方法。 答:?减小填料粒度是提高柱效的最有效途径; ?用低粘度溶剂作为流动相; ?减小填料孔穴深度及增大孔径; ④采用适当低的流速;

⑤提高柱温,降低流动相粘度。

5. 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写出其中三个的保留机理

答:液相色谱有以下几种类型:液-液分配色谱; 液-固吸附色谱; 化学键合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对色谱; 空间排阻色谱等。

其中;?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通过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多次分配进行分离的。 ?液-固吸附色谱是通过组分在两相间的多次吸附与解吸平衡实现分离的。 ?化学键合色谱中由于键合基团不能全部覆盖具有吸附能力的载体。

④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是通过组分与固定相间亲合力差别而实现分离的。

⑤离子对色谱色谱中,样品组分进入色谱柱后,组分的离子与对离子相互作用生成中性化合物,从而被固定相分配或吸附进而实现分离的。

⑥间排阻色谱是利用凝胶固定相的孔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方法。

(以上六种任选三种)

6. 简述HPLC法所使用的化学键合固定相的优点。

答:?固定相表面没有液坑,比一般液体固定相传质快的多; ?无固定相流失,增加了色谱柱的稳定性及寿命;

?可以键合不同的官能团,能灵活地改变选择性,可应用与多种色谱类型及样品的分析;

④有利于梯度洗提,也有利于配用灵敏的检测器和馏分的收集;

8. 简述HPLC分析时选择流动相应注意的因素。

答:?流动相纯度,一般采用色谱纯试剂,必要时需进一步纯化,以除去有干扰的杂质。

?应避免使用会引起柱效损失或保留特性变化的溶剂。 ?对试样要由适宜的溶解度,否则在柱头易产生部分沉淀。 ④溶剂的黏度小些为好。 ⑤应与检测器相匹配。

9. 简述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塔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当流动相得线速度大于0.5cm·s-1时,纵向扩散项对塔板高度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

?流动的流动相中的传质阻力项影响塔板高度是与线速度u和固定相粒度dp的平方成正比,与试样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Dm成反比。

?柱温,流动相的黏度等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