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2次作业(答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作业集第2次作业(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作业集参考答案

第三章抗原与免疫分子

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免疫调节 2.抗原性 免疫原性 3.A抗原 抗B抗体 4.sIgA

5.旁路途径 凝集素途径 6.旁路途径 凝集素途径

7.白介素(或IL) 干扰素(或IFN)

肿瘤坏死因子(或TNF) 集落刺激因子(或CSF) 8.IFN TNF 9. HLA型别

二、名词解释

1. 抗原 是指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物并与免疫应答产物结合而诱发免疫效应的物质。

2. 抗体 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值分化为浆细胞所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球蛋白。

3. 补体系统 是指存在于人和动物血清、组织液和膜表面,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糖蛋白,包括补体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和补体受体。 4. 细胞因子 是由激活的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所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三、简答题

1.由于1)HLA的高度多态性、2)单元型遗传以及3)HLA基因型终身不变,因此,HLA 基因或表型检测可用于亲子鉴定和确定个体身份。

2. IgG――含量最高的Ig、半寿期约20~23天、能通过胎盘、是主要的抗菌抗病毒抗体; IgM――五聚体结构、结合补体能力最强、胚胎发育晚期即可合成、体液免疫最早出现的

抗体,单体结构镶嵌在B细胞膜上,是B细胞抗原受体的主要成分。

第四章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应答

一、填空题

1.骨髓 胸腺 2.T细胞 B细胞

3.Th1 Th2

4.解剖屏障结构 固有免疫分子 5.初始B细胞 记忆性B细胞

6.较长 7.IgG

8.杀伤靶细胞

二、名词解释

1.适应性免疫 又称特异性免疫,是生物生活过程中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性自我保护功能。

2.固有免疫 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自我保护功能。

三、简答题

1.

Th1细胞分泌IFN-γ,能强力激活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可清除所吞噬的病原体

Th2细胞分泌IL-4、IL-5、IL-6,其主要功能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

并引起局部炎症。Th1细胞分泌的TNF可诱导靶细胞凋亡和促进炎症反应。 体,和抗寄生虫感染。

2. 抗体的初次应答 抗体的再次应答 应答细胞 初始B细胞 记忆性B细胞 潜伏期 较长 较短

抗体类型 先产生IgM,后产生IgG、IgA IgG为主

抗体浓度、维持时间 浓度低,维持时间短 浓度高,维持时间长 抗体亲和力 低 高

第六章临床免疫

第七章免疫学应用

一、填空题

1.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 尘螨 海产品 青霉素

3. 小血管扩张 腺体分泌增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4. 降解产物 完全抗原 5. 染料 化妆品

6. 迟发性超敏反应(或Ⅳ型超敏反应) 7.减毒活疫苗 类毒素

8. 抗毒素 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二、名词解释

1. 超敏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变应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病理性、特异性免疫应答。

2. 人工自动免疫 是指给机体接种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3. 人工被动免疫 是指给机体输入抗体等制剂,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三、简答题

1.抗毒素制剂是动物免疫血清,有可能引起超敏反应,因此注射前必需做皮试。

脱敏治疗对象是皮试阳性而又必需使用抗毒素者。

脱敏治疗的原则是:1)小剂量、2)短间隔(20~30分钟)和3)多次注射。 2.Ⅰ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

Ⅱ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

Ⅲ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Ⅳ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如接触性皮炎、传染性超敏反应。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