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概况(适合教师编制考试)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概况(适合教师编制考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

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研究内容: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对教育实践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2、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阶段性与连续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学习准备和关键期 2、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

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

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可影响发

教育价值: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遵循儿

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维果斯基发展观:最近发展区

3、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

自我意识的发展:定义(自我认识、体验、监控)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4.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个别差异:能力、认知方式和性格差异

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1、 学习概述

分类:动物、人类和机器学习(按学习主体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加涅的按学习结果分);内隐和外显学习(按学习意识分);接受和发现学习(奥苏贝尔);机械和有意义学习。 2、 一般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序号 1 2 3 名称 桑代克的试误说 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程序教学 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 分化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强化规律) 正负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消退和惩罚 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交互决定论(行为、认知和环境)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 强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2)认知学习理论 序号 1 名称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学习的实质是在学习主体构造完形; 学习是有目的地,是期望的获得;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学习观: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 先行组织者策略 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教学观: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结构;提倡发现学习;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接受学习 4 5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加涅的学习过程的八 个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阶段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斯滕伯格、卡茨、维果斯基 知识观 学生观

学习观: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对教育的启示:知识不是绝对真理;学习具有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罗杰斯

四、知识的学习

1、 知识学习概述

知识的类型:感性和理性知识;具体和抽象知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 知识学习的分类

符号、概念和命题学习; 上位、下位和并列组合学习。 2、 知识学习的过程

陈述性知识学习: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程序性知识学习:陈述性阶段、转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知识的理解:扩充与利用感性经验;运用变式与比较;知识的系统化;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3、 知识的巩固

途径: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合理组织复习。 4、 知识的应用

影响知识应用因素:课题性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保持水平;学生提取信息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技能的形成

技能分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活动的定向阶段、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我国: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

六、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1、态度结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平道德阶段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习俗和后习俗水平

3、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和内化。

影响条件: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同伴群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和道德认知) 4、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榜样、利用同伴约定、价值辨析、给予适当奖励与惩罚。

七、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原型

启发、情绪与动机。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

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4、 创造性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因素:环境、智力和个性

创造性的培养:创设环境、注重个性的塑造、开设课程和进行思维训练。

八、学习心理

1、 学习动机

结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

对学习的作用:激活、定向、强化 与效率关系:倒U

分类: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学习动机理论:

行为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主义 理论名称 强化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就动机 成败归因 自我效能感 代表人物 巴普洛夫和斯金纳 马斯洛 麦克里兰、阿克金森 韦纳 班杜拉 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 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环境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 资源利用策略 3、 学习迁移

影响迁移因素: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

教学: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

移意识

九、教学心理

教学目标设计:动作、情感和动作技能(布鲁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

影响课堂管理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对教师期望 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常见问题: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人格障碍 十一、 教师职业心理

关注生存、情境和学生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