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粤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略)

师:哦!我们看到有很多小组正确。我们这几个小组的同学先给自己掌声。 生:棒!棒!棒!我真棒!

5.小结:分工合作找证据更快速更准确。 师:我们来思考一下。谁来说说你的体会。 生:(略) 师:分工合作是制订计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用证据来说话,所以需要搜集证据。今天我们体验了分工合作找证据。在第四关我们找到的证据是4条腿的动物多。我们今天的科学课先上到这里,以后的科学课期待大家有更多的发现。

【板书设计】

分工合作找证据 2条腿 4条腿 6条腿 第一关 第二关 第三关 第四关 【教学反思】 “认识动物,按腿的数量给动物分类”是一年级学生乐于参与,也能够完成的事情。教师以任务闯关的形式展开教学过程,学生从最初的4种动物入手,学习认、数、说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技能基础,然后在更高层级的闯关活动中复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闯关的内容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不足之处:学生准确数出动物的腿是进行科学闯关游戏的前提条件,在闯关游戏之前,部分学生对如何数、如何记、如何表达均不太清楚,会导致他们漫无目的地参与活动,降低了学习效率。

“制订计划”是本单元要初步训练的探究要素,而体会“分工合作”的作用是计划组织的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是本课的单元探究目标之一,教材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试误”的环节,让学生体验没有分工合作的低效与易错,然后再体验分工合作后的高效和准确,通过明显的对比,知道科学探究离不开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并通过“举手”等形式强化巩固,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身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第一单元

水与溶解

教学案例 1. 水的特征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主要通过问题驱动,从5瓶失去标签的液体中找出水,以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探究、认识水的特征。初步认识研究计划,感受研究计划的作用,按一定顺序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进行细致观察。

学生对观察的方法在上学期已经有了认识和体验,知道可以通过眼、鼻、耳、舌头、手等对物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声音、触摸感等进行观察。但对于研究计划的接触还是第一次。本单元将用一个单元的内容指引学生对研究计划进行初体验,帮助他们认识到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的帮助指导。

本课的实验材料较为简单,都是生活中常见,容易收集的材料,老师只要注意实验材料的卫生安全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验了。

【教学目标】

1.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2. 认真阅读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探究,初步体验探究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杯子)分别装上水、牛奶、盐水、醋、葡萄糖水,并标上编号(必须是干净可品尝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出示五杯液体)同学们,这里有5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其中只有一杯是水,你能找出来吗?

生:可以。

师:说说看,你根据什么来找? 生:闻一下,没有味道的就是水。

师:你说的是没有气味吧?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用舌头尝到的才是味道。你的方法很科学,我们就是要根据水的特征来判断。为了准确判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特征吧。

二、制订计划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可以用 观察水的 ”(也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连一连,研究水的特征时运用了哪些器官)

生:讨论——汇报——交流

师:老师把大家想到的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研究计划,这样就能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也能保证观察更全面、细致、准确。(出示《“水的特征”研究计划》)。

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那么谁有好办法

呢?

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立即作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允许用舌头品尝不明物体的,有时候能判断出来是什么物体却不能保证安全卫生,也不能用舌头品尝。所以用舌头品尝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这一节课,老师会准备安全卫生的水给大家观察,同学们可以用舌头品尝,不过要注意卫生,品尝时要把水倒进自己的杯子里品尝,避免交叉污染观察的物品。

三、观察 师:(用干净的透明杯子给每个小组装一杯干净的温水)下面,请大家按这个计划表仔细、认真地观察水有哪些特征,每观察完一个,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师巡视——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师:有的同学认为水是没有颜色的,也有的同学认为水的白色的。请你观察一下粉笔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再请你观察一下牛奶的颜色(出示透明杯子装的牛奶),这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那水应该是什么颜色?(没有颜色)(板书:没有颜色)

师:大家都认为水是透明的。你是怎么观察到的?

生:我们把手放到杯子后面,透过杯子和水,能看到手,说明水是透明的。 生:我们在水里放了一个笔盖,也能很清楚看到它,说明水是透明的。 生:……

师:对,纯水是透明的,加了其他东西的水就有可能不透明了。(板书:透明)

师:对于水的气味和味道,大家都认为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板书: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这就是我们一起观察到的水的特征:(板书)水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

四、得出结论

那么现在,你能分辨出来这5杯液体哪杯是水了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我们发现2号杯是白色的,4号是褐色的,肯定不是水,可是其他2个杯子都是没有颜色、透明的,还需要再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分辨出来哪杯是水。

师:好的,那就请大家再闻一闻、尝一尝这4杯液体,把观察到的特征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生:(观察、记录)

师:现在我们能找出哪杯是水了吗?

生:1号、3号、5号都没有气味,但是3号是咸的,5号是甜的。所以符合水的全部特征的只有1号。

师:你们太厉害了!这么难的难题都让你们解决了。

小结:这节课,我们按“水的特征”研究计划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进行了观察,知道了水的特征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我们也发现了按计划进行观察可以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给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像科学一样进行探究,认识到了在探究前有研究计划,对探究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没有越俎代庖。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观察,并在之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想所做,考虑如何恰当地指导,遵循“不干涉”原则。对于探究教学而言,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度的指导,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又不能放手不管。

【总结点评】

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与突变。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早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

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因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讲活,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2. 水和盐的故事

【教学分析】

本课通过《小红军巧送盐》的连环画阅读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根据研究计划探究小红军把盐“藏”起来的方法,仔细观察盐颗粒在水中的变化过程,理解“溶解”的概念。这一课的能力培养要在上课认识研究计划的意义基础上,让学生按计划进行探究,每完成一步,打个“√”,进一步体验研究计划对实验的指导意义。

之前学生的观察对象以静态的居多,缺少观察动态的物质变化的经验,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物质变化前后的对比,并仔细观察整个变化过程。食盐的颗粒比较小,观察起来不太方便,为了使溶解前后对比更明显,也可以考虑用稍粗的盐粒进行实验。但也需要注意,过粗的盐粒溶解时间会明显变长,所以具体使用什么样的盐建议做好课前试验。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于持续集中,食盐溶解也不是瞬间发生的,这就需要老师巧妙引导。

食盐溶解实验所需材料简单,只要烧杯、盐、水就可以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溶解。

(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烧杯、盐、水 (2)活动场地:实验室 【教学过程】 一、阅读提问 师:同学们,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在解放战争时期,敌人限制红军买盐,为了能买到盐,并送过关,小红军想了巧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插图。

想想看小红军把盐藏在哪里了?

生:小红军好像是把盐到水里了,这样盐就会化到水里。

生:我们看到小红军是穿着湿湿的衣服过关的,这衣服很可能就是浸泡了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