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节事活化——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

乌镇不断完善和充实景区品牌文化内涵,深层次挖掘民间传统文化,通过节庆活动的举办进行节事活化。如以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为契机的古镇丽人节,综合当地传统的瘟元帅会、蚕花会、踏白船、香市等特色民俗的水乡狂欢节,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春节等,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和小型的民俗体验活动,全面展示当地的传统风情。

4.古工艺传承——展示+参与+商品

古代乌镇地处两省、三府、七县交接处,治安环境十分复杂,所以,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虽是小镇,但在实质上却行使着相当于府衙的职能,发展了各种传统工艺。这些传统工艺是乌镇居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其文化的体现,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乌镇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景区专门开设30余个展馆、工场和作坊,如高公生糟坊、徐昌酱院、乌香堂、乌陶坊等,游客置身延续百年传统的老作坊,亲自参与古老的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仿佛自己也已回到那遥远而古老的年代。

5.古艺术传扬——各种传统艺术表演

水上社戏、高杆船、花鼓戏、评书楼、皮影戏、露天老电影等各种传统艺术展演,传扬了传统艺术。书场戏台等分布于景区的不同节点,游客可以驻足观看,也可以参与体验,使游客了解了传统艺术,也体验了当地老居民茶余饭后娱乐放松的方式。

6.民风体验——演艺+体验的民俗活化

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间传统的寿俗、礼俗、婚俗、衣俗等,既是传统文化的凝练,也为人们开启了对古镇生活的体验路径。打更体验,拳船表演,堂会表演等,通过演艺、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民间传统生活方式,让茅盾笔下的“老通宝家乡风情”鲜活的展现出来。

7.旅游纪念品——主题商业街区开发

乌镇的商业模式除了传统的分布在民宿周边,通过购物加深游客对于水镇风情的情感体验的方式以外,乌镇最大的特色是导入主题式的商业购物理念,设立了女红街,引入创意性的以女红工艺为主的商业。经营中对于店铺严格要求,必须提交可行性方案,经过审批后,方可开业。同时,为了鼓励店铺的创意性,设置一定的创意奖励基金,一方面提高了商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控制住了店铺之间的恶性竞争。 8.民宿客栈——独立的西栅休闲区

乌镇采取分区开发的模式,在东栅依然保留着原住民,进行传统的观光旅游,而在西栅则买断了原住民的民居产权,打造理想中的水乡,供游客体验度假和观光休闲。而西栅休闲民宿开发中,则吸纳原住民作为公司工作人员,给予部分的餐饮经营权,使其成为民宿管家,

形成特色经营。乌镇以此方式盘活了民宅的使用价值,即实现了规范化经营,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保留,也发挥了原主居民的积极性。

(三)乌镇模式的启示 1.传统文化的活化

传统文化依附于久远的历史文化空间,是古村古镇最宝贵的财富,而挖掘、恢复、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是古村古镇开发的灵魂。乌镇通过古建筑保护、氛围营造、节事活化、古工艺传承、古艺术传扬、民风体验、旅游纪念品和民宿客栈开发等多种形式对古镇文化进行了实体活化,增强了传统文化景区的可体验性。 2.乌镇商业模式

乌镇的商业开发模式,具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尤其是2003年启动的西栅开发,休闲区与传统观光区相会独立,成功实现了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结合复合经营的商业模式。西栅整体产权买断使其产权完整清晰,前期规划使其实现了消费腹地半径的合理化,与东栅互补发展,共同完成了文化旅游目的地营造。在商业化运作下,东栅开发时,被文保学者誉为“修旧如旧”的乌镇模式,也被赋予了经营的新内容。 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古镇、古村落不是正在被人们渐渐遗忘,就是主动的被拆除而向现代城镇发展。古村古镇历经朝代的更替,见证历史的变迁,反映独特的民风民俗,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的延续,也是人类文化文明的结晶。人们对传统风情的向往和对历史原貌的探究,使得古村古镇旅游发展兴盛,也为古村古镇的存续提供了契机。因此,古村古镇旅游在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同时,更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的公益使命,旅游开发中必须将古文明传承和历史文化弘扬作为重要内容。当前,古村古镇旅游中文化传承的主要从以下6种方面进行:

1) 遗迹保护:通过古建筑修葺,文化遗址保护,进行历史文化传承;

2) 氛围延续:通过如主题商业、特色民宿开发、景观小品营造等,进行文化主题维护;

3) 民俗体验:通过演艺、展览、节事体验等方式,进行民俗活化; 4) 工艺传承:通过古作坊及相关产品的开发,进行民间工艺传承;

5) 艺术继承:通过对当地古老艺术内容、方式、传统的延续,进行古艺术延续; 6) 纪念品开发: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实体化。

历史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保留复制,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的日新月易,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必须与现代生活现代产业相融合发展。古村古镇文化旅游区一方面要传承经典,另一方面还要融合现代元素,对文化资源进行提升。文化旅游,要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对文化进行深度诠释,也要结合“会、展、演”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表现方式,实现历史文化的立体延伸。

“会、展、演”是指通过举办会议、展览、演艺等方式,多方位体现景区文化内涵,增加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如乌镇进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的承办,通过将茅盾文学奖请回茅盾故居提升了景区的形象。又如张艺谋导演的印象系列,以真山真水为演出舞台,以当地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融合演艺界、商业界大师为创作团队的文化实景演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演出形式,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中国旅游业向人文旅游、文化旅游转型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文化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将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融合产生的新兴文化产业,而旅游产业同样需要将古迹和地脉以及现代的审美的融合,因此在旅游产业寻求品牌化的过程中,与本地区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其重要路径。比较典型如周庄的画家村,周庄丰富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创意题材和成熟的产业环境,使其现形成集学术交流、艺术创作、作品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大型艺术家工作群落,为周庄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全新动力,也成为长三角地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五、古村古镇的商业化趋势

现代旅游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古村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少不了商业部门的参与,而商业化趋势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一)商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1.空间形态延续

古村古镇商业旅游开发中,必须要尊重历史的空间形态和文化氛围,避免古镇机理的破坏。如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为例,多数以水而兴,传统的条形商业街或者十字水街是历史街区的主要形态。因此,虽然以道路桥梁为主体的现代交通体系建立以后,以小型内河船只为基础的交通运输系统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是古村古镇商业的开发依然要延续古村镇古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