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系病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脾胃系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克脾之证;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酸肢冷,多为肾阳不足。 17.泄泻与霍乱如何鉴别?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症,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食物,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吐下如米泔水,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可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而泄泻以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为特征,一般预后良好。 18.试述泄泻的分型、治法和代表方。

寒湿内盛证——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 湿热伤中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 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保和丸

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19.如何判断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1)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况判断。下痢有粪者轻,无粪者重;痢色如鱼脑,如猪肝,如赤豆汁,下痢纯血或如屋漏者重。(2)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病情轻重,判断病者预后,特别注意观察其邪毒炽盛情况,胃气有无衰败,阴津是否涸竭,阳气虚脱与否。一般说来,能食者轻,不能食者重。(3)如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或久病伤正,胃虚气逆,噤口不食,表现入口即吐,则称为噤口痢,实属危象。(4)下痢兼见发热不休,口渴烦躁,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谵语,或虽见下痢次数减少,而反见腹胀如鼓者,常见于疫毒痢及湿热痢邪毒炽盛,热入营血,邪陷心肝之重证,如不及时救治,可发展为内闭外脱证。

20.试述痢疾的辨证要点?

(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暴痢发病急,病程短,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久痢发病慢,时轻时重,病程长,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常为虚中夹实。 (2)识寒热偏重: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至紫黑,浓厚粘稠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口渴喜冷,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无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感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3)辨伤气、伤血: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热邪伤及血分。

21.试述痢疾的分型、治法、主方。

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 22.治疗痢疾的逆流挽舟法是指什么?

逆流挽舟法主要应用于痢疾初起,兼有表证,属表邪内陷者,用解表的

方法,使内陷之外邪还从表而外出,犹如逆水挽舟上行之意,是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者的方法。常选用人参败毒散、荆防败毒散治疗。 23.试述便秘的分型、证机概要、治法及代表方。

(1)热秘——肠腑燥热,津伤便结——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肝脾气滞,腑气不通——顺气导滞——六磨饮

(3)冷秘——阴寒内盛,凝滞肠胃——温里散寒,痛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4)气虚秘——脾肺气虚,传送无力——益气润肠——黄芪汤 (5)血虚秘——血液亏虚,肠道失荣——养血润燥——润肠丸 (6)阴虚秘——阴津不足,肠失濡润——滋阴通便——增液汤 (7)阳虚秘——阳气虚衰,阴寒凝结——温阳通便——济川煎。 24.试述便秘的诊断依据。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3)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4)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九、病案题

1.中医病名诊断:胃痛 证型:肝气犯胃证

病机归纳: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柴胡12g芍药15g川芎12g郁金15g香附12g陈皮12g枳壳15g 佛手15g甘草6g

2.中医病名诊断:胃痛 证型:胃阴亏耗证

病机归纳:久病伤正,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荣则痛。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主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药物: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2g枸杞子15g当归9g川楝子15g 芍药15g甘草6g

3.中医病名诊断:痞满 证型:肝胃不和证

病机归纳:情志不遂,肝气犯胃,胃气郁滞。 治法:疏肝解郁 和胃消痞 主方: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药物:香附12g 川芎10g 苍术12g 神曲15g 栀子12g 枳实12g白术12g 荷叶15g

4.中医病名诊断:呕吐 证型:脾胃气虚

病机归纳:脾胃气虚,纳运无力,胃虚气逆。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

药物:党参15g 茯苓15g 白术15g 甘草6g 法半夏10g 陈皮6g 木香(后下)10g 砂仁(后下)6g 5.中医病名诊断:噎膈 证型:痰气交阻证

病机归纳:肝气郁阻,痰湿交阻,胃气上逆。 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主方:启膈散加减。

药物:郁金15g砂仁(后下)6g 丹参15g沙参15g贝母10g茯苓15g荷叶蒂10g

6.中医病名诊断:噎膈 证型:津亏热结证

病机归纳:气郁化火,阴津枯竭,虚火上逆,胃失润降。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药物:沙参15g 麦冬15g 天花粉15g 玉竹15g 乌梅6g 芦根15g 竹茹15g 生姜6g 半枝莲15g

7.中医病名诊断:呃逆

病机概要:阴液不足,胃失濡养,气失和降。 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主方: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

药物: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5g生地30g橘皮12g竹茹15g枇杷叶15g柿蒂10g

8.中医病名诊断:腹痛 证型:湿热壅滞

病机归纳: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主方:大柴胡汤加减。

药物:柴胡12g枳实12g川朴12g大黄(后下)10g芒硝10g黄芩15g丹皮12g延胡15g郁金15g竹茹15g蒲公英15g 9.中医病名诊断:腹痛 证型:中虚脏寒

病机归纳:中阳不振,气血不足,失于温养。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主方:小建中汤加减。

药物:桂枝9g 白芍15g干姜6g炙甘草6g大枣10g党参15g白朮15g黄芪15g广木香(后下)10g 吴茱萸6g乌药10g 10.中医病名诊断:泄泻 证型:湿热伤中

病机归纳:湿热壅滞,损伤脾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芩连汤

药物:葛根30g黄芩12g黄连6g木香6g车钱草15g火炭母15g甘草6g

11.中医病名诊断:泄泻 证型:脾胃虚弱

病机归纳:脾虚失运,清浊不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主方:参苓白术散。

药物: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扁豆15g陈皮6g砂仁(后下)6g山药15g 12.中医病名诊断:痢疾 证型:湿热痢

病机归纳:湿热蕴结,薰灼肠道,气血壅滞,脂络伤损。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主方:芍药汤加减

药物:黄连10g黄芩12g黄柏12g大黄(后下)10g 木香(后下)10g当归10g 槟榔10g 肉桂(焗)3g 炙甘草6g 金银花15g 13.中医病名诊断:痢疾 证型:休息痢

病机归纳:病久伤正,邪恋肠腑,传导不利。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主方:连理汤加减。

药物:黄连10g 党参15g 白朮15g 干姜6g 茯苓15g 枳实15g 木香(后下)10g

槟榔10g 泽泻10g 甘草6g 14.中医病名诊断:便秘 证型:阳虚秘

病机归纳:阳气虚衰,阴寒凝结。 治法:温阳通便。 主方:济川煎。 药物:怀牛膝15g 当归10g 肉苁蓉15g 泽泻15g 升麻10g 枳壳12g 制附子12g乌药10g 苡仁30g 桔梗10g 甘草6g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