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一章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分析化学第一章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1 在定量分析中,天平零点稍有移动,则误差类型为( B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过失误差 1.2 在定量分析中,砝码锈蚀,则误差类型为(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3 在定量分析中,滴定时不慎从锥形瓶中溅出一滴溶液,则误差类型为( C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4 在定量分析中,基准物放置空气中吸收了水分和CO2或所含结晶水部分风化,则误差类型为(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5 在定量分析中,滴定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组分,则误差类型为(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6 在定量分析中,沉淀洗涤时,少量沉淀因溶解而损失,则误差类型为(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7在定量分析中,过滤沉淀时,出现穿滤现象而未发现,则误差类型为( C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8在定量分析中,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则误差类型为( B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9在定量分析中,移液管、容量瓶的相对体积未进行校准,则误差类型为(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10在定量分析中,甲乙两人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结果总不能一致,则误差类型为( B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1.21在差减法称量中第一次称量使用了磨损的硅码,则消除误差的方法( B )。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遵守操作规程 E. 校准仪器 F. 校正分析方法 1.22把热溶液转移到容量并立即稀释至标线,产生的该误差需( A )。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遵守操作规程 E. 校准仪器 F. 校正分析方法 1.23配标准溶液时,容量瓶内溶液未摇匀,消除该误差需( D )。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遵守操作规程 E. 校准仪器 F. 校正分析方法。 1.24平行测定中用移液管取溶液时,未用移取液漂洗移液管,消除该误差需( D )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遵守操作规程 E. 校准仪器 F. 校正分析方法 1.25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消除该误差需( C )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增加测定次数 D. 遵守操作规程 E. 校准仪器 F. 校正分析方法。 1.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偏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值 B. 算术平均偏差又称相对平均偏差 C. D. x?相对平均偏差的表达式为d?i?xn

平均偏差是表示一组测量数据的精密度好坏的 1.41某学生测定铁矿中铁的百分含量,得如下数据:33.64, 33.83, 33.40, 33.50。经计算得出此结果的平均值为( );平均偏差为( );标准偏差为( );变异系数为( )。 答案:33.59,0.14,0.19,0.57 1.42可疑数据取舍的方法很多,从统计观点考虑,比较严格而使用又方便的是( )法。它适用测定次数为( )次。如要求的置信度为90%,则决定取舍的原则是将Q计与Q0.90比较,若( ),则弃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 答案:Q检验,3~10, Q计>Q0.90 1.43分析测定方法一般包括一系列的测量步骤,个别测量步骤中的误差将会( )中,因此,应使( )接近一致或保持相同的数量级。 答案:传递到最后的结果,每个测量环节的误差 1.44下列数据包含有效数字位数为:893:( )位,pH=3.08:( )位,-3Ka=1.07×10 ( )位,0.3050:( )位。 答案:4,2,3,4 1.45将下列各式用计算器算得的结果,按运算规则修约后填入横线: ①12.27+7.2+1.134=20.604:( ); ②0.10015+0.01015+1.6×10-4 =0.11046:( ); ③(11.124×0.2236)÷(0.1000×2.0720)=12.004471( ); -3④0.0025+2.5×10+0.1025=0.1075( ); ⑤(2.236×1.1124)÷(1.036×0.200)=12.004471( )。 答案:20.6,0.11046,12.00,0.1075,12.0 1.46对照实验是检验和校正( )误差的有效方法。该法常用己知准确含量的( )试样与( )试样一起进行对照试验。其校正系数等于( );被测试样中组分的含量( )。 答案:系统,标准,待测,标样中组分的准确含量/标样中组分的测得含量,校正系数×被测试样中组分的测得含量 1.47当没有标准样品时,采用“回收实验”可以检验所用( )的误差大小。该法取用两份( )的待测试样,向其中的一份加入已知量( )的组分,用相同方法与另一份待测试样平行地进行定量分析,由二者分析结果的( )值,可得到被测组分的( )值,从而求得( )以衡量分析方法的( ),其回收率%=( ) 答案:分析方法,组成相同,纯待测,差,增加,回收率,系统误差,实际测得的加入量 加入纯净物质的量1.48“显著性检验”是用以( )的方法,其中常用的两种是( )检验和( )检验。 答案:检验测定结果之间差异性,t,F 1.49 t检验可以检验( )与( )之间的符合程度,也可以检验( )之间的符合程度。当真值或标准值??已知时,检验x与?是否有显著性差异,使用公式t计=|x-μ|n/s,若t计?tx,表示x与?无( )。 答案:测定平均值,真值或标准值,两组以上测定数据,显著性差异 1.50在未知?时,可用F检验来比较用两种不同方法或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总体

?1.51为了减小称量误差,对易潮解、易吸收CO2或易氧化的物质最好用差减法称量。( √ ) 1.52 稀释浓酸时,为了提高稀释液浓度的准确性,应用移液管或滴定管来测量流出浓酸的体积。( X ) 1.53 一般实验室中砝码的质量必须绝对准确。( X ) 1.54 标准偏差愈小,说明平行测定的准确度越高;相对误差越小,说明平行测定的精密度越高。( X ) 1.55 滴定管和移液管使用前,要用操作液淋洗2~3次。( √ ) 1.56 相对误差比绝对误差能更好地反映测定数据的准确度。( √ ) 1.57 置信度越大,对测定结果判断失误的可能性越小,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选用100%的置信度要比选用90%或95%的置信度要好得多。( X ) 1.58 可疑值的取舍,必须根据偶然误差分布规律来决定。( √ ) 0.3120?48.10?(21.25?16.10)1.59 X?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是4位。0.2845?1000( X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