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云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初探

[摘 要]云计算作为新兴的技术运营模式,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挑战。文章通过云计算所涉及的专利权、版权、商业秘密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对云计算的发展应作何应对策略。

[关键词]云计算;知识产权;专利;版权;商业秘密

根据NIST的严格定义:“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方便地按需访问一个可配置的计算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应用程序以及服务)的公共集。这些资源可以被迅速提供并发布,同时最小化管理成本或服务提供商的干涉。”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计算资源用网络连接,由中心软件(云计算系统)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提供服务。①提供资源的网络计算资源池被称为“云”,运营网络计算资源池并提供云服务的经营者成为云服务商。目前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大致有三种,分别是:软件即服务 (SaaS)、平台即服务 (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在未来几年内,云计算在中国会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市场规模预计从2010年的16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4亿元,年增长率为91.5%;到201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②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运营模式,云计算将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可能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为此,现行知识产权制度需要对云计算的发展做出及时地回应。

一、云计算商业模式的专利权保护问题

尽管云计算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但从本质而言,云计算的技术实现手段(如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和网格计算)并非新生事物,它更多地表现为商业模式的一次巨大革新。云计算主要体现了这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用户无需购置软硬件,只要将自己的要求和指令发至云服务商,云服务商便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操作,并将运算结果或者用户需要的服务提供给用户,用户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这种商业模式在IT领域是从未出现过的。由此可见,云计算服务更接近基于数据交换的增值电信服务。一般认为,增值电信服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附加的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包括数据捡索、数据处理、电子数据互换、电子信箱、电子查号和电子文件传输等等业务,其实质在于数据交换。目前,我国在增值电信商业模式保护方面仍然存在法律灰色地带,而具体到云计算这种增值电信商业模式,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云计算的商业模式能否作为商业方法获得《专利法》保护的问题

所谓商业方法,是指为处理或解决商业经济活动或事务而由人类智力创造的方法或规则。③作为一项增值电信商业方法,云计算商业模式要受到专利保护,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具有可专利性;二是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特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