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学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酶学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酶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生物催化剂 C.酶具有专一性

D.酶是在细胞内合成的,但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功能 2.酶催化底物时将产生哪种效应

A.提高产物能量水平 B.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C.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3.酶催化的反应与无催化剂的反应相比,在于酶能够( )。

A. 提高反应所需活化能 B.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C.促使正向反应速度提高,但逆向反应速度不变或减小

4.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有辅酶 B.酶的催化作用与其空间结构无关 C.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E.酶不能在胞外发挥催化作用

5.对于酶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酶对底物都有绝对特异性 B.有些RNA具有酶一样的催化作用 C.酶只能在中性环境发挥催化作用 D.所有酶均需特异的辅助因子 6.关于酶催化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 B.催化反应所需要的条件温和 C.催化活性可以调节 D.催化效率极高 E.催化作用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7.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酶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酶在体内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反应

C.酶在反应前后无质和量的变化 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具有选择性 E.酶能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 8.酶促反应作用的特点是:

A.保证生成的产物比底物更稳定 B.使底物获得更多的自由能 C.加快反应平衡到达的速率 D.保证底物全部转变成产物 E.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9. 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

A.酶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的化学反应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酶能缩短化学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 D.酶对所催化反应有绝对专一性 10.以下有关酶与一般催化剂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B.其本身在反应前后没有结构和性质上的改变

C.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化学反应 D.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E.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11.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 )是错误的。

A.催化效率高 B.专一性强

C.作用条件温和 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12.酶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原因是( )。

A.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酶能催化热力学上不能进行的反应

C.酶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D.酶能提高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13.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是:

A.高度特异性 B.高度催化效率

C.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E.催化活性可以调节

14. 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A.酶蛋白 B.底物 C.辅酶或辅基 D.催化基团 15.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

A.紧 B.松 C.专一 D 有选择性 16.下列关于辅基的叙述( )是正确的。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只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化学基因的传递 C.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D.一般不能用透析和超滤法与酶蛋白分开 17.下列哪一项不是辅酶的功能?

A. 转移基团 B . 传递氢

C. 传递电子 D . 某些物质分解代谢时的载体

E . 决定酶的专一性

18. 全酶是指:

A.酶-底物复合物 B.酶-抑制剂复合物 C.酶-辅助因子复合物 D.酶-产物复合物 E.酶-变构剂的复合物

19.结合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A.酶蛋白形式存在 B.辅酶形式存在 C.辅基形式存在 D.全酶形式存在 E.酶原形式存在

20.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单独存在时酶无催化活性 B.二者形成的复合物称全酶 C.全酶才有催化作用 D.辅助因子可以是有机化合物 E.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 21.辅酶与辅基的主要区别是:

A.化学本质不同 B.免疫学性质不同 C.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 D.理化性质不同 E.生物学活性不同

22.全酶中决定酶催化反应特异性的是:

A.全酶 B.辅基 C.酶蛋白 D.辅酶 E.以上都不是

23.关于辅助因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酶活性中心的构成 B.决定酶催化反应的特异性 C.包括辅酶和辅基 D.决定反应的种类.性质 E.维生素可参与辅助因子构成 24.全酶是指:

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 B.酶的无活性前体

C.一种酶一抑制剂复合物 D.一种需要辅助因子的酶,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各种成分 25. 对酶活性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基团在活性中心内 B.催化基团属于必需基团

C.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 D.空间结构与酶催化活性无关 26.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发挥催化功能的部位 B.活性中心的基团按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合基团,一类是催化基团 C.酶活性中心的基团可以是同一条肽链但在一级结构上相距很远的基团 D.不同肽链上的有关基团不能构成该酶的活性中心 27.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活性中心。 28.酶保持催化活性,必须具备:

A.酶分子结构完整无缺 B.酶分子上所有化学基团存在 C.有金属离子参加 D.有活性中心及其必需基团 29.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都有活性中心 B.位于酶分子表面

C.都含有金属离子 D.都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30.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 酶分子上的几个必需基团 B. 酶分子与底物结合的部位 C. 酶分子结合底物并发挥催化作用的关键性三维结构区 D. 酶分子中心部位的一种特殊结构

31.下列关于酶的国际单位的论述( )是正确的。

A.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oL底物转化所需的酶量 B. 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lmoL产物生成所需的酶量 B. 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所需的酶量

B.一个IU单位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催化1moL底物转化所需的酶量 32. 酶的比活力是指:

A.任何纯酶的活力与其粗酶的活力比 B.每毫克蛋白的酶活力单位数 C.每毫升反应混合液的活力单位

D.以某种酶的活力作为1来表示其他酶的相对活力 33. 酶活性是指:

A.酶催化的反应类型 B.酶催化能力的大小

C.酶自身变化的能力 D.无活性的酶转变成有活性的酶能力

34. 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蛋白产量最高 B.转换系数最高 C.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 D.比活力最高

35. 酶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当底物浓度达一定程度时,得到的是零级反应,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形变底物与酶产生不可逆结合 B.酶与未形变底物形成复合物

C.酶的活性部位为底物所饱和 D.过多底物与酶发生不利于催化反应的结合 36.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

A.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结构的关系 B.酶促反应速度与酶空间结构的关系 C.酶促反应速度与辅助因子的关系 D.酶促反应速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3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A.底物浓度 B.酶浓度

C.反应环境的温度 D.反应环境的pH E.酶原浓度

38.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的条件是:

A.底物被酶饱和 B.反应速度达最大

C.酶浓度远远大于底物浓度 D.底物浓度远远大于酶浓度 39.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底物浓度时:

A.酶促反应初速度成比例改变 B.酶促反应初速度成比例下降 C.酶促反应速度成比例下降 D.酶促反应速度不变 40.v=Vmax后再增加[S],v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A.部分酶活性中心被产物占据 B.过量底物抑制酶的催化活性

C.酶的活性中心已被底物所饱和 D.产物生成过多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41.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

A.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 B.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降低 C.酶的结合部位全部被底物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 D.形成酶-底物复合体增加 42.关于Km的意义正确的是:

A.Km表示酶的浓度 B. Km越大,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大 C.Km的单位是mmo1/L D.Km值与酶的浓度有关 43.下列关于Km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通过Km的测定可鉴定酶的最适底物 B.Km与环境的pH无关 C.Km是反映酶催化能力的一个指标 D.Km是引起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44.米氏方程的意义是能很好地解释: A. 多酶体系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 B . 多底物酶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过程 C . 单底物单产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D . 非酶促简单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

45.米氏常数Km可以用来度量: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 D.酶的稳定性 46.米氏常数:

A.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B.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C.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是酶的特征常数

47.已知某酶的Km值为0.05mol.L-1,?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

A.0.2mol.L-1 B.0.4mol.L-1 C.0.1mol.L-1 D.0.05mol.L-1

48.某酶今有4种底物(S),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 49.酶促反应速度为其最大反应速度的80%时,Km等于:

A.[S] B.1/2[S] C.1/4[S] D.0.4[S] 50.关于米氏常数Km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 C.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速度达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51.以下是影响酶促反应初速度的因素,例外的是: A [S] B [E] C [pH] D 时间 E 温度

52.加热后,酶活性降低或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酶水解 B.酶蛋白变性 C.亚基解聚 D.辅酶或辅基脱落 53.含有唾液淀粉酶的唾液透析后,水解能力下降,其原因是:

A.酶蛋白变性 B.失去Cl- C.酶含量减少 D.失去酶蛋白 54.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时,Km等于:

A. [S] B.1/2 [S]

C.1/3 [S] D.1/4 [S]

55.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速度的25%时,[S]等于:

A.1/3 Km B.3/4 Km C.2/3 Km D.1/2 Km 56.当Km等于1/2 [S]时,v等于:

A.1/3 Vmax B.1/2 Vmax C.2/3 Vmax D.3/5 Vmax 57.关于温度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在短时间可耐受较高温度 B.酶都有最适温度

C.超过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度降低 D.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最快 E.以上都不是

58.温度与酶促反应速度的关系曲线是:

A.直线 B.矩形双曲线 C.抛物线 D.钟罩形曲线 59.关于pH与酶促反应速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pH与酶蛋白和底物的解离无关 B.反应速度与环境pH成正比 C.人体内酶的最适pH均为中性即pH=7左右 D.以上都不是 60.关于抑制剂对酶蛋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酶变性而使酶失活 B.使辅基变性而使酶失活

C.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D.除去抑制剂后,酶活性可恢复 61.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酶促反应速度下降 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62.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Vmax不变,Km增大 B. Vmax不变,Km减小 C. Vmax增大,Km不变 D. Vmax减小,K m不变 63.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

A.Vmax不变,Km增大 B.Vmax不变,Km减小

C.Vmax增大,Km不变 D.Vmax减小,Km不变 64.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按抑制类型应属于( )。 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底物抑制 65.砷化物对巯基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反馈抑制 B.不可逆抑制 C.竞争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66.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

C.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结合 D.酶与抑制剂结合不影响其与底物结合 67.关于竞争性抑制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C.增加底物浓度可减弱或解除抑制 D.抑制程度与[S]和[I]有关

E.以上都不是

68.化学毒气路易士气可抑制下列那种酶:

A.胆碱酯酶 B.羟基酶 C.巯基酶 D.磷酸酶 69.有机磷农药(敌百虫)中毒属于:

A.不可逆抑制 B.竞争性抑制 C.可逆性抑制 D.非竞争性抑制 70.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可结合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

A.丝氨酸残基的-0H B.半胱氨酸残基的-SH C.色氨酸残基的吲哚基 D.精氨酸残基的胍基 71. 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