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同步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同步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教学课题 性别 年级 学科 数学 课时:2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人教版 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同步教案 知识目标:理解合情、演绎推理概念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的综合应用;掌握数学归纳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证明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以及类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主动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提高数学素养;通过推理与证明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分析法、反证法的综合应用;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知识梳理 1.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的推理叫做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具有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叫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例题精讲 例1. 通过观察下列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33;sin2300?sin2900?sin21500?; 2233sin2450?sin21050?sin21650?;sin2600?sin21200?sin21800? 22sin2150?sin2750?sin21350?

例2. 在?ABC中,若?C?900,则cos2A?cos2B?1,用类比的方法,猜想三棱锥的类似性质,并证明你的猜想. 例3.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受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b,c,d对应密文a?2b,2b?c,2c?3d,4d,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受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A. 4,6,1,7 B. 7,6,1,4 C. 6,4,1,7 D. 1,6,4,7 【方法技巧】 1.归纳推理的一些常见形式:一是“具有共同特征型”,二是“递推型”,三是“循环型”(周期性). 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向空间类比;低维向高维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实数集的性质向复数集的性质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做题时应注意: (1)找两类对象的对应元素,如:三角形对应三棱锥,圆对应球,面积对应体积,平面上的角对应空间角等等;(2)找对应元素的对应关系,如:两条边(直线)垂直对应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边相等对应面积相等. 3.掌握利用“三段论”进行推理. 巩固训练 1. 图(1)、(2)、(3)、(4)分别包含1个、5个、13个、25个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迎迎”,按同样的方式构造图形,设第n个图形包含f(n)个“福娃迎迎”,则f(5)? ;(答案用数字或n的解析式表示) f(n)?f(n?1)? . 2. 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内切圆半径为r(用S?ABC表示?ABC的面积),则S?ABC?1r(a?b?c);2类比这一结论有:若三棱锥A?BCD的内切球半径为R,则三棱锥体积VA?BCD? . 3. 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b)和(c,d),规定:(a,b)?(c,d),当且仅当a?c,b?d;运算“?”为:(a,b)?(c,d)?(ac?bd,bc?ad);运算“?”为:(a,b)?(c,d)?(a?c,b?d),设p,q?R,若(1,2)?(p,q)?(5,0),则(1,2)?(p,q)?………( ) A.(4,0) B.(2,0) C.(0,2) D.(0,?4)

(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知识梳理 1. 综合法: 由原因推导到结果的证明方法,它是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的证明方法. 2. 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推证过程中,使每一步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公理、定理等)为止的证明方法. 3.反证法: 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由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方法叫反证法;它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用这种方法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 (1) 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2) 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直到推理中导出矛盾为止; (3) 断言假设不成立 (4) 肯定原命题的结论成立; 例题精讲 例1. 证明:若a,b?0,则lg 例2. 已知a,b?R,a?b?1,求证:(a?2)2?(b?2)2? 例3. 已知f(x)?ax?a?blga?lgb ?2225 2x?2(a?1),证明方程f(x)?0没有负数根 x?1 【方法技巧】 1.注意分析法的“格式”是“要证---只需证---”,而不是“因为---所以---”. 2.“正难则反”,选择反证法,如例3,因涉及方程的根,可从范围方面寻找矛盾;否定性命题从正面突破往往比较困难,故用反证法比较多. 巩固训练

1. 设a、b、c都是正数,则a?111、b?、c?三个数( ) bac111、、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abcA.都大于2 B.都小于2 C. 至少有一个大于2 D.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2. 已知a、b、c成等差数列且公差d?0,求证: 3. 若a?b?c?d?0且a?d?b?c,求证:d? a?b?c (三)数学归纳法 知识梳理 1.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上述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 例题精讲 例1. 已知数列1111,,,???,,???,计算S1,S2,S3,S4,根据计算结果,猜想Sn的表达式,1?33?55?7(2n?1)(2n?1)并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例2. 在数列{an}中,a1?tanx,an?1?1?an, 1?an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