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 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3)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 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的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答案要点:(1)改造取得的成就: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改造的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3)正确认识:成就第一,失误和偏差第二,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4、我国为什么能够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

答案要点: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

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

五、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国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首先是重工业,使我们的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而这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

第二,在我们的国家里,工人阶级的同盟者不但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民族资产阶级。因此,为了改造旧经济,不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需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也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这就需要逐步进行,需要时间。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5-206页。 请回答: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

答案要点:1、(1)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它要完成的历

史任务既是艰巨的,也是复杂的。首先,要完成恢复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起码的物质基础的任务;其次,并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生产力,以奠定社会主义要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如此繁杂的任务,必须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具有一定革命性,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与我们党结成了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既有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民族资产阶级在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导下,我党完全有条件实行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和平改造,并取得成功。

(2)为什么我党可以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改造的方针并能够取得成功

答案要点: 首先,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

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这就为将工人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矛盾转化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提供了前提。

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就造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最后,当时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等因素,这样,就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2:

辉煌的成就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性转变和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国全面地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人口众多,由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始了她新的航程。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各方面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下面我们通过不同时期的数据,以及和同期国外经济发展数据的比较,来回顾一下社会主义改造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1.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相比 表1 工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年份 1949年 1952年 1957年 1978年 工农业总产值 466 810 1241 5634 农业总产值 326 461 537 1567 工业总产值 140 349 704 4067 (参见柳随年、吴群敢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8页)

从上表中可见:第一,工业增长速度快于农业增长速度。工业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102%,1978年比1957年增长477%;而农业总产值1957年比1952年增长16.5%,1978年比1957年增长192%。第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工农业总产值的30%,农业为70%,1952年分别为43%和57%, 1957年为57%和43%,1978年为72%和28%。

表2 主要产品产量

年份 粮食/ 亿斤 棉花/ 亿斤 油料/ 亿斤 原煤/ 发电量/ 亿斤 0.32 0.66 1.31 6.18 亿度 43 73 193 2566 钢/ 万吨 15.8 135 535 3178 水泥/ 万吨 66 286 686 6524 1949年 2263.6 888.8 5127.0 1952年 3278.3 2607.4 8386.3 1957年 3900.9 3280.0 8391.9 1978年 6095.3 4334.0 10435.8 从上表中可见:1952~1978年粮食产量增长1.86倍;棉花产量增长1.7倍;油料产量增长1.24倍;煤产量增长9.36倍;发电量增长35.2倍;钢产量增长23.6倍;水泥产量增长22.8倍。

2.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相比

同印度相比:(1)“一五”计划期间,印度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中国“一五”期间工农业增长见表1。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印度1951~1977年粮食产量增长1.8倍,棉花产量增长1.7倍,油料产量增长1.6倍,煤产量增长2.5倍,发电量增长16倍,钢产量增长4.5倍,水泥产量增长6倍。中国情况见表2。(2)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949~1989年中国为7.37%,印度为4.0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中国为5.44%,印度为1.73%(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67页)。

同发达国家相比:(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资本主义国家。1953~1957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中国为18%,美国为2.8%,英国为4.1%。(2)1949~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中国为7.37%,美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