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著名建筑鉴赏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外著名建筑鉴赏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银大厦 - 旅游 大楼免费对外开放,参观者可以乘坐电梯到43层观赏港岛风景。

大厦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庭园,园中有流水、瀑布、奇石与树木、流水顺着地势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双重意义,实质方面,水声可以消灭周围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隐喻财源广进,象征为银行带来佳运,西南解处耸立朱铭的“和谐相处”铜塑,对着的两个个巨大青铜像在灰色的花岗岩衬托下,甚是抢眼,铜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观光胜地山顶缆车站的必经之处,就整个敷地计划而言,颇有点睛之妙,贝氏从事敷地计划,未若香港一般的惯常方式将建筑盖满整个基地,而用心地在东西两侧规划了庭园,为人挤楼拥的香港创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间,诚乃可贵。

17楼是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在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瞰营业大厅,空间的流畅性在此再现得淋漓尽致。17楼的“七重厅”是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大厅中有张可坐24人的大桌,两侧有数组沙发,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厕所,整层就是一个大房间,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顶,尺度宏伟。中银大厦的机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层,在其上层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

德国新天鹅堡

1. 新天鹅堡——摘要介绍

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共有360个房间,其中只有14个房间依照设计完工,其他的346个房间则因为国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目前仍有14000个。在众多的城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慕尼黑以南富森(Fussen)的阿尔卑斯山麓的新天鹅城堡。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建于1869年。从奥格斯堡到富森,光是坐火车一路的风景都会让遐思神往。这犹如人间仙境的地方藏着有关魔法、国王,骑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还有那无边原始的森林、柔嫩的山坡、无边的绿野上漫步着成群的牛羊,积雪终年的阿尔卑斯山和无尽宽阔的大湖。

2. 新天鹅堡——建造思路和建造过程

根据资料,新天鹅堡的建筑草图1868年由剧院画家和舞台布置者绘制,他们是 Pocci 和 Christian Jank。他们设计了数张设计图,都非常精美。新天鹅堡并不特别需要景观的设计,因为路德维希二世在心中构思城堡的蓝图时,早已将城堡与天然景观合而为一。正因为这样,城堡在四季中呈现了不同风貌。苍林郁野间,静静铺展着的四个湖泊,丝绒般平滑的沉沉湖水,围绕在城堡四周,城堡就像是大自然那美丽山间的一座巨石。由整体的设计与建筑物观察,巧妙结合在一起。

这座城堡的建筑费用惊人地高,据说花了6180047金马克。1886年,工程尚未完工,国王就下台了。路德维希二世在1884年就搬到了部分完工的宫殿里,但到他死时,城堡尚未最后完工。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堡,国王并没有亲眼见到。维希二世曾写过这样一封信给瓦格纳:“我不爱女人,不爱父母,不爱兄弟,不爱亲戚,没有任何人让我牵挂。但是,只有

你!”这让人很难理解路德维希是因为爱歌剧才爱上瓦格纳,还是因为爱瓦格纳才爱上歌剧,也许是路德维希深谙艺术可以传世的道理。直到现在还游人如织的新天鹅堡和仍在上演的与路德维希有关的歌剧证明,作为国王的路德维希已经死去,而作为艺术家的路德维希却与瓦格纳歌剧以及阿尔卑斯山上的新天鹅堡一起成为不朽。

新天鹅堡的建造过程,事实上是将二座旧城堡废除,在1868年将水管布置完成与道路也建造好后,旧堡即清除。在山顶上建造大的平台,1869年9月5日城堡主体奠基。最早完成的是大门。整个建造工程,耗费了相当多的材料与物资,单是1872年,就用了450吨的水泥,1845立方公尺的石灰。1879年至1880年,保守的估计就用了465吨萨尔斯堡的大理石。4550吨由外地运来的石头,400000块砖,3600立方公尺的沙石,600吨的水泥,50吨硬煤,2050立方公尺的木质鹰架,必须藉由蒸气起重机先将这些物资运送城堡西方,再用一种车身可以斜竖而倾出装载物的车辆,转送到第二个中途站。

3. 新天鹅堡——艺术特征

罗马式建筑特征

进古堡的大门后,只见入口,窗户,列柱廊等全都是半圆头拱,这是罗马式的建筑的特征之一。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

哥特式建筑特征

入口后面有一堵墙壁上的拱门, 叫作盲拱,在其屋檐下及窗下,设有串连的小圆头拱的盲拱带,紧接着数间的国王起居室,都是哥特式的建筑。并以瓦格纳的作品中世纪的传说作为题材人物——崔斯坦与伊梭德(Tristan un Isolde),崔斯坦是亚瑟王的圆桌武士之一,圣骑士罗安格(Lohengrin),纽伦堡的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ernberg等壁画装饰。在国王的起居室与勤务室之间有人工钟乳石洞, 这是汤霍瑟传说Tannhaeuser中的爱欲女神维纳斯之洞窟。内有小瀑布与水池,并采用当时尖端科技的电灯及回转式的彩色玻璃,本来预定制作梦幻式的照明,可惜未能完工。参观后让人感觉的是不可思议。花窗玻璃可以造就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这是典型哥特式建筑的特征。

4. 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是建筑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之所在,形式美法则并不是给建筑形式建立框架和标本,而是研习相对稳定和通用的设计方法,这些原则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项目灵活调整和变更。形式美法则主要解决了建筑形式的“可读性”,因为受众解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运用形式美法则去分析和思考建筑形式的过程。

4.1 节奏与韵律——歌手大厅

既然是歌手大厅,必然需要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路德维希二世在1867年访问过瓦特堡(Wartburg)以后,就下定决心要自己建造一个如瓦特堡(Wartburg)一样的宴会厅仿制品。大厅四周布满黄金镂刻雕琢的烛台,路德维希二世在大多数孤独的时候,一个人在大厅里点燃六百多根蜡烛,却静静地品味这一份孤独,同时在欣赏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4.2 国王起居室——秩序与传统

国王起居室设在四楼。国王的房间理应设在二楼更为方便而合理,但城堡二楼却是仆人的房间。在中世纪的年代里,每位君主会把自己的生活与起居处设在武器的射程之外,而当时武器围攻和攻击会先破坏较低的楼层。 路德维希二世希望建设一座像中世纪时代的城堡,所以他选择了这样的设计。国王喜欢中古的风格,但现在城堡却用现代的技术来完成。 国王起居室中国王的床盖是木制的,上面有哥德式的精致

雕刻,包括顶棚,壁板的雕刻工程,共花费十四位雕刻家四年的岁月完工。

窗户,床罩,椅背都是使用深蓝色的布料及金色的刺绣,全都是路德维希二世所喜爱的颜色,也是巴伐利亚王族的代表颜色。传统是不能抛弃的,于是家居用品的颜色使用了巴伐利亚王族的传统颜色。

5. 审美感受

新天鹅堡是超现实想象的产物。路德维希二世梦想重现中世纪城堡神话般的辉煌,倾其所有建造了这座城堡,这在当时是个荒唐的举动。但今天辨证地看,坏事变成了好事,他给德国留下了一个梦幻的王国,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既是历史遗产,也是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从中,折射出人生的荒诞和历史的吊诡。

堡垒虽建于19世纪,但式样与装饰都属于中古时代。瓦格纳歌剧中,骑士、淑女、朝圣者、游唱诗人漫行的久远世界,仿佛一下子来到你面前。歌剧中的人物和场景,都被绘成壁画,作为装饰。如果你熟悉瓦格纳的作品,你不用任何向导讲解,就会看出那一位是被维纳斯迷惑的汤豪塞,哪一位是凭美妙歌声成为歌唱大师而赢得美人归的华尔特,哪一位又是那仗义行侠,坐着由天鹅牵引的贝壳船,来去自如的罗恩格林。

我不知道是童话的世界太过真实,还是这座新天鹅城堡根本就是一个童话?而路德维希二世不过是使者派来让童话成真的一个假象?可是有几人会真的相信童话,会真心为童话世界的人物欢喜悲泣,又有几人会希望童话成真呢?只是,我知道,这座美丽的城堡美丽得让我有一种无所顾忌地痛哭一场的冲动,因为她是那样不真实的一个存在!却又是那真实的一份悲伤!难道是她从未悲伤却悲剧的主人赋予了她这份与生俱来的气质,溶入肌肤,溶入发丝,溶入灵魂深处。

远眺新天鹅堡,令人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高低错落的塔尖在风动的树林中时掩时现,仿佛有人声在浮动。新天鹅堡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矗立在石山高原上,背一面清澈透明的湖水,鸟瞰四周缓缓起伏的树林,幽静的自然景色与新天鹅堡梦境般的外貌相互辉映。新天鹅堡一直是浪漫典雅的中世纪的化身。城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国王悲伤的故事,更为这座精致绝伦的城堡增添了几分感伤而又浪漫的气氛。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都追求陶渊明的桃花源,而新天鹅堡正是一所这样的桃花源,聆听天籁之音,感受自然魅力,成为了所有人梦中的向往。

有些东西一旦脱离了梦的世界就无法生存,所以,距离总是美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座自己的城堡,让时间在城堡里不再拥有任何意义;让梦在城堡里自由飞翔。

我的新天鹅堡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如童话一般的幸福,还是和国王一样,编制着的梦想,却用悲伤来做素材。或许,没有定论,我的新天鹅堡就是我心灵栖息的地方,让我和我的国王一起做梦。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