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阅读教程 新湖中学 席晓影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威尼斯商人》阅读教程 新湖中学 席晓影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夏洛克不仅财迷心窍,还假装糊涂,“难道我单单拿回我的本钱都不成吗?”鲍细娅斩钉截铁,义正辞严。“犹太人,除了你冒着生命的危险割下那一磅肉以外,你不能拿一个钱。”

夏洛克面对灭顶之灾,已毫无退路,无可奈何,“好,那么魔鬼保佑他去享用吧:我不打这场官司了。”

鲍细娅面对贪狠毒辣、万恶不赦的夏洛兜毫不“费厄”,而是穷追猛打,又给他致命一击:

“等一等,犹太人,法律上还有一点牵涉你。威尼斯的法律规定凡是一个异邦人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任何公民,查明确有实据者,他的财产半数应当归受害者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听公爵处置,他人不得过问。你现在刚好陷入这一条法网,因为根据事实的发展,已经足以证明你确有运用直接间接手段,危害被告生命的企图,所以你已经遭逢着我刚才所说的那种危险了,??”

这就是“照约执行处罚”这把双刃剑的魔力:初为夏洛克之所愿,终为夏洛克之所恨;初为鲍细娅所不怨,后为鲍细娅所必为,从而置夏洛克于死地的诀窍。对夏洛克来讲,也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的可悲下场。

四、慈悲为怀

自由平等、仁慈搏爱、惩恶扬善一直是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高举的反封建的一面义旗,也是贯穿在剧作家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一条红线。尤其是在他的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中,反映得更集中、更充分、更强烈、更典型。在剧情的发展中,莎翁既要惩治高利贷资产者的恶德败行,又不以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既要抓住夏洛克的要害穷追猛打,以使其自食恶果,又以仁慈为怀给其出路:既对夏洛克循循善诱,反复规劝,弃恶从善,又以慷慨尚义的安东尼奥作比照,促其幡然悔悟??这一切的一切都彰显了人文主义进步的思想光辉。

从威尼斯公爵启导夏洛克要“仁慈恻隐”,到巴萨尼奥允诺加倍赔偿;从葛莱西诺的恶言怒骂以激起一点仁慈之心,到安东尼奥的无怨无悔,从容大度,默忍夏洛克的狠毒用心;直至鲍细娅申明大义,委婉动听地劝慰夏洛克要以慈悲为怀,热心向善,或者接受三倍的赔款,以保住安东尼奥不应丧失的一命。这一切

都充盈着人文主义者的良苦用心。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到夏洛克顽固不化,执意妄为,必欲置安东尼奥于死地而后快,鲍细娅也没有对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直至把他逼入灭顶之灾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请看,当夏洛克败诉之后,面临着生命难保、人财两空之际,鲍细娅迫不及待地安慰他说,“快快跪下来,请公爵开恩吧。”

公爵更是仁慈宽厚,心悦诚服道:“让你瞧瞧我们基督徒的精神,你虽然没有向我开口,我自动饶恕了你的死罪。你的财产一半划归安东尼奥,还有一半没入公库;要是你能够诚心悔过,也许还可以减处你一笔较轻的罚款”。

嗜钱如命的夏洛克,面对财产尽失这一状况,痛心疾首,难以自拔。“不,把我的生命连着财产一起拿去吧,我不要你们的宽恕??你们夺去了我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活活要了我的命。”

鲍细娅趁机转向安东尼奥,“安东尼奥,你能不能够给他一点慈悲?”慷慨尚义的安东尼奥心领神会道:

“要是殿下和堂上愿意从宽发落,免于没收他的财产的一半,我就十分满足了;只要他能够让我接管他的另一半财产,等他死了以后,把它交给最近和他的女儿私奔的那位绅士;可是还要有两个附带的条件:第一,他接受这样的恩典,必须立即改信基督教;第二,他必须当庭写一张文契,声明他死了以后,他的全部财产传给他的女婿罗兰佐和他的女儿。”

这对嗜钱如命的拜金狂夏洛克来讲,无异于挽救了他一条生命。作为以慈悲为怀的人文主义的新女性鲍细娅,自然是如愿以偿。于是她转向夏洛克,“犹太人,你满意了吗?你有什么话说?”

夏洛克答道:“我满意。”这才是站在时代峰峦之巅的人文主义剧作家所向往与追求的人问的极致——惩恶扬善,完美和谐,人性纯真。

然而这一切,都是鲍细娅以高超的论战艺术来完成的。她以先进的思想、机敏的思维和法律的公正,战胜了贪婪、邪恶与人欲横流,标志着人文主义的曙光,己从西方冉冉升起。

(耿长彦,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7、金币编织的戏剧

——重读《威尼斯商人》 曾小玲

【摘要】:对《威尼斯商人》剧中人物的分析和人文解读历来是评论此剧的热点。

然而此剧中重要的道具金币却鲜有人提及。金币不仅是在威尼斯和贝尔蒙两个城市间流通的货币,它还贯穿着全剧,是推动戏剧情节发展的纽带,并联系剧中人物,影射出他们的心理。

一 前言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黄金都是财富的象征。早在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就已经将金币(Ducat)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部剧中,金币无处不在,无人不与金币发生着联系,甚至可以说此剧就是一部关于金币的戏剧。金币对于莎士比亚不再只是货币流通的工具和财富的象征,还是主要的戏剧工具,用以联系戏剧中的不同阶层、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剧中人,并映射出他们形态各异的内心世界。

二 推动戏剧情节发展

《威尼斯商人》包含两个情节:发生威尼斯的一磅肉的故事和发生在贝尔蒙的三个匣子的故事。金币在这两个城市流通着,又随着巴萨尼奥(以下简称巴)从威尼斯流入贝尔蒙,随即又数量倍增第从贝尔蒙流回威尼斯。剧中的每一处冲突或故事发展皆因金币而起,或伴随着金币发生。

故事首先发生于威尼斯。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有着大型的商业交易所,有着富有的大商人,如买卖遍布海外各国的安东尼奥(以下简称安)。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威尼斯,金币随处可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金币在推动着威尼斯城的运转。正是在此种氛围中,安与夏洛克(以下简称夏)签订了契约,借了三千个金币给巴去贝尔蒙向鲍西娅(以下简称鲍)求婚。此时,金币随着巴从威尼斯流入了贝尔蒙,戏剧发展自然过渡到第二个情节。

当巴带着三千金币从威尼斯前往贝尔蒙时,他是否认为贝尔蒙需要他这份“价值不菲的礼物”?与威尼斯相比,贝尔蒙似乎是世外桃源,生活宁静、有序、充满音乐。其实贝尔蒙和威尼斯一样,也是一座由金币推动着的城市,是“金币象征的欢乐世界”。唯一的区别就是贝尔蒙的金币不是外显的,而是内隐的;它更像是陷阱、是磁石,或者说是试金石,吸引着、试探着居住其中、出入其中的人们。

鲍的父亲为他挑选夫君而设的金、银、铅三个匣子,是磁石也是陷阱,用鲍的话来说,是“老年人设置的理智的藩篱”。众多求婚者纷至沓来,要么因为鲍的美貌,要么贪求她的家产,当然还有两者皆求的。但选匣子的条件甚为苛刻:要是选得不对,发誓终身不再向任何女子求婚。终于只有三位追求者愿意做出选择,即摩洛哥亲王,阿拉贡亲王和巴。虽然两位亲王的求婚似乎不是因为鲍的金币(丰厚的家产),但他俩未能选中正确的铅匣子,而是首先就排除了它,究其原因,确是因为金匣子这个陷阱或者说是金子影响了这个陷阱。富于冒险精神的巴选择了铅匣子。难道他不奢求鲍的家产?是什么驱使他追求鲍?单单只是爱情?在借钱时,巴向朋友介绍了鲍,巴首先提到的是她继承了丰厚的遗产;她的金发在他的眼中俨然是金羊毛。有评论家说巴的这个比喻“比拟性不够浪漫,而他对金子的关注太过显露真实”。巴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贝尔蒙之行就是射箭时的第二枝箭:为了找回第一枝箭而射的第二枝箭。这第二枝箭要么能找回第一枝箭,要么像第一枝箭一样不知去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冒着双重的危险,就能得到双倍的收获”。所以,他此番带去贝尔蒙的三千金币,要么能钓到更多的金币,要么就是一笔损失。有着这样的冒险心理,难怪在挑选匣子时,他在心底呐喊:“Let me choose/For as I am,I live upon the rack”。毫无疑问,巴的贝尔蒙之行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取更多的金币来偿还欠下的金币。

巴在贝尔蒙赢得美人心,这其实也是那威尼斯三千金币的胜利。赢得了鲍,他就共有了她那殷实的家产。此时赢得了三千金币,巴的第二枝箭就已经找回了第一枝箭:先前欠下的旧债。这第二枝箭在俘获鲍的芳心的同时,也差点置安于死地。而恰恰又是鲍跑到威尼斯把将死的安给救了。全剧的这两个情节就这样连贯地融合起来了。因此,金币是贯穿全剧、统一全剧的一个重要的戏剧工具。

三 连接戏剧人物

金币不仅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纽带,也是剧中人物联系的纽带。剧中人物或多或少皆因金币而联系起来,并用金币表达他们的爱或恨。对于这些剧中人物,金币是磁石,吸引他们在一起;也是试金石,检验着他们之间的爱恨。

巴当安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而安更是愿意牺牲性命来证明自己对好友的爱。但是,这两位好朋友之间的爱是通过金币来表达的。在第一幕第一场中,巴曾说:“无论在钱财还是在友爱方面,安东尼奥,我欠你的都最多”。而安也回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