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阅读教程 新湖中学 席晓影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威尼斯商人》阅读教程 新湖中学 席晓影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余年了;它描述的就是一个关于法律、人道和智慧的故事。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的斗争,莎士比亚谴责和批判了夏洛克式的自私、贪婪、凶残的丑恶人性,赞美和讴歌了安东尼奥、鲍西娅等以友谊、爱情为重的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是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巨匠,他的作品所表现的自由、博爱、正义、勇敢、智慧等人文主义精神,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特征。这种人文精神是西方文化中一脉相传的主流精神,它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

《威尼斯商人》的故事深刻生动、曲折巧妙。作品写威尼斯的巨商大贾安东尼奥,为了促成朋友巴萨尼奥与鲍西娅的美好婚姻,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暂借一笔现金,夏洛克出于宗教的、人品方面的忌恨,假意不收利息,却约定如到期不还,便割取安东尼奥胸口前的一磅肉。安东尼奥把这当作一个戏约,并不放在心上,但恰恰他的货船到期未归,他无钱还债,而夏洛克则固执地要执行借约条款,把安东尼奥置于死地。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审理此案,一面依法办案,一面又从法律的角度寻找到契约的破绽,保护了仗义的安东尼奥,惩处了凶狠的夏洛克。这出戏剧的主要情节,是安东尼奥与夏洛克之间围绕“一磅肉”展开的冲突,这种冲突集中体现了法律与人道的矛盾现象。从法津上讲,夏洛克要履行条约,用快刀割取安东尼奥胸口一磅肉,这是符合法律的。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签约时把夏洛克的约定当作了儿戏,他也绝没有想到自己的商船出事,会延误还债日期。但“假戏成真”,签了约就具有了法律效力,这是上至公爵、下至每一个平民都承认的。但从人道上讲,夏洛克坚持要割一磅肉的做法又是极不人道的。法律与人道处于矛盾状态。怎么办呢?大家都希望夏洛克回心转意、主动撤诉,得到超出他借款的数倍赔偿。这是法律条文所允许的。具有最高权力的公爵,采用了安抚、启发的办法,苦劝夏洛克:“??你不过故意装出这一副凶恶的姿态,到了最后关头,就会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你看他(指安东尼奥)最近接连遭逢的巨大损失,足以使无论怎样富有的商人倾家荡产,即使铁石一样的心肠,从来不知道人类同情的野蛮人,也不能不对他的境遇发生怜悯。”巴萨尼奥则用了痛斥的办法,责骂夏洛克“残忍”、“冷酷无情”,并甘愿替安东尼奥承受处罚。而假扮律师的鲍西娅,则耐心地向夏洛克讲述人道主义、慈悲情怀的伟大与可贵,说慈悲“属于上帝的德行”,期待夏洛克“能够从你的

法律的立场上做几分让步”。但是,苦劝、痛斥、引导等种种方式,并未改变夏洛克的凶残人性和报复欲望。虽然人道理论显得理直气壮,但在冷峻的法律面前却无可奈何。

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冲突,绝不是富人之间的斗气和“游戏”,而是有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的。安东尼奥代表了英国16世纪新兴的商业阶级形象,他的商业兴旺发达,同时有四艘商船开往世界各地,还有遍布在海外各国的生意网点,可见他财富之巨,经商有道。

他是商业巨子,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重视友情,有着高尚的人格和人生信念。他对好友巴萨尼奥真诚地表示:“只要您的计划跟您向来的立身行事一样光明正大,那么我的钱囊可以由您任意取用,我自己也可以供您驱使;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力量,帮助您达到目的。”商人是重钱的,但为了扶助朋友,让朋友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可以挥金如土、倾力相助,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人生观。他是一个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家的形象,推动着当时的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夏洛克呢?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一个高利贷者的形象。他的哲学是:“只要不是偷窃,会打算盘总是好事。”他追求的是“像母羊生小羊地快快生利息”。他高利盘剥,巧取豪夺,浑身每个毛孔里都散发着铜臭味。他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一方面是由于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取利息,严重影响他的高利贷生意;另一方面基于根深蒂固的宗教矛盾,安东尼奥是一个基督徒,而基督徒是把犹太人看作敌人的。安东尼奥鄙视夏洛克,曾经当众辱骂过他,辱骂过他的赚钱方式。宗教矛盾加上生意竞争,就使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极度仇恨。抓住机会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只要威尼斯没有他(安东尼奥),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了”。夏洛克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全部心理动机。他的为人处世,让他的仆人不堪忍受,另投了新主;使他的女儿觉得家里如同地狱,同情人私奔而去。金钱使他变得自私、贪婪、凶狠,金钱使他丧失了人的起码道德和人性。他代表的是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形象。这已是一个腐朽、没落的阶级了,他在历史的发展中已成为一种反动势力了。莎士比亚歌颂的是安东尼奥这一新的形象,鞭挞的是夏洛克这种丑恶的形象。但从艺术的角度看,安东尼奥似有概念化、类型化之感,夏洛克则被塑造得更加真实、丰满。在这一人物身上,既有旧的高利贷者的鲜明性格和心理,也有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种族那种反叛和报复性格。

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引用这一形象,来阐述他们的理论,可见这个形象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当法律与人道处于矛盾状态时,执法者就要凭借自己的理性和智慧,从人道主义的基点出发,灵活地运用法律,援助无辜的弱者。惩罚丑恶的坏人,这实际上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维护了法律精神。鲍西娅正是这样一个创造性地运用法律的青年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富家嗣女,长得漂亮,思想新潮,“三匣选亲”的结果使她获得了自由而美满的爱情。为了解救困境中的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她果断而快速地派侍女从法律博士塔拉里奥那里讨来一纸审判委托书,表现了她机敏果断、热心助人的精神和性格。在整个案件审理过程中,她精通法律,沉着机智,赏罚分明,顺利地审理了一个棘手的案件。案件的审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劝善”,面对气势汹汹的夏洛克,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犹太商人心怀“慈悲”,宽恕被告。当调解失败后,案件进入了第二阶段:“示法”。按照原告、被告的书面契约,遵循威尼斯的法治原则,鲍西娅明确宣布:夏洛克可以“照约处罚”被告,并说“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这使夏洛克大受鼓舞,一迭声称赞鲍西娅是“聪明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就在夏洛克跃跃欲试、即将处罚安东尼奥的时刻,案件又转入第三个阶段:“斗智”。鲍西娅在充分尊重原告、被告书面契约的前提下,突然机智地提出:原告可以按约割取被告一磅肉,但却决不允许流一滴血,多割或少割一丝一毫的肉。因为契约上只写着“取一磅肉”。我们知道,这是鲍西娅的狡辩,但也是她的智慧。于是,夏洛克彻底败诉,鲍西娅又按照威尼斯的法律,以谋害罪惩处了夏洛克,全部财产一半充公,一半赔偿安东尼奥。人道战胜了邪恶,人文主义精神一路高歌。

(山西省作家协会;030001)

5、《威尼斯商人》中鲍西娅形象透析

杨超

《威尼斯商人》是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惟一的一部讽刺喜剧,也是一部世界著名讽刺喜剧。它至今仍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就在于它不但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表现了人文主义和封建主义尖锐的矛盾冲突,而且塑造了

两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一个是近代欧洲文学史上突出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一个是莎士比亚笔下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鲍西亚。

生活在人文时代的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富有才华和胆识。如果说《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斗争”是全剧的高潮,那么,鲍西亚形象也在这一高潮中得到了完美的塑造。

每读“法庭斗争”,不由拍案叫绝。叹莎士比亚妙笔生花,在那个标以人文幌子的尔虞我诈的年代,在莫测的险恶人生中,竞勾绘出这样一个美仑美奂的女性形象。其实,围绕“一磅肉案”,无所谓正义战胜邪恶,只在于“智”的较量。而且,鲍西亚和夏洛克的交锋,跟此前公爵绅士们和夏洛克的交锋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以“规劝”为基本出发点,只不过公爵、绅士们显得无可奈何,而鲍西亚则成竹在胸。她战胜夏洛克的全过程包含着这样的游戏:按照契约,肯定他割人肉的合法性——漫不经心,曲意奉承,劝他放弃割人肉——制造错觉,欲擒故纵——检验契约,引“狼”入笼——套住“狼”颈,死命拽绳——反败为胜,大功告成。在这六步游戏规则中,她不动声色,却有板有眼,果然,狡猾的夏洛克在不知不觉中上了当,走向了死亡,蓄谋致人死命的罪犯,安东尼奥从死亡的泥淖中脱身出来。鲍西亚圆满地完成了进人法庭角逐的使命。

法庭斗争的胜利,充分展示了鲍西亚超人的才华。在她进入法庭前,夏洛克气焰遮天,藐视一切,那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公爵、绅士们面对夏洛克悖于情理合乎法律的质对,一筹莫展。鲍西亚奉命于危难之时,略施小计,就击败了老谋深算的夏洛克。古希腊杰出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说得好:“妇女一同男人平等就比男人强。”其实,鲍西亚法庭取胜仅仅借了一下男人的外包装,还远没有达到与男人平等的地步。

透过《威尼斯商人》,我们不难看出欧洲人文时代的文明面纱,无论“善”胜,还是“恶”败,都表现出对法律“玩”的绝招,夏洛克残忍地要割人肉,居然符合法律条文;鲍西亚要达到她的目的,竟采取和现代刑法格格不入的方式——诱骗,将原告不知不觉推向被告席,推向断头台,也是合法的。当然,“你”可以用法律做幌子,把人当牲畜宰割,“我”为什么不可以用法律做掩护,把“你”“文明”地送上黄泉路呢。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