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教案第一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企业被认为是用来解决大公司无能为力的结构变革和就业问题的良方。

事实也证明,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全世界的经济由于创业革命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美国为例,上世纪末,每年由创业活动产生的大批小企业数量是30年代的6倍,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企业,小企业承担了美国税收总数的54%以上,小企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鼓励和扶持创业活动成为美国的重要政策内容。 2、大学生创业能够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峻。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由1998年的108.36万,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年增长速度平均达到15.8%。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初次就业率由2001年的90%,下降到近年的70%左右。

面对数量众多需要解决就业问题的人们,仅仅依赖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来扩大就业,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大学生能够在校或在毕业后自主创业,或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锻炼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现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能为社会衍生出新的就业岗位,可谓是一举两得的良策。

3、大学生创业能够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科教兴国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战略。党中央明确指出,构建创新型国家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是我国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严峻的现实是,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等高度发达国家仅为5%左右。我国对国外技术的高度依赖已经严重威胁了我国的经济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及社会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如果大学生们能充分发掘聪明才智,必然会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正是大学生们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将理念变为现实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

另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国目前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程度较低,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左右。据国家科技部披露,目前全国5100余家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近三万项,其中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而形成产业规模的仅5%。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的应用性,还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来完成这一转换,而大学生处于我国科研活动最为集中的高校中,是完成这一转化的重要人选。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史(0.5课时)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由来 1、创业教育理念

1989年11月底至12月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理念。会议报告在论述21世纪教育哲学问题时,用到“enterprise education”这一全新的概念,即为“创业教育”,又称“第三本护照”。

从国际社会来看,创业教育的理念提出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先后都将创业教育作为本国未来富有挑战性的人才培养战略。同时,随着世界各

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创业教育已逐渐在全球范围被列入政府甚至是超政府的、国际化的高等教育行动计划。 2、创新教育理念

在我国,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江泽民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义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创业教育是伴随创业活动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它以开发、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措施改革,以及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使培养对象成为具有开创型、创新型能力人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的任务是通过揭示创业活动的一般规律、创业活动的特点和本质,介绍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创业的意义,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更新就业观念,指导学生以准企业家的身份,敢于行动、敢于创造、敢于创新、敢于经历成功与失败,投身于创业的天地。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及技能进行评估,了解新企业进入市场的一般策略,了解创业计划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营销计划、组织计划、财务计划等),了解如何控制与管理新创企业的成长与扩张等规律,使受教育者有意愿、有能力成为一个创业者,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的企业家而不懈努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 (一)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大学生身处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创新精神不足、创业意识不强、冒险精神缺乏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状况。而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并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利的平台。因此,创业教育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将被动就业的观念转变为主动创业的观念。

(二)提高创业活动的成功率

1、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2、创业教育有助于创业企业的顺利产生

3、创业教育有助于提高创业企业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4、创业教育有助于创业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1、创业教育有利于引领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2、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思路 3、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国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创新创业教育 (一)美国

前文讲到:1973年的石油危机爆发暴露了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伯克教授里程碑式的研究揭示了创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震惊了美国社会各界并引起大讨论。

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起始于1983年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两位MBA学生举办的第一届创业计划竞赛,这场竞赛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及高校的强烈反响。此后,美国很多高校陆续举行创业计划大赛,其中以麻省理工大学“五万美金创业计划竞赛”最为成功。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中的23家出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竞赛。可见,美国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美国大学生创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美国大学生鲜明的创业特点

(1)美国的社会文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美国人特有的“开拓”、“牛仔”精神以及对于财富的追求,成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所特有的创业精神。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在短短的两百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美国人开拓进取、自信非凡、追求平等、崇拜创新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它不仅在美国酝酿了适合创业的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也铸就了一批有动力、有能力创业的青年。

(2)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意愿高、创业人数多。美国管理研究所入学委员会在1998年的研究资料显示,1998年的MBA学生中,有22%的人员想要在5年内创业。美国“考夫曼企业领导中心”在1999年6月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每1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期望开办自己的企业,91%的美国人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美国大学生在良好的创业氛围的熏陶下,受到良好的创业教育,积极参加创业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仅2000年,马萨诸赛州就有1065家公司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或学生创办的。

(3)美国的创业大学生主要集中在100多所理工大学,他们普遍以技术为核心,致力于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可以说,近二三十年来,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高校科技创业活动的兴起。如麻省理工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128公路两旁创办了一批生物技术公司,使该地区成为全美最著名的生物技术走廊。再如斯坦福大学的师生、校友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硅谷的创业活力,他们创办的企业产值约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

(4)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高。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活动,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为美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给美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推动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美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是全世界大学生创业的典范。

2、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1)美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帮助学生从大学走向市场的捷径。作为最能体现创业教育课程特征的活动,创业计划大赛一直受到美国高校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美国的创业大赛采用市场运作的模式,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一方面可以获得创业计划大赛经验和不菲的奖金,另一方面有机会从经验和反馈中学习。目前,一大批对美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且成为高科技企业领军人物的人都曾是创业计划大赛的获胜者,如苹果、雅虎、网景、戴尔等。目前,利用实验室创新科技成果,依托创业计划大赛的平台进行创业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途径。

(2)美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商业孵化器。孵化器是一种商业支持过程,主要关注企业初创阶段,它通过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的资源和服务,比如向新创企业提供办公设备、空间和有效的培训,实现人才孵化和企业孵化的双重职能。同时,孵化器还是交流信息、构建网络及发展创意的场所,不同性质的初创企业在这里汇集,并建立一定的关系,以谋求共同的发展。近二三十年来,为适应快速发展的创业活动,美国商业孵化器大量建立。据统计,2006年10月,美国拥有1115个孵化器。这些孵化器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降低了小企业的运营风险,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3)美国大学科技园是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手段。自1951年斯坦福大学创办第一个科技园并成功运行以来,美国大学科技园正逐渐发展成为产学结合的重要基地、高薪技术企业的孵化园地、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有数据表明,美国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6%的科技园,80年代建立了28%的科技园,90年代达到32%,其余的34%是在21世纪之后建立的。大部分大学科技园为初创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商业服务。 (4)美国高校的成熟、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成功培养了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在设计创业项目的过程中,不再仅仅将创业教育视为商学院的某个特定学科,或者仅仅指导学生如何创办企业,而是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大学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高校构建了全校性的创业教育项目。 (二)英国

1、英国大学生创业活动表现出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高、大学生的自我雇佣量逐渐增长、大学生创业能力较高等特点。据统计,2006年,英国190万大学生中参加系统的创业教育学生人数达到13万,占全部学生数的7%;修习创业课程的学生人数为44054人,占参与创业教育活动学生人数的34%;参加课外创业活动的学生人数为87869人,占参与创业教育活动学生人数的66%。同时,大学生的自我雇用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2000到2001年为3240人,2001到2002年度为3535人,2002到2003年度为5315人。 2、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1)英国政府专设大学生创业机构,用于指导、服务大学生创业活动。 1999年,英国政府推动、成立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下设8个创业中心,后发展到13个,涉及英国6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