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景点、历史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浙江宁波市鄞州区景点、历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鄞州区

右图:生态钱湖

鄞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1973年冬在蜃蛟乡三联村卢家桥发现的原始公社遗址,已有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年代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赤堇山或称堇山,在今奉化境内的白杜。鄞县春秋时属越国,战国时属楚。秦灭楚后,于公元前222年置鄞、贸阝、句章三县。汉袭秦制,仍置三县。东晋时刘裕戍句章,筑句章新城于小溪镇(今鄞江镇)。隋初三县合一,总称句章县。唐时改为贸阝县。五代初改为鄞县,从此鄞县名称沿袭至今。北宋时,鄞县先后析出6 个乡,或置昌国县(今舟山定海区),或划定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北仑区),此后县境辖地稳定少变。宁波市区过去一直为鄞县县治,原称明州,明朝时为避讳,改名为宁波。解放后宁波析出置市,鄞县先后为宁波专区(地区)及宁波市辖。鄞县历二千多年的漫长时代仍保持着始置时的原名。2002年4月撤县设区。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有“五山四地一分水”之称。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版图轮廓呈蝴蝶状,紧依宁波东、南、西三面。现有16个镇、1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399个行政村,57个社区居委会。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587人/平方公里。区政府设在宁波市鄞州新城区惠风东路568号。

鄞州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南宋词人吴文英、学者王应麟、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都在鄞县留下了历史遗迹。近代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生物学家童第周、著名油画家沙耆、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书法家沙孟海、金石书画家朱复戡、篆刻家高式熊、昆虫学家周尧、表演艺术家王丹凤、金采风都是鄞县人的骄傲。

鄞州拥有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境内有东钱湖省级风景名胜区,有十大著名胜景。鄞东太白山麓的天童寺是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自唐以来一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现为日本曹洞宗临济宗祖庭。与天童寺隔山相邻的阿育寺是禅宗“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佛祖舍利宝塔。鄞州鄞江镇它山堰古水利工程,是中国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与四川都江堰齐名。与天童寺相连的天重森林公园以“森林、奇石、云海”著称,是中国最早命名的三大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鄞西高桥镇“梁山伯庙”是“梁祝”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至今仍流传在浙东一带。

1、五龙潭(国家3A)

五龙潭风景区位于宁波市鄞州西北部龙观乡境内,距宁波市区约35km,面积16.17平方公里。

五龙潭风景区属山地型旅游区,区内群山环抱,峰峦挺拔,悬崖耸立,溪谷幽深,地形变化丰富。以山奇水秀谷幽、山乡风情浓郁为特色,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礼佛朝圣、山地健身功能于一体,可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山水、品味山村风光,感知浙东地方文化,享受休闲世界的需求。景区具有浓烈的华夏“龙崇拜”民俗、祭龙祖的品牌形象。规划建设四个功能区,即天井岙民俗文化博览区、龙潭飞瀑山水观光区、观顶湖游乐度假区、龙顶高山休养区。

首期开发的龙潭飞瀑山水观光区,主要为龙潭五井十二瀑及五龙神堂、古祭龙坛等景

观。配套建设有入口区域、内外广场、亭台楼阁、商业用房、游步道以及水、电、公路等基础设施,首期开发投资达1800万,实行封闭式对外营业。目前,景区各项配套服务设施日臻完善,浏览内容不断丰富,相继修建了景区内盘山公路,适宜入景区的水泥公路,开通景区至龙观中巴车,配备了观光和拥有200个餐位的五龙潭大酒店,并将营建拥有50个客房的度假山庄。游客在景区领略秀美的山水风光和浓烈的龙文化之余,还可以参加樟溪河漂流、野营烧烤、攀岩、垂钓等游乐活动。 天井山五龙潭在历史上成名已久。自古以来宁波民间笃信五龙潭龙王灵验,到天井山请龙求雨,祈求风调雨顺已成习俗,并留下许多民间传说,历代志书对五龙潭多有记载。唐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明州刺史李伉因祈祷龙王灵验,在此建五龙神堂。宋乾道二年建显济庙,俗称关龙庙,祀龙神,每年于农历六月十六祭祀。宋开庆初年,宋理宗曾敕封五龙潭:第一井龙神孚显佑侯;第二井昭泽显利侯;第三井广泽应惠侯;第四井和泽侯;第五井应泽侯。元至正二十六年,元惠宗旨封五龙潭:第一井广佑孚泽侯;第二井广佑昭泽侯;第三井广济润泽侯;第四井广惠利泽侯;第五井广施显泽侯。可见五龙潭被“神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上一个潭或一个景点被帝王敕封官位的绝无仅有。

五龙潭形胜壮观,风光秀美,自古就是宁波的风景名胜之一。 明代诗人杨承鲲有诗:“万壑趋天汉,千盘到到门;远山存殿古,小姓见僧尊。想望真龙窟,寻常紫气屯;一朝上五井,霜日看雷奔。” 清代文人万斯同在《贸西竹枝词》中更赞曰:“天井山高不可攀,龙藏五窟绝人寰;鹿亭攀榭无多路,定有仙人此往还。”

五龙潭祭龙祈雨民俗已延续千年,在原迹恢复重建的古祭的古祭龙坛就是历史上当地官员带领民众求雨祭龙的地方,祭龙仪式隆重,有关古迹和史料众多,当地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其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

景区二期开发观顶湖游乐度假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区内自然环境优美,景系独特而完整。观顶湖水面开阔,面积14公顷,库容226万立方米,湖光山色迷人。水门岩瀑布直泻百米,犹如白绢长垂,堪称“飞泉不让匡庐瀑”。 王安石在他的《鄞西观瀑记》中赞道:“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织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区内有青云梯台阶1380级,垂直落差300米,登梯如青云上,乃华东奇观。而观顶山俗地势平坦,林木茂密,修篁遍野,气候宜人,是难得的度假胜地。

2、梁祝文化公园(4A)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飞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宁波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题的梁祝文化公园,是全国第一座大型的爱情主题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地处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为晋代梁祝墓、庙古遗址所在地。据众多史料记载,梁山伯为东晋人,与祝英台三载同窗,曾为官于浙江宁波鄞县(即现今鄞州区)县令,后因治理姚江积劳病逝,遗命安葬于高桥九龙墟。1997年,梁山伯古墓遗址和出土文物在梁祝公园被发掘。

梁祝文化公园以倡导梁祝爱情为文化内涵,以梁祝故事情节“草桥结拜”、“三载同窗”、“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化蝶永伴”为主导游线,占地面积300余亩,形成一个规模宏

大的爱情主题公园。飞檐翘角的梁圣君庙,由门楼、正殿、后殿组成,气势恢宏精巧的古戏台,时时有精彩?

Γ

Ч荨⑾仁μ

?

含蓄蜿丽的十八相送之路、观音堂、农家乐、梁祝鸳鸯寝宫等景点,充分体现梁祝浓浓情意,展现江南园林古朴精巧特色,让人身临其境,心领其情,留连忘返。姚江河畔,垂柳依依,绿荫如毯,蝶恋园内,花香蝶舞,双双对对翩翩起舞的彩蝶,象征着这对至情至爱恋人的精魂。位于姚江畔的祝家庄,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演绎刻骨铭心的楼台会,还有那飘荡着的动人乐曲,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思与感慨。音乐广场中矗立着高大洁白的梁祝化蝶雕塑,飘飘欲仙……是一个集旅游、文化、休闲、学术、活动于一体的宁波近郊大型名胜旅游之地。 梁祝文化公园充分体现游客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将古老的传统民俗与时代风貌和谐结合,设置举办集体婚礼场所,为旅客提供新婚、金婚、银婚等婚庆纪念活动,营造健康文明、新颖时尚的旅游文化氛围。梁祝文化公园颂扬纯真自由的爱情,追求真善美的爱情主题,注重文化品位建设与提高,使特色主题公园别具一格,绚丽多姿。 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庙到一到。

3、天童禅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童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森林、寺庙、奇石、云雾、溪瀑等构成的风景名胜区。

天童寺位于鄞州区太白山麓,以“东南佛国”著称于世,是日本佛教曹洞宗的祖庭。天童寺四周群峰叠翠,殿宇金碧辉煌,其规模之恢弘,建筑之精美,为国内罕见。相传晋永康年间,僧人义兴云游至此,结茅诵经,玉帝命太白金星下凡化为童子侍候供奉,遂有太白山和天童寺。唐至德二年,寺从古天童徙至今址,历经毁建,今仍规模宏伟,有殿、堂、楼、阁720余间。新建有太白楼餐厅、玲珑阁招待所的天童森林公园莽莽苍苍的林海,丰盈的植被以及千姿百态的森林景观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

其中著名景点称为“天童十景”。

(1)深径回松:旧时自小白岭起古松夹道,宋王安石有“二十里松影若城”称。俗称万松关。小白岭上建五佛镇蟒塔,传说有铁蛇作祟,佛以石馒头诱之,镇于塔下,俗称铁蛇关。今岭上偶可拾得石馒头,珠冠形,径约20厘米,外层白色,内为褚色物质,如馅。今岭上塔犹存,重植古松径一条,约10公里,有伏虎亭、古山门和景倩亭隐于松涛间。深径两侧,世称千年云松。

(2)凤岗修竹 :寺东有青凤岗,山脚幽径,凤尾修竹婆娑蔽空,传说曾有凤来仪,乃名。盛夏涉此,清凉沁人。

(3)西涧分钟:寺西有涧,又称罗汉沟,苔滑林深,流水淙淙,有千年古藤钩挂两岸,称罗汉藤。夜阑人静,梵钟鸣响,越涧至灵珑岩,有回声反传,似两岸各鸣钟声,地以涧分。 (4)双池印景:寺有内外万工池,旧为放生池。池水清澈,游鱼可数,碧瓦朱檐倒映池中,有入桂宫之佳趣,传说曾有观音现世于玲珑岩,为双池倒映,平添一层神奇色彩。 (5)清关喷雪:清关桥引双池水,溪流横溢,瀑布飞溅,似雪喷涌,遂成胜景。传说有青蛇盘亘,与万松、铁蛇合称天童三关。

(6)玲珑天凿:玲珑岩为太白支脉,岩壁危立千仞,奇石嶙峋,古木葱茏,王安石游天童时于此听猿啼。由寺西循径而上,过六角亭、贞寿桥、甲寿泉、甲寿坊到盘陀石,扶醉步百级,即到玲珑岩,上有观音洞水月亭。

(7)东谷秋红:太白山东谷旧时枫林向晚,至深秋,叶红如血,壅塞山谷,似霞似荼。四周青山中,裹挟红枫,景色如画。

(8)太白生云:寺旁太白山为鄞东第一高峰,晨昏岚霭缭绕;阴雨云雾如蒸,清风拂云,穿壑出岫,犹如青峰吐云,有漫舞鲛绡之姿。

(9)南山晚翠:古山门前,有南山如屏,晴日黄昏,夕阳映照,翠色愈浓,其时游人乘兴而归,意外又见一景,别有一番滋味。

(10)平台铺月:寺内藏经阁前有石砌晒经台,开阔平坦,宛如玉台,浩月临空,青光铺地,其实四围重山迭屋厚重如寮,满台银辉则突兀光明,幽境中别具一番圣洁。此外,唐代的狮子柏,明代的罗汉藤,似从天而降的觉磐石都各具特色,天趣自成,为名刹增添古色天声。

4、天童森林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郊的太白山麓,距宁波28公里,面积707公顷,是我国最早命名的三大山林公园之一。公园以寺庙、森林、奇石、怪洞、云海、晚霞著称,形成古刹、丛林两大特色,既是游览胜地,也是植物生态学的科普教育基地。森林公园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古迹结合,形成了天童三关十景。三关,即万松关、铁蛇关、清关。十景为深径回松、凤岗修竹、玲珑天凿、太白云生、清关喷雪、双池印景、西涧分钟、东谷秋红、平台铺月、南山晚翠。

5、阿育王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宁波市区东20公里,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寺内珍藏着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在中外佛教史上享有盛誉,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

阿育王寺建筑规模恢宏,占地8万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等600多间,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寺依山而筑,一进入山门,便见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藏经楼等,建筑结构古朴、庄重,集建筑、雕刻、园林、绘画艺术之大成。特别是璀璨辉煌的舍利殿,上铺盖着黄色玻璃瓦,金碧辉煌。寺内的舍利塔,佛光闪熠,塔内供奉镇寺之宝舍利,寺后侧壁的石雕“四大金刚”及法堂两侧壁上的“十六王子”砖雕,神态逼真,气韵丰富多姿,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及佛教徒。

阿育王寺保存的珍贵文物众多,其中有元代上、下塔、有唐范的所书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苏轼撰书宸奎阁碑,宋张九成撰写妙喜泉铭以及钦赐龙藏经卷7247卷。宋高宗、宋孝宗、乾隆皇帝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妙胜之殿”和“觉行俱圆”匾额至今仍悬挂于舍利殿。

阿育王寺旁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引人访游,诸如相传迦叶佛左足踏过的“佛足迹”巨石,上盖一石亭,称“佛道亭”,由亭向上蜿蜒而行,可至峰绝顶“极目亭”,又名“望海亭”。从亭下来,有“损岩”,岩上可坐十数人,岩下有小涧,涧中流水潺潺。“仙书岩”葛仙翁所书“才坤”二字隐约可辩,传说中“七佛深浴之处”七佛潭,潭水清冽,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6、天宫庄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宁波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湾底村,有“都市里的村庄”之美誉,是集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