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四、教学准备:课件

第1课时 总第14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与数学有关的信息,现在我们就来个就地取材。 (1)师随手拿起一个卡片,问:它的表面面积大约是45( )。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 )。 (3)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 )。 师:刚才同学们都讲的是什么单位?(面积单位)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学生回忆说一说。(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米、 1 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从你们响亮的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对面积单位掌握得很扎实,同时,我也了解到你们非常关注身边的一些事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保持。

接着出示: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约2( )。 师:能填我们学过的单位吗? (二)探索发现

师: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 板书: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1、认识公顷

(1)自学公顷,初步感知

师:1公顷到底有多大?“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请同学们打开书。(学生看书)

师:谁能把自己看书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师板书: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推算: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推算后汇报,师板书)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顷

师:关于公顷,老师也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有关资料的图文信息) a、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 )。

41

河南省扶沟县实验小学教案

b、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面积大约40( )。 c、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0( )。 2、认识平方千米

(1)师: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吗?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使学生明确: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3)师: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顷?

推导:1平方千米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顷,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4)那么大约多少个鸟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延伸

a、上海市的面积大约是6340平方公里。

b、中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平方公里)。 c、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约为1710万平方千米。 (三)巩固发散 1、单位换算

1公顷=( )平方米 1平方千米=( )公顷 3公顷=( )平方米 5平方千米=( )公顷 20000平方米=( )公顷 800公顷=( )平方千米 2、P34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边长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10=1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里面有100个100,因此需要100个。 2、P35 做一做 独立完成后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里面有5个20,因此有5个“鸟巢”那么大。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公顷和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千米

六、教学后记

42

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课

备课人:孙培红

教材分析: 练习六P36——P37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常用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牢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2.通过练习,能熟练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课标依据: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练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常用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牢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难点:能熟练运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

第 2课时 总第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36——2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2.P36——3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3.P36——5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总结:一般城市的面积是平方千米,屋子的面积是平方米,花园、公园、果园、体育场等是公顷。 (二)指导练习

1、P36——4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想法。

教师指导:先算出游泳池的面积25×50=1250(平方米)算一算10000里有几个1250.估算时,先确定是大于5小于10的数。

2、P37——7 独立计算,订正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3、P37——8 独立完成,指名订正。

教师指导:此题要求排列名,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 (三)检测评价

1、P37——6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3

河南省扶沟县实验小学教案

2、活动:P36——1 教师给出学校操场平面图,学生计算后,比较是否达到1公顷,课后再到操场参观,感受大小。

3、课后活动:P37——9 回家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四)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直线射线和角(一)

备课人:孙培红

教材分析: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的和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关于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空间观念。

4.通过“画一画”、“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课标依据: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重点: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

第 1 课时 总第16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的特征。

4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