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DNA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经过60min后,DNA复制了3次,共形成8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是15N/14N,其余6个DNA分子为14N/14N,均含14N。(3)DNA复制过程需要模板DNA、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和能量等条件。(4)结果C中的DNA分子为15N/14N,解旋后形成的单链为一条重链15N和一条轻链14N。(5)结果G表明原来被15N标记的DNA的两条链没有分开,因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半保留复制。

[规范答题] (每分2分)(1)对照 (2)半保留复制 1 (3)DNA聚合酶、能量 (4)如图所示(见右侧) (5)不是

1.DNA的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弥散)复制三种。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下面设计实验来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①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②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③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DNA分子将分布在试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实验预测:

(1)如果与对照(14N/14N)相比,子Ⅰ代能分辨出两条DNA带:一条__轻(14N/14N)__带和一条__重(15N/15N)__带,则可以排除__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__。

(2)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则可以排除__全保留复制__,但不能肯定是__半保留复制或分散复制__。

(3)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条中密度带,再继续做子Ⅱ代DNA密度鉴定:若子Ⅱ代可以分出

__一条中密度带__和__一条轻密度带__,则可以排除分散复制,同时肯定为半保留复制;如果子Ⅱ代不能分出__中、轻__密度两条带,则排除__半保留复制__,同时确定为__分散复制__。

解析 从题目中的图示可知,深色为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母链),浅色为新形成的子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子链)。因此全保留复制后得到的两个DNA分子,一个是原来的两条母链重新形成的DNA分子,一个是两条子链形成的DNA分子;半保留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母链,一条链为子链;分散复制后得到的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单链都是由母链片段和子链片段间隔连接而成的。

1.(2017·海南卷)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得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解析 对于双链DNA,不同的DNA分子(A+T)/(G+C)的比值不同,而(A+C)/(G+T)的比值相同,均为1。在双链DNA分子中G+C占的比例越大,则DNA分子越稳定。

2.(2016·全国卷Ⅱ)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解析 因为该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所以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该物质,会导致细胞中DNA复制发生障碍,A项正确;由于RNA是在细胞核中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因此,RNA转录前需要DNA解旋,B项正确;因为该物质使DNA复制不能完成,所以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该物质能抑制DNA复制,因此,可抑制癌细胞增殖,D项正确。

3.(2016·上海卷)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C )

A.58 C.82

B.78 D.88

解析 每个脱氧核苷酸的三部分间需2个订书钉,每条链上的10个脱氧核苷酸间需9个订书钉,两条链间的6对A—T和4对G—C间各需12个订书钉,故构建该DNA片段共需订书钉数量为2×20+2×9+12+12=82。

课时达标 第23讲

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2.下图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 B.解旋酶可以切断⑤

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②之间的化学键 D.⑥构成DNA分子中基本骨架

3.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DNA分子能准确地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C.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 D.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 4.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某DNA分子有胸腺嘧啶312个,占总碱基比为26%,则该DNA上有鸟嘌呤288个

B.若质粒含有2000个碱基,则该分子同时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500种

D.某DNA分子内胞嘧啶占25%,则每条单链上的胞嘧啶占25%~50%

解析 如果某DNA分子有胸腺嘧啶312个,占总碱基比为26%,则鸟嘌呤G占总数的

24%,数量是312÷26%×24%=288,A项正确;质粒是环状的DNA分子,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B项错误;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碱基对数是250,因此可能的排列方式有4250种,C项错误;如果DNA内胞嘧啶占25%,胞嘧啶分布在两条DNA单链上,因此每一条单链上胞嘧啶占0~50%,D项错误。

5.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每一条单链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每个DNA分子中含腺嘌呤30个,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0×(22-1)=90个;由于4种碱基的比例已经确定,因此该DNA中碱基排列方式远小于4100种。

6.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去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AGTCG—①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个DNA片段为:

—TCAGC—②经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则下列哪个片段可能是其经过两轮复制后产生的( C )

—CGTTG—A. —GCAAC——GGTTG—C. —CCAAC—

—GCTCG—B.

—CCAGC——CGTAG—D.

—CGATC—

解析 由题意知,①链发生脱氨基作用后变为—IGTUG—,以该链为模板复制得到的—IGTUG——IGTUG—

DNA分子为—CCAAC—,该DNA分子再复制一次产生的2个DNA分子为—CCAAC—和—CCAAC——AGTCG—

,以②链为模板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都是—GGTTG——TCAGC—。

7.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X)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X”可能是( B )

A.胸腺嘧啶 C.腺嘌呤

B.胞嘧啶

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解析 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分析,原DNA分子在以突变链为母链经过两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U—A、A—T碱基对,则以正常链为母链,复制两次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因此被替换的碱基可能是G,也可能是C。

8.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