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涵洞的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钢筋表面无裂纹、机械损伤、结疤、壁裂等缺陷。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采用双面焊缝。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时,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两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凡施焊的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应按材料分类存放和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35d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50%。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设施。 7、混凝土施工

砼采用公司砼搅拌站集中拌制,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和理论配合比,提出施工配合比。对首盘砼的塌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水胶比合拌合物温度等应进行测试鉴定。砼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砼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塌落度损失等现象。砼运输、浇筑及间歇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砼进行振捣并保证使其均匀密实。

砼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再次对砼塌落度进行测定,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砼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采用草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砼洒水次数应保证砼表面充分潮湿,养护应不少于7天。 8、涵背回填

本涵背后填土应在涵洞砌体砂浆或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进行回填,填料选用中粗砂透水性材料。涵洞顶上及涵洞两侧在不少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需水平分层对称夯实,采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6%以上。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达到大于0.5~1m时,才能允许机械通过。

第二章 施工进度安排 1、工期计划

按合同要求的工期,做到施工计划安排合理。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单项作业、平行作业、流水作业,减少各种工序施工的干扰,确保工程进度。要严防抢工突快,不顾质量的施工。 2、人员、机械、材料配备

各种管理人员配备就位;包括技术人员,技术生产工人。 机械设备齐全,满足各工序的需要,严防因材料不足影响施工的倾向。 3、施工进度横道图

见附表1:AK1+080 2-4×4m盖板涵施工进度横道图

第三章 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组织专职质检班组,质检员统一管理,针对本工程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及关键部位,实施预测、预控等手段。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对施工方法、工序和施工检查主动与监理配合。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针对原材料进场:

(1)、首先要对材料(地材)出产地进行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准运进施工现场。

(2)、对已进场的原材料要不定期进行抽检,一经发现不合格的材料,立即清除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质量。

(3)、砂浆现场施工配制时,应严格按配合比(重量比:现场安放一台称,且沉于地下,使每一次运砂的斗车能顺利通过该台称进行准确计量)进行配制。

(4)、现场配备发电机(15KW),振动棒四根,砂浆搅拌机一台。 (5)、测量放样坚持双检制。 第四章 安全、文明施工

1、料场进行硬化,水泥采用散装水泥,作好施工场地的排水工作。 2、凡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管理人员且应佩带胸卡。

3、各种原材料和施工机具、工具应堆放整齐,保证施工现场干净、整洁。

4、基坑周围设置防护和警示灯,防止施工人员不慎调落基坑。

5、脚手架拆除作业是比较危险的作业环境,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格按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拆除,防止脚手架大面积倒塌和物体坠落砸伤他人。

6、脚手架拆除时要划分作业区,周围用栏杆围护或树立警戒标志,地面设有专人指挥,严禁非专业人员入内。

7、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顺序拆除,一般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作到一步一清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8、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9、在支架拆除前应将预留的斜道、上料平台等先行加固,以便拆除后能确保其完整、安全和稳定。

10、拆下的材料应用绳索栓住,利用滑轮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或铁丝等要集中回收处理。 11、脚手架拆除过程中不能碰坏建筑物。

12、在脚手架拆除过程中不得中途换人,如需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