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教育】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红楼梦》的情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拔高教育】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议论文 课时跟踪检测(七)《红楼梦》的情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课时跟踪检测(七)《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

(时间:40分钟 分值:39分)

一、语言表达专练(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安倍晋三谈及钓鱼岛主权问题时,却表示“绝对不会向中国退让一厘米的土地”,其危言危行必将加剧钓鱼岛危机。 ....

②毛泽东同志对党与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往往是表现在某些历史的转折关头,他以正确的思想、杰出的领导艺术和丰富的斗争经验,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

③“哗、嘭嘭——”这是9月16日午间强台风“海鸥”飞临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玉包港时,扶摇直上、海浪涛天、船只相撞带来的巨响。 ....

④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确实是长篇大论,内容丰赡,情节跌宕,....人物生动,思想深刻,给读者以启迪。

⑤中国广州的一位特型演员希望通过扮演美国总统奥巴马走红演艺界,人们在看过他的表演后,的确觉得他的模仿惟妙惟肖,印象深刻。 ....

⑥史书里没说,但是演义里绘声绘色地写出了尉迟敬德“三鞭换两锏”的故事,指的是....敬德挥出三鞭,而秦叔宝只用两锏就接住了,以此表现叔宝还胜了一招。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解析:选A ①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此处望文生义,不合语境。②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符合语境。③扶摇直上:比喻仕途得意。属使用对象错误,不合语境。④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不合语境。⑤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美妙逼真。符合语境。⑥绘声绘色: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指描述的形象生动。符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意义。他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分不开。

C.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D.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不是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特别贯注在……某一件东西上面”与“……分不开”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杂糅。C项,否定不当,“缺乏的”与“没有”“不够”双重否定,删掉“没有”“不够”。D项,否定不当,“并非”与“不是”删掉一个即可。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作为一名艺人,想要得到更多媒体的关注和推崇,关键还是要靠自身艺术修为和人格修养。 。而对于媒体来说,反映评价客观事实,为受众提供全面的文娱资讯,满足公众的文娱需求,这是天职。试图通过断章取义和生编乱造的卖点来吸引眼球,最终会迷失自我,丧失传媒的新闻品格。

A.想要赢得媒体的青睐,艺人除了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更要有过硬的艺术水准 B.如果艺人有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但飞扬跋扈,甚至根本没有过硬的艺术水准,都不会赢得媒体的青睐

C.没有过硬的艺术水准,再高明的炒作终究会被识破;有了一定的艺术水准但飞扬跋扈,也同样不会赢得媒体的青睐

D.想要赢得媒体的青睐,艺人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另一方面还要有过硬的艺术水准

解析:选C 全段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论述艺人需要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过硬的艺术水准,第二层论述媒体需要如实报道、客观评价。第三句从正面论述,第四句从反面论述。第一句是从正面论述,所以第二句应是从反面论述,排除A、D两项。B项是个病句,“艺人”应放在“如果”之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世

姿

人, , , 。 , , , 。路途遥远,也总有与你谈得来的朋友伴你一起走。

①如果你是那个为自己的坚持依然执着的人 ②不要理会他人的质疑,按照你的目标继续下去 ③每逢此时我都会用一句话来安慰自己——你要相信 ④你在生命里遇到的每个人

⑤你没必要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停下脚步 ⑥都有他的价值和意义

⑦因为不论羡慕还是嫉妒都是另一种对你的肯定 A.③④⑥⑤②⑦① C.③①④⑥②⑤⑦

B.③④⑥①②⑦⑤ D.③①②⑤④⑥⑦

解析:选B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由第③句提到的“你要相信”,可以推断出,①无法承接③,因此可排除C、D两项;由第⑤句提到的“停下脚步”可知,与文段末句的 “路途遥远,一起走”一一对应,对上文做出总结,故选B。 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5.某刊记者就“语言文字与中华经典诵读”采访了国家语委有关专家。下面是报道节选,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6分)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 ①

专家: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推行规范的汉字,实现每个人都能用普通话顺畅地交流。在新的背景下,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推广和如何更有效推广的问题,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

记者: ②

专家: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诵读中华优秀经典诗文,让国民在诵读中亲近中国文化,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明,在热爱中创新传统思想,在创新中弘扬民族精神。

记者:媒体上经常有声音批评国民语文能力下降,请问 ③

专家:诵读经典对语文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多读一点经典诗文对我们精神修养、行为修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答: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②请问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开展诵读经典活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6.下图是三联书店的店徽,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6分)

答:

参考答案:构图要素:图正中三个劳动者挥锄扬镐,图右上方有一颗五角星,图正下方是“三联书店”店名。寓意:三个站在一起的劳动者象征着同心协力开垦着知识的荒地,更显示出三家书店的正式联合。五角星是昼夜劳作的象征,在劳动者下方是一条横线,代表着大地。

7.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分)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

(2)以曹雪芹为主语:

参考答案:(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2)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二、阅读理解专练(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晚清有一个叫陈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别号“雨村”。甄士隐,名“费”,《中庸》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曹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小初高教育精品资料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