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EXSIM的装配车间设施布局规划与优化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基于FLEXSIM的装配车间设施布局规划与优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表4.1 工位类型表

编号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工位及其描述 安装制动踏板及支架总成 安装离合器总泵工位

方向机稳定横轴总成,蒸发机总成 安装电瓶工位 安装底盘线束 安装真空罐工位

安装手刹接线,空气压缩机,并调皮带 安装助力油泵,排气管,机油设备 安装发动机工位 装前桥,装各种管路工位 装另一段的各种管路工位 装后桥,油箱工位 安装前后桥总成 安装散热器工位 安装传动轴,排气系统 安装轮胎工位 布驾驶室,车顶棚线束 安装驾驶室门锁工位 安装顶衬工位 安装车声玻璃工位 安装座椅工位 安装前车灯,后视镜 安装仪表台工位 安装胶条工位 安装后组合灯工位

(发动机总成装配和后桥装配工位除外)

第 17 页 共 44 页

人员数 3 4 4 2 3 3 4 5 5 3 2 2 3 2 3 2 1 2 2 1 2 2 1 1 1

表4.1为工位类型表,其中A类工位为必须按流程顺序安排位置,B类工位可在高架平台上无次序装配。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2) 装配工艺特点

第 18 页 共 44 页

TJ1010A的同系列产品曾在天津某汽车厂生产。该厂装配线有48个装配站,59个工位,分工较细,装配工序布置从容。我厂生产纲领虽小但装配内容雷同,而我厂装配厂房长78m、宽24m,还要避开中间隔墙及立柱等障碍,充分利用有效装配站后仍仅能安排18个装配吊具。由于装配内容多安装顺序要求严格,为工序安排增加了很大难度。为此我们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尽量增加高架平台上的装配内容和工位数量,充分利用空间。同时因地制宜以部分站位上缩短装配节奏时间,来实现增加装配工序布置的原则,在18个装配节距中非常规地安排了20个装配站,加上高架平台上的3个工位,大大增加了装配工位。二是彻底查清产品图纸和零、部件隶属关系。调查有关厂的装配经验及外协件的供货状态,合理划分装配单元。

初期装配车间工位布局方案如表4.2所示:

表4.2 车间工位安排表

装配节距号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工位编号 上A1 下B3 上A2 下B4 上A3 下B5

A4 A5 上A6 下B6 上A7 下B7 上A8 下B8 上A9 下B9 A10

装配节距号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工位编号 A11 A12 A13 A14 A15 A16 B1 B2

经过初期设计的装配车间设施平面布局图如图4.1所示: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十上九上八上七上十下九下八下七下六下高架平台后桥举升前桥举升后桥装配发动机举升第 19 页 共 44 页

五下四上四下三上二上三下二下高架平台上线发动机总成装配车身存放区车身存放区整车小修区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下线举升台

图4.1 装配车间初期平面布局

4.2 装配车间的数据收集

4.2.1 数据类型与收集方法

收集可靠的数据在建模仿真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一个车间内部数据类型主要包括产品P、产量Q、工艺流程R、服务S、时间T五种类型,这也是进行建模仿真的基本的数据需求。所需的数据一般被分为三种类型:操作数据、数值数据、结构数据。

(1)操作数据:主要是来描述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详细描述了结构数据的各个类型的运作方式。

(2)数值数据:提供了系统的一些元件的数量信息,包括加工批量、设备的容量、设备故障率、加工时间、工件到达率等。

(3)结构数据:是指需要在建模中表现出来的存在于系统中的各个物理模型,包括: 产品、机器设备、组装部件、在制品、搬运工具、操作员工、库存等。

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数据源得到有效数据历史纪录、系统文件、亲身观察、采访调查。

(l)历史纪录:可以得到产品的产量、机器故障率、销售情况、废品率等数据。 (2)系统文件:可以得到车间布局、产品的工艺路线等数据。

(3)亲身观察:就是应用调查通过工作抽样、时间研究等方法收集到自己需要的数据。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到有效的数据。

第 20 页 共 44 页

(4)采访调查:就是通过采访问答的方式从管理人员、操作员工、工程师那里得

在确定了数据源和数据类型以后就要开始收集数据了,在建模仿真中,收集数据是最复杂和最耗费时间的环节了,数据的精确程度、详细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和精确度,因此在收集数据中必须仔细认真地进行,收集数据也要更有系统性和条理性,这样才会尽量的避免误差。在收集数据中主要采用下面的流程进行:

(l)定义工件流程,主要采用绘制工件流程图的方法,详细记录在系统中出现的工件在工位之间的流动。

(2)操作描述,主要是更详细的描述在上一步骤中出现的工件流程图,详细描述在工作点的加工时间、批量、对员工的需求、搬运方式、搬运路线与时间等。

(3)对数据进行筛选和精简,提炼所需要的数据,针对一些得不到的数据还要做出一定的假设。

4.2.2 装配车间的数据收集

以工序作为最小单元来建模,不能很好的体现这条装配线的特点。为此,把多道工序合并起来,采用以工位作为最小单元来建模,即通过给工位机器设定一系列的属性准备时间,加工时间,由几个工人加工、加工完后如何处理等和操作规则如要求进行装配的工件必须到达所需工位缓冲区,来模拟设计装配线上工件在工位上的装配、移动。所需数据如下:

(1)装配车间布局图。该装配车间初期布局图如图4.1所示。 (2)各工位的装配所需的时间如表4.3所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